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代領導干部提升媒介素養的現實邏輯與實踐路徑

2022-05-13 09:33:41陳雪麗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新時代

[摘要]新時代國內外媒體發展環境、傳播格局和輿論生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對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提升媒介素養是黨中央對新時代領導干部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領導干部積極適應媒介環境變化的必要舉措和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現實需要。新時代提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實踐路徑有: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增強與媒介溝通的自覺性、強化信息知識與技術掌握、堅定服務人民的意識、大力支持媒體融合發展、注重塑造國家形象。

[關鍵詞]新時代;領導干部;媒介素養

[中圖分類號]D26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599(2022)02-0095-11

進入新時代,國內外媒體發展環境和傳播格局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1]P45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指出,要以先進技術引領驅動融合發展,用好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革命成果,加強新技術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和應用。[2]與此同時,我國中央級媒體、省級媒體、市級媒體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四級融合發展布局正在加速推進與完善,并且已經成為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推進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力量。這些均對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與挑戰,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刻領悟和貫徹黨中央對提升媒介素養提出的新要求,不斷適應媒介環境變化、掌握先進信息技術并提升對媒體融合重要性的認識,在政策、資源、資金和人才等方面加大對新時代媒體發展的支持力度,增強媒體管理以及與媒體溝通、協調、合作的能力,實現媒體效用的最大化,進而依托媒體助力我國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一、新時代領導干部提升媒介素養的現實背景提升媒介素養是黨中央對新時代領導干部提出的明確要求,也是領導干部積極適應媒介環境變化的必要舉措和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現實需要。但是,目前我國領導干部在媒介素養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社會公共事務的妥善處理、良好政府形象的有效塑造和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是新時代亟需引起重視的現實課題。

(一)提升媒介素養是黨中央對新時代領導干部提出的明確要求

媒介素養是領導干部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提升媒介素養是新時代強化領導干部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早在2009年,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就明確提出,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聞輿論的傳播規律,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要與媒體保持密切聯系,自覺接受輿論監督”[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又多次就提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發表重要論述,不僅強調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先后在2016年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和2019年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善于運用媒體宣講政策主張、了解社情民意、發現矛盾問題、引導社會情緒、動員人民群眾、推動實際工作”[4],以及“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5]P320,而且針對全媒體時代新聞輿論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強調“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不斷提高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絡輿論的引導能力、對信息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絡安全的保障能力”[5]P308,并對領導干部提出“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6]P195等要求。此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還從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加強和改善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等角度對提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和新觀點,這些均是新時代領導干部提升媒介素養所須遵循的基本要求。

(二)提升媒介素養是領導干部適應媒介環境變化的必要舉措

伴隨新興傳播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媒體融合的深入推進,媒介環境和輿論生態日益復雜,這對領導干部的執政理念和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嚴峻考驗。一方面,傳播渠道的多元去中心化特征,致使信息能夠在網絡上迅速傳播且魚龍混雜,某些謠言在特定條件下很容易在網上引發大范圍的發酵,影響甚至形塑某一時期的網絡輿論。這就要求領導干部提高對互聯網信息傳播規律的認識,不斷增強信息甄別、網絡輿情監測、網絡輿論引導和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進而引導網絡輿論朝著對推進政府工作有利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媒體將不斷創新和拓展領導干部處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方式,使之更加專業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現代化。例如,我國已有不少媒體開設專事網絡問政的服務平臺,通過搭建政府與民意溝通的橋梁,不僅為群眾投訴舉報和反映問題提供便利,而且還能幫助領導干部發現問題,敦促政府部門積極履職盡責并對其實際舉措進行宣傳,在助推社會和諧發展、妥善處理社會公共事務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這需要領導干部積極適應網絡技術發展變化的新形勢,強化媒體執政理念,主動通過網絡察民情、匯民智、聚民心,增進與群眾的聯系和溝通,扎實踐行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

