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濤
【摘要】目的:探究異丙酚麻醉與異氟醚吸入麻醉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麻醉效果及對認知功能的影響。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10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試驗組實施丙酚麻醉,對照組異氟醚吸入麻醉。對兩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圍術期血壓、心率水平、麻醉效果、術后認知功能、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肺功能等的差異性進行分析。結果:試驗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麻醉優良率為98.00%,高于對照組的麻醉優良率8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圍術期血壓、心率穩定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誘導時間、蘇醒時間、拔管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其簡要精神狀態量表(MMSE)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更低(P<0.05),而肺活量(FVC)、第1.s 用力呼吸量占所有呼吸量的比例更高(P<0.05)。結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接受異丙酚麻醉與異氟醚吸入麻醉均可獲得一定的麻醉效果,其中異丙酚麻醉可提高麻醉的效果,縮短麻醉誘導和恢復的時間,對并發癥發生率控制,更好維持術中血壓、心率水平的穩定性,且對患者認知功能、肺功能等的影響較小,意義重大。
【關鍵詞】異丙酚;異氟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麻醉效果;認知功能
【中圖分類號】R614.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05-0082-03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對膽囊疾病治療的主要方法之一,屬于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特點[1],應用價值較高。但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于肌肉松弛、麻醉深度等的要求較高,麻醉藥物需要發揮快速誘導、充分鎮靜、完全鎮痛的作用,才可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更好完成手術[2-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需要進行二氧化碳氣腹的建立,會使得腹腔內壓力增高,同時腔內壓力也會增高,這樣則會對血液流動性造成影響,臨床常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干預[4-5]。異丙酚、異氟醚是臨床常用的麻醉藥物,不同的麻醉藥物,其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差異性[6]。為探究異丙酚麻醉與異氟醚吸入麻醉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麻醉效果及對認知功能的影響,本研究以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分組實施丙酚麻醉、異氟醚吸入麻醉,分析麻醉結果,總結兩種藥物的麻醉價值,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納入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10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50例/組。本研究已被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號20190825)。
納入標準:(1)確診存在膽囊疾病,且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者;(2)肝腎心等功能基本正常者;(3)依從性較好者。
排除標準:(1)精神疾病史者;(2)藥物過敏史者;(3)血液/免疫系統疾病者;(4)合并惡性腫瘤者;(5)拒絕配合本研究者。
試驗組患者年齡31~72(45.63±5.02)歲,其中急性膽囊炎患者11例,慢性膽囊炎患者15例,膽囊息肉患者5例,單純膽囊結石患者19例,男25例,女2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0~73(46.05±4.78)歲,其中急性膽囊炎患者12例,慢性膽囊炎患者17例,膽囊息肉患者4例,單純膽囊結石患者17例,男24例,女26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術前均肌肉注射苯巴比妥0.1 g(哈藥集團三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1167,規格1 mL ∶0.1 g)和阿托品0.5 mg(焦作福瑞堂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41021272,1 mL ∶0.5 mg)。
試驗組采用異丙酚麻醉,即異丙酚(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10368,規格10 mL ∶100 mg)靶控輸注全憑靜脈麻醉,麻醉誘導時設定濃度為 4μg/mL,靜脈注射咪唑安定2 mg(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31037,規格2 mL ∶2 mg)、維庫溴銨0.1mg/kg(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67458,規格4 mg)、芬太尼2μg/kg(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113508,規格2 mL ∶0.1 mg),經口腔實施氣管插管干預,手術的過程中,維持靶濃度為3.0~3.5μg/mL,根據患者的具體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情況進行靶濃度的調節,術中以維庫溴銨[0.04 mg/(kg·h)]實施肌肉放松。手術結束前 30 min,維庫溴銨停止應用。腹腔沖洗時調節靶濃度至 1μg/mL,關閉腹腔時停止靶控輸注。
對照組異氟醚(河北一品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9980141,規格100 mL)吸入麻醉,以異氟醚(3%)吸入實施復合誘導麻醉,在麻醉的過程中同時靜脈注射芬太尼、維庫溴銨、咪唑安定,劑量與試驗組一致,同時實施口腔氣管插管,術中根據患者具體生命體征情況,對氣體吸入的濃度調節,調節為1%~3%,關閉腹腔時,停止吸入異氟醚。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麻醉的效果、圍術期(T1,入室30 min 后; T2,麻醉誘導時; T3,氣管插管時; T4,切片建立氣腹時; T5,切片建立氣腹后5 min;T6,拔管時刻)血壓、心率水平變化作觀察,并分析兩組誘導時間、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術后認知功能、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對患者肺功能影響的差異性。
麻醉效果:優,手術過程中患者不存在不適感,術后蘇醒的速度較快;良,患者術中、術后存在輕微不適感、疼痛感,但是其術后蘇醒的速度較快;差,手術過程中存在明顯的不適感、疼痛感,術后蘇醒時間較長。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00%。
認知功能:以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對認知功能障礙進行評分,得分越低者即表示其認知功能障礙情況越嚴重。
并發癥:術中煩躁、術后嗜睡、心動過緩、寒戰、惡心嘔吐。
肺功能:術后2h以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氣量占所有呼氣量的比例(FEV1/FVC)進行評價。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 SPSS 22.0軟件實施數據分析。年齡、血壓、心率水平、認知功能評分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 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麻醉效果比較
試驗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麻醉優良率,相較于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1。
2.2兩組圍術期血壓、心率變化比較
試驗組圍術期血壓、心率穩定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誘導時間、蘇醒時間、拔管時間、認知功能分析比較
試驗組誘導時間、蘇醒時間、拔管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其 MMSE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并發癥發生率相比,試驗組更低(P<0.05),見表4。
