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助 羅植尹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成人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文章主要分析成人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指出會計學專業遠程教育在發展中存在的困難與未來發展的路徑,促進遠程教育院校培養出更多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會計學專業人才。
[關鍵詞]遠程教育;會計學;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22)01-0081-04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會計實務工作不斷變化,成人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改革不斷深入。如何培養出能適應市場需要和符合企業用人需求的高質量應用型會計人才,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難題,未來遠程教育會計的發展之路應如何走,是當前遠程教育院校會計學專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
(一)借助互聯網加速發展
遠程教育打破了學習者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在互聯網興起的時代背景下,遠程教育為學習者提供了更便捷的學習方式,使得會計教學能夠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滿足了不同類型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與此同時,遠程教育還具有可以多次重復學習的特點,學習者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復習鞏固,從而增強學習效果。
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課程設計的靈活性、可調節性更強。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其教學講求對學習者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實務中會計相關政策的變化頻繁,教師可以在新政策、新準則制度等發布后,在課程設計中及時調整教學安排和教學內容,在原有的課程基礎上融入新政策的講授并及時更新學習內容,使課程內容更具實時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這也彌補了會計學專業線下教學過程中教材更新較慢、教學內容難以及時跟上政策變化的不足。
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課程門類更豐富、學習者可選擇性更多。會計學專業領域涉及面較廣,例如審計、稅收、管理會計、財務管理、預算、企業戰略等。而網絡課程的授課成本較低,課程內容一經錄制,可供多人同時在線學習,也可以保存,供不同層次的學習者反復學習。因此,相比線下教學,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一般開設更多數量的課程,根據必修課和選修課進行分類,學習者可以根據個人愛好和職業發展規劃選擇相應的課程,從而提高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果。
(二)產教融合,培養契合企業需求的會計人才
隨著互聯網財務辦公應用軟件的普及,用人單位對財務會計崗位的用人需求發生了變化。在對財會人員實務操作的需求方面,需要財會人員從熟悉手工做賬方法到熟練運用會計電算化辦公軟件,使用財務共享系統的集團公司還需要財會人員熟悉本公司財務共享系統的運作原理和大數據分析方法。集團公司大量招聘財務共享會計、大數據會計等財會人員,他們借助互聯網設計全方位的財務共享系統,在財務共享系統上完成財務流程再造,利用財務共享系統進行工作審批、大數據收集與分析等,從而達到提高財務工作效率、降低集團公司辦公成本的效果。因此,會計學專業教學目標也不能僅停留在培養學習者熟悉出納、核算會計、稅務會計等崗位的基本工作,還應該擴大到使用計算機財務軟件并熟練運用相關軟件生成的大數據進行財務分析等。與此同時,在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還應將理論與實踐并重,注重產教融合,加強專業化的實務操作實踐訓練,培養契合企業用人需求的會計人才。
二、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困難
(一)會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準確
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不夠準確,部分院校將熟悉會計基礎理論作為主要培養目標,從而導致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僅是熟悉會計理論基礎和簡單的賬務處理,難以應對實時變化的會計政策與稅務政策,甚至不了解時下熱門行業經常涉及到的會計核算的相關內容,難以適應社會的用人需求。因此,部分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在專業能力上不具備優勢,畢業后求職遇到困難。
(二)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對于遠程教育會計學專科層次而言,從實務操作的手工賬教學轉型為會計電算化教學,會計學人才培養離不開計算機相關知識,需要將會計學課程與電算化教育相結合,會計是教學的方向與內容,互聯網電算化是教學的技術與手段。在會計學人才培養過程中,會計信息化相關課程的設置還不夠全面,有的成人遠程教育院校還未將電算化系列課程教學落實到位,從而導致有的遠程教育會計學習者實務操作能力不夠強。
對于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的本科層次而言,會計基礎理論與會計電算化教學需要進一步滿足集團公司的用人需求。輔助建立財務共享系統和熟練運用財務共享系統等各個維度都需要能力突出的會計人才,一些成人遠程教育院校缺乏具有培養特色的課程設置。因此,通過遠程教育培養的一些會計人員缺乏全面系統的企業財務管理角度的理論知識,缺乏財務大數據分析等能力,導致其在積累足夠的基礎會計工作經驗之后的職業晉升與崗位轉換遇到瓶頸。
(三)遠程教育對學生會計實踐培養不足
一些遠程教育院校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受到課時與教學方式的限制,提供給學習者的實務操作課堂教學不夠全面,且與實務操作有關的社會實踐不足。在授課過程中常常通過模擬實踐賬務處理進行教學,對企業使用較多的財務軟件與最新版本的財務軟件講授不夠全面,有的沒有開設財務軟件實訓課程,導致學習者對實際崗位使用的財務軟件不會使用,難以適應工作需求。再者,會計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僅僅通過網絡教學模擬操作,難以系統全面地培養學習者的實踐操作能力,部分遠程教育院校對于學習者獲得相應的社會實習不夠重視,遠程教育會計學習者較少有通過遠程教育院校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對于實務中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等不了解,從而導致部分畢業生出現求職難等問題。