(三)提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現實需要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7]P12,其中領導干部的治理能力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媒體則是輔助各級領導干部順利開展社會治理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力量。從長遠來看,媒體如能從維護黨和人民的立場出發,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開展有助于解決實際問題、維護社會穩定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建設性輿論監督,這本身就是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表現。即使是以批評報道形式存在的輿論監督,其目的也在于揭露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負面問題或現象,并以此來幫助領導干部及時發現問題、正視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終推動社會治理和社會進步。需要說明的是,我國媒體已經在助推社會治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各級媒體均在積極探索建立“新聞+政務服務商務”運營模式,不斷拓展提供社會服務和參與社會治理的廣闊空間,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期間,除了做好新聞報道工作以外,媒體還通過“公益助農”等方式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履行了較傳統媒體時代更多的社會責任,在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媒體在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提高的進程中能否真正充分地發揮作用,還依賴于各級領導干部利用媒體開展工作的程度及其對媒體參與社會治理所給予的認可與支持力度。由此可見,領導干部提升媒介素養是推進我國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現實需要。

(四)當前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仍然存在問題與不足

在不斷演變的媒介傳播態勢和輿論格局面前,我國領導干部的媒介素養尚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健康媒體生態的營造和輿論表達與引導新格局的構建。

一是對媒介發展現狀存在認知偏差,無法準確把握新時代媒體發展的趨勢與特點,不能較好地借助媒體順利開展工作。囿于思維方式老化和知識更新滯后,部分領導干部對待新媒體的態度與新時代的媒介素養需求嚴重脫節,將新媒體單純視為黨和政府的宣傳工具而忽視其及時交流與平等溝通的社會化媒體屬性,或以敷衍塞責的態度被動應對媒體及網上輿論的做法,不僅會使政府在重大事件發生時陷于被動失聲和公信力下降的尷尬局面,而且也無益于社會公共事務的有效管理和良好政府形象的塑造與維護。正是互聯網思維的缺乏和對新媒體環境的不適應,使得部分領導干部無法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借助媒體進行宣傳,更沒能做好時刻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缺乏搶抓時機、靈活自如地運用媒體快速傳遞事實真相的本領,而在媒體融合時代這方面的媒介素養對于領導干部順利開展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與媒體積極溝通、坦誠交流的主觀能動性不足,缺少為媒體順利開展工作提供幫助的意識。當前部分領導干部不善于與媒體打交道,或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媒體的影響力視而不見,或是以一種略顯自卑的心理對媒體的監督表現為畏首畏尾,這種不屑、不愿或不敢積極面對媒體的心態導致一些領導干部缺少與媒體平等對話和坦誠相待的主觀自覺性,不能與媒體建立起長期良性溝通的信任與合作機制,不利于充分發揮媒體在參與社會治理方面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一些領導干部尚未意識到媒體在協助其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作用,不具備創造條件激發媒體全方位參與社會治理的能力,這對政府部門逐漸形成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相適應的信息傳播能力、社會疏導能力、社會動員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并無益處。同時,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政府部門及領導干部要對黨報黨刊及其創建的融媒體中心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與支持,鞏固并提高地方主流媒體在當地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從本質上來看這也是在為媒體更好地參與社會治理進行鋪墊和創造條件,但是當前不少領導干部尚未形成這種意識。

三是應用新媒體開展工作的層次低,缺乏把新媒體作為日常工作手段的必要技能儲備。雖然一些領導干部已經意識到新媒體的強大影響力并有意愿主動了解和使用新媒體,而且各級政府部門也相繼開通了政府網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等旨在推進政務公開和暢通官民溝通的渠道,但是在應用新媒體開展工作的實踐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干部仍停留在網頁瀏覽、即時通訊和郵件處理等最基本的操作層面,真正將新媒體應用于日常工作所需的知識與技能還有待大幅提升。在大數據、人工智能、5G、云計算、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加速發展且對媒體生態環境產生深遠影響的背景下,部分領導干部還未形成以終身學習的態度接觸新領域、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的意識,不具備通過克服知識與技能局限來提高信息傳播技術應用能力、新聞輿論工作駕馭能力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素養。