2.5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
試驗組 FVC、FEV1/FVC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新型手術方式,屬于微創手術,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為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對患者造成的損傷較小,患者的出血量少,但是為患者實施手術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氣腹,這樣則會導致腹內壓升高,且膈肌升高,壓迫胸腔,影響患者的正常循環和呼吸功能[7-8]。因此,為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過程中,應與患者的具體病情以及手術特點相結合,更好選擇麻醉的方式[9]。同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氣腹的建立,需要快速達到麻醉的要求,以此使得患者術后能夠更快的蘇醒,防止麻醉時間過長而發生術后低氧血癥的情況,提高麻醉干預的安全性[10-11]。
本研究中,接受異丙酚麻醉的試驗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其麻醉優良率為98.00%,高于異氟醚吸入麻醉干預的對照組優良率86.00%(P<0.05);試驗組圍術期血壓、心率穩定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誘導時間、蘇醒時間、拔管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其 MMSE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發生率相比,試驗組更低(P<0.05);試驗組FVC、 FEV1/FVC 高于對照組(P<0.05)。即代表異丙酚麻醉相較于異氟醚吸入麻醉,可提高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維持圍術期血壓、心率水平的穩定性,縮短麻醉誘導和蘇醒、拔管的時間,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且對于患者認知功能、肺功能等的影響較小。羅朝彬在《異丙酚麻醉與異氟醚吸入麻醉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麻醉效果及認知功能的影響》[12]研究中表明,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實施異丙酚麻醉相較于異氟醚吸入麻醉,可更好提高麻醉的效果,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小。本研究結果與羅朝彬研究中的結果,一致性較高,同時本文進行了并發癥、圍術期血壓、心率、肺功能、誘導時間、蘇醒時間、拔管時間等的研究,表明本研究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靶控輸注是將麻醉藥物應用與藥物藥代動力學、藥效動力學、微機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型麻醉技術,根據患者的效應室目標濃度、年齡、體重等,可自動完成麻醉藥物濃度維持和輸注,操作簡單,無需計算麻醉藥物的輸注劑量,以此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效率,對血藥濃度維持,避免藥物對患者的呼吸系統造成影響,保證麻醉的安全性[13-14]。異丙酚是短效麻醉藥物,能夠快速誘導,患者能夠更快的蘇醒,在把控輸注技術中應用可獲得較好的效果[15-16]。相較于異氟醚吸入麻醉,異丙酚靶控輸注干預,可更好對血液力學動力性維持,防止患者受到外界刺激而出現血液動力學水平變化的情況,且患者在手術后能夠快速的蘇醒,麻醉質量相較于異氟醚吸入干預也更高[17-18]。
綜上所述,異丙酚麻醉與異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用,均有著一定的麻醉效果,異丙酚麻醉不僅能夠提高麻醉效果,縮短麻醉誘導和恢復的時間,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維持圍術期血壓、心率水平的穩定性,且對患者認知功能、肺功能等,造成的影響較小,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預后的改善,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俊芳.瑞芬太尼分別復合異丙酚與七氟醚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麻醉效果比較[J].養生保健指南,2021,20(18):50.
[2] 黃一丹,吳建江.瑞芬太尼分別復合異丙酚與七氟醚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麻醉效果比較[J].醫藥前沿,2019,9(27):91-92.
[3]? 王芳.舒芬太尼復合依托咪酯麻醉誘導在急性膽囊炎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23):4302-4303.
[4] 李宏.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舒芬太尼聯合異丙酚靶控輸注麻醉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9,25(26):104-106.
[5]? 陳曉燕.七氟烷或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麻醉效果對比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3):14-16.
[6]? 張江鋒,張凱,王更富.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七氟烷或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的臨床麻醉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7):1027-1029.
[7]? 張國強,萬瑪太.異丙酚聯合瑞芬太尼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麻醉效果及CBF、GMR 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9):112-115,120.
[8]? 剛桂清.在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七氟烷或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的臨床麻醉效果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7,15(9):61-62.
[9]? 衛肖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舒芬太尼復合異丙酚靶控輸注麻醉的效果[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30(9):170-171.
[10] 柳毅,譚劍,袁婉秋.地佐辛與舒芬太尼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蘇醒質量的影響比較[J].當代醫學,2021,27(14):61-63.
[11]? 李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舒芬太尼聯合異丙酚靶控輸注麻醉的臨床效果觀察[J].系統醫學,2019,4(17):106-108.
[12]? 羅朝彬.異丙酚麻醉與異氟醚吸入麻醉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中麻醉效果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科學養生,2021,24(2):272.
[13] 趙衛軍.全麻復合硬膜外阻滯麻醉對膽囊息肉患者腹腔鏡手術應激反應及拔管時間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7):48-49.
[14]? 肖小青.舒芬太尼聯合異丙酚靶控輸注麻醉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觀察[J].醫藥界,2019,18(19):152.
[15]? 劉麗麗,楊表,張晗,等.異丙酚和七氟醚對 LC 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和記憶的對比評估[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9,40(1):96-100.
[16]? 翁燕.老年患者實施全身麻醉應用七氟醚對比異丙酚的整體麻醉效應研究[J].吉林醫學,2019,40(4):812-813.
[17]? 王衛萍,王益民,嵇成貴,等.丙泊酚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老年患者的效果及對認知功能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8,35(8):1623-1625.
[18]? 曹國棟.比較異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應激反應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8,24(1):137-138.
(收稿日期: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