(四)復合型的師資隊伍建設需要加強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培養高質量會計學專業人才的基礎。近年來,遠程教育院校會計學專業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而相匹配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相對緩慢,有的遠程教育院校師資力量與當前會計學遠程教學工作的需要不匹配。一方面,部分遠程教育院校會計學專業教師不會運用新媒體教學輔助工具,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難以實現創新。另一方面,部分遠程教育院校缺乏擁有豐富會計實務經驗與熟悉前沿財務辦公軟件應用的教師,單一的理論教學難以適應會計實務的變化。
三、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路徑
(一)根據市場需求制定多元化教學目標
加速會計學專業教學轉型,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養目標有利于將會計學專業教學與實務工作相結合。依據行業、企業類型、崗位需求等進行教學目標分類,制定出多元化人才培養目標是落實產教融合的第一步。會計學專業教育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應該進行市場調查。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事先通過社會調查了解各類型企業對于會計人員所需能力的要求,分析中短期內較為缺乏會計人才的行業和崗位類型等,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按市場需求制定多元化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此同時,人才的培養是隨著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要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可見,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不止是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熟練的實務操作能力的會計人才,還要根據各行業、各類型企業的用人需求,培養能夠切實地為社會服務的會計人才。
(二)根據教學目標制定多元化教學項目
制定多元化教學項目、優化教學內容有利于培養符合市場用人需求的會計學專業人才。結合市場對會計學人才的專業化需求,明確相關課程的教學內容及各階段實踐教學培養目標。根據國家頒布的新政策及時組織專業教師調整課程安排和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配置,在課程中加入具有行業、崗位特色的會計學理論與實踐內容,構建層次合理、功能完善的產教融合課程體系。
開展對會計與計算機結合的基礎應用能力培養相關教學項目,將會計電算化應用設置為必須熟練掌握的學習內容;將利用財務共享軟件檢索、分類的能力和利用財務大數據進行分析的能力培養與相關課程設置為教學內容;將企業管理、稅收政策等課程設置為提升個人專業能力的教學內容,給予學習者更多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進階型課程選擇,滿足有一定會計基礎與財務經驗的財會人員繼續學習的需求。
(三)注重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會計行業的實踐性、操作性較強,會計教學離不開實踐能力的培養。遠程教育院校應為學習者提供具有行業特色、崗位特色的會計實踐教學項目,使學習者能夠緊跟時代潮流,適應會計行業的發展與變化。會計學專業的遠程教學還應將不同行業、各類會計崗位的職能需求延伸到遠程會計教育實踐教學之中,開展多元化的遠程教育會計實踐教學,讓學習者根據個性化需求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實踐技能培訓。這種根據企業用人需求與學習者個人實際情況開展的會計遠程教育實踐教學的方式,不僅能夠增強會計遠程教育學習者的實務操作能力,還能幫助學習者掌握與用人單位需求崗位相匹配的會計實踐技能。
此外,遠程教育院校應完善會計模擬實訓的教學平臺,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遠程教育院校應加大相關軟件建設力度,通過構建會計核算系統、行業會計實訓系統、稅務模擬系統、財務軟件操作系統、ERP系統、財務共享系統等一系列信息化模擬實務教學平臺,使得遠程教育會計學專業學習者在網絡系統學習過程中可以配合實務模擬訓練進行操作練習,從而增強學習者對于理論知識的吸收效果以及實務操作的能力。遠程教育院校也可以與企業進行合作,給有深入企業進行實務操作實習需求的學習者提供社會實踐實習機會,使學習者加深對實務中工作環境、工作內容的了解,同時也向用人單位展示遠程教育畢業生的專業能力,從而提高會計學專業畢業生的求職成功率。
(四)充分發揮遠程教學平臺優勢
在遠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遠程教學平臺的優勢,打造優質的網絡學習環境。遠程教育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例如電子教材、多媒體教學課件、虛擬實驗軟件等,授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深入講授知識,也為會計學專業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與多樣化的網絡課程。此外,遠程教育院校可以定期開展網絡直播課堂,就會計行業前沿、熱點問題與學生進行直播分享;還可以打造專題訓練營,邀請會計名師將會計政策、實務、案例相結合,錄制經典課程等。
(五)重視遠程教育會計專任教師團隊建設
如果沒有高素質的專任教師,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開展將難以落實到位。會計學的教學過程要求任職教師具有課堂創新能力,通過不斷地自我提升與對新政策的關注,持續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同時,還要求教師具備合作精神。另外,遠程教育院校可以聘請來自于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或者優秀企業的高級會計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這些擁有多年實務經驗與財務系統使用經驗的在職工作者能給學生講授與實踐工作相關的知識,這些課程對于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四、結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會計學專業教學模式不斷創新,遠程教育模式促進了會計教學效果的提升,對于會計學人才培養具有重大意義。遠程教育模式不僅打破了學習者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而且其課程設置更靈活,課程類型也更豐富。充分發揮遠程教育教學平臺的優勢,可以給會計學專業學習者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瑞.電大開放教育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7.
[2]戚賽.淺析會計專業遠程教育在“互聯網+”時代發展現狀[J].知識經濟,2018(17):131-133.
[3]金曉云.“互聯網+”時代遠程開放教育會計實踐教學模式新思考[J].科技資訊,2018(30):171-173.
[4]李端蓉.遠程教育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營銷界,2019(39):268-270.
[作者簡介]李國助,廣西開放大學財務處處長,高級會計師,高級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資本運營及評價;羅植尹,廣西財經學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在讀學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財務會計。
? ?[責任編輯 孔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