摘 要:藍染是中國傳統染織技藝的一大亮點,它在現代化紡織工業發展過程中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但是,在當今的社會經濟和精神文明的不斷發展過程中,人們越來越關注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費者對服裝的設計要求越來越高,藍染工藝在歷史新時期又再次以無污染、生態環保和色彩紋樣豐富變化的獨特魅力重新受到人們重視。但是,作為一種傳統的手工藝,其在現代服飾設計運用中仍然面臨著傳承與商業生產的沖突。鑒于此,本文立足當前客家藍染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應用現狀,探討客家藍染藝術價值,分析其在服飾設計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客家藍染;現代服飾設計;應用分析
藍染藝術是草木染的一種,主要應用板藍、藍草、木藍等植物中所含有的藍色元素制作成染液后,對服飾進行染色,主流形式主要有扎染、絞染和藍印花布等。藍染技藝中所使用的染料都是天然植物染料,在染色過程中不會有任何污染,符合綠色環保理念。藍染制品的色彩具有較強的層次感,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歡。因此,藍染技藝在服飾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一、廣東客家藍染技藝相關概述
藍染法是一門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技藝,是一門優秀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應該重視其繼承和革新,并將其加以保護和應用,在繼承我國傳統技藝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和影響。廣東客家文化是我國傳統傳統文化的代表,在世紀文化上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客家藍染是客家的象征,客家藍染工藝代表了客家服飾文化,由于廣東客家自秦代以來一直居住于山區,其藍染服飾特點,不但能抗污,還能防蚊,其紋樣上,廣東客家藍染的圖案以樸素與簡潔為主[1]。與其它地區的藍染工藝相比,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發展至今,已經成為廣東的地方文化名片。
二、廣東客家藍染技藝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應用
(一)中國藍染藝術的時尚設計
我國,自秦漢時期已有相對完整的藍染工藝記錄,并在唐朝達到鼎盛。雖然這種傳統工藝一直延續到今天,但是很可惜沒有一個著名的服飾品牌。這方面的工匠分布比較零散,在服飾設計上的運用也很分散,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在國內的某些高級定制、品牌家居和服飾中都可以見到藍染設計元素,例如,在2009年,深圳的瑪絲菲爾公司成立了 AUM品牌,設計者嘗試用藍染來展示一種現代女性對大自然返璞歸真的觀念。廣州茵曼于2014創立的"生活在左"服飾品牌,其理念是手工不能復制,體現萬物本源,享受自然、舒適的生活,并且能夠將藍染工藝的特點充分體現出來[2]。
(二) 在國內現代服飾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目前,很多服飾在設計過程中,會應用合成染料,破壞了藍染工藝的運用,但是隨著綠色環保理念的推廣,藍染以獨特的魅力在現代服飾設計中迸發了無限生機。鄭主微創立了藍染布藝衍生品牌“庶人”,并且在服飾設計中,將藍靛染色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突出人性最基本需求,力求尋找到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國內的藍染服裝品牌“梅円”,為了在服飾設計中充分體現平衡工藝,在門襟和下擺開叉的部分應用了手工刺子點綴,將藍染工藝應用于人字紋面料上,展現了雙色效果,領口的襯布樣式和布料搭配非常協調,充分展現了復古情懷。2017年,服飾品牌“生活在左”在秋冬新品發布會上,以“尋跡 · 藍染”主題,力求突出傳統工藝特點,將傳統工藝融入到現代服飾設計中,對我國民族傳統工藝進行了傳承和保護,在真絲材料上結合藍染工藝,再結合棉產品,既能夠給人一種輕松的感覺,又能體現出設計的樸實感,將藍染工藝發揮到極致,體現了極具古典魅力的技藝。我國很多服飾品牌,通過織物上色利用動物、礦物、植物的色素特性,采用浸染、套染、媒染、涂繪、按印等多種方式實現色素與織物結構的結合,以獲得需要的理想色彩[3]。
(三)在國外現代服飾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隨著藍染技藝的傳承,受到了國外服裝設計人員的關注,在國外服飾設計中得到了應用,日本、蛋白、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紛紛在服飾產品中應用藍染技藝,尤其是日本,不算研究我國藍染技術,目前已經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藍染工藝。
日本服飾品牌“Blue Blue Japan”,在美國牛仔上結合舊式農夫工裝設計特點,將藍染工藝和其他技藝相結合,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技藝[4]。該品牌在2018年春夏系列的女式夾克外套中同時應用了藍染工藝和刺繡技藝,面料表面有凹凸不平的紋理,通過深淺不一的顏色,體現了服飾的立體感。2018年,日本服飾品牌“visvim”在秋冬系列中大膽的通過傳統工藝體現了美式復古情懷,用藍染藝術形成靛藍色彩體現了濃濃的秋冬氣氛,這種不均勻的染色手法深受人們喜歡。與此同時,日本服飾品牌“BUAISOU 藍染工房”、“Kapital”和“Porter Classic”等,對于藍染技藝也有其獨特的理解,并且紛紛應用在服飾產品設計上。日本服飾品牌對藍染技藝的應用,推動了藍染工藝的發展,也促進了日本藍染服飾品牌和產業的推廣[5]。藍染技藝除了在日本現代服飾設計中有廣泛應用之外,丹麥的植物飾物品牌“Indigo People”在圍巾系列中,將藍染技藝與真絲材質進行了融合,通過人工編織,經過20多道藍染上色工藝,讓作品呈現出了唯美的靛藍色彩。
結束語
藍染作為人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產物,是人們智慧結晶,通過天然染料,能夠體現樸素的自然風格,在服飾產品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國內外很多服飾品牌紛紛將藍染技藝應用于產品設計中,形成了很多藍染品牌。盡管如此,人們對于藍染服飾仍然了解不足,很多人對藍染認知有限。服飾品牌設計人員要提高設計水平,積極將藍染技藝融入服裝設計中,體現藍染工藝特點,對藍染工藝進行傳承和保護,將中國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進行結合,提升產品的國際化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淑瑋.現代服飾設計與扎染工藝的融合與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21(24):92-93.
[2]譚陽,章鑒烽,王建華.廣西壯族傳統服飾元素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紡織科技,2020,61(06):20-23.
[3]鄭蓉蓉.現代服飾產品設計中藍染藝術的應用分析[J].藝術品鑒,2019(29):246-247.
[4]范琨.藍染藝術在現代服飾產品設計中的應用與產業化發展[J].藝術品鑒,2019(11):301-302.
[5]劉蓮蓮,陶乙萍.扎染藝術在現代服飾設計中的探索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9(04):76-77.
作者簡介:牟建彩,女,漢族,1988年3月生,山東煙臺人,設計學碩士,研究方向:服裝與服飾設計。
基金項目:《廣東客家非遺“藍染”工藝在現代服飾中的傳承與創新應用研究》2020kykt-xj-sk04D4B94552-16FE-40CD-A5AE-7A31ED49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