四是對待網絡輿論的態度較為被動,缺乏積極回應網絡質疑、主動接受網上輿論監督和精準預判并有效疏導網絡輿情的自覺性。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新時代,信息傳播渠道空前發達且傳播過程日趨簡化,促使我國各類媒體平臺上的信息內容日漸增多,信息的傳播速度和影響廣度大幅提升,民眾也更趨向于借助網絡表達利益訴求、進行政治參與,與之相伴的是大量謠言、虛假信息等傳播亂象開始浮現,這就對領導干部積極利用網絡平臺獲取民意并采取恰當措施引導民眾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當下仍有部分領導干部不能正確看待輿論監督,不僅無法做到通過各類媒體平臺廣泛了解當前社會的輿情狀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快速掐斷不良輿情的擴散傳播,而且不具備敏銳發現不實輿情和錯誤輿情的能力,不能及時采取相應舉措予以回應或駁斥,更無法精準發力,充分調動相關部門強化對相應輿情的監管及對故意發布虛假或錯誤輿情當事人依法處置,最終導致不良輿情阻礙社會治理的有序開展。

五是對政府信息公開相關文件精神領悟不深刻、貫徹不嚴格,出現重商業平臺輕傳統主流媒體的傾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機制,將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通過政府公報、政府網站或者其他互聯網政務媒體、新聞發布會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途徑予以公開。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一些領導干部存在低估或不重視黨報黨刊等傳統主流媒體的問題,為了某些私利或個人偏見,將一些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新聞素材優先提供給在當地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商業平臺刊發,這不僅違背了政府信息公開的相關規定,還致使嚴格遵守《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傳統主流媒體在一些重要議題上處于失聲狀態。長此以往,將大幅削弱傳統主流媒體在當地的影響力、公信力和權威性,進而影響其全面提供社會服務和深度參與社會治理的水平與效果。二、準確把握新時代提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多次對領導干部擔負起做好新聞輿論工作的責任提出明確要求;在圍繞領導干部培養問題發表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同志也反復強調了要提升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提高用網治網水平等一系列旨在提升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這些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為新時代領導干部提升媒介素養提供了重要遵循,是領導干部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準確把握和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一)堅持黨性原則和正確政治方向,把握正確輿論導向

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和正確政治方向,注重把握正確輿論導向,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要承擔起這個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6]P181其中,堅強的黨性是成為高素質領導干部的首要條件,堅持黨性原則,最根本的是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正確的政治方向是新聞輿論工作的立業之本,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最首要的是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新聞輿論工作的成事之道,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一定要在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上下功夫。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完成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一方面,領導干部要樹立大宣傳的工作理念,把宣傳思想工作同各個領域的行政管理、行業管理、社會管理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6]P18;另一方面,領導干部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關鍵處、要害處下功夫,在工作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強起來[5]P310。

(二)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同志先后于2009年、2016年和2019年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領導干部要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具體表述為:“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聞輿論的傳播規律,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要與媒體保持密切聯系,自覺接受輿論監督”[3];“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善于運用媒體宣講政策主張、了解社情民意、發現矛盾問題、引導社會情緒、動員人民群眾、推動實際工作”[4];“各級領導干部要增強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不斷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5]P320。從這三次強調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來看,習近平同志對領導干部與媒體保持密切聯系與溝通所關注的側重點均有所不同,給予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先是對領導干部提出了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和自覺接受輿論監督的期望,要求領導干部增強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和自覺接受輿論監督的主觀能動性;第二次提出該觀點時側重點轉向要求領導干部運用媒體推進實際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信息傳播渠道空前發達和網絡傳播亂象叢生的背景下,及時發現問題、有效引導情緒和全面動員群眾對于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近一次對領導干部提出增強同媒體打交道能力的要求時,落腳點定位在提高治國理政能力和水平,該要求不僅囊括了前兩次提出的具體內容,而且還蘊含著更為豐富的內容,是對領導干部日常工作中涉及與媒體接觸時各個方面綜合能力提出的層次更多、定位更高的要求,也是領導干部終身均需不斷提升的能力與素養。

(三)做好思想輿論工作,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

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明確提出:“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1]P44在全媒體時代,能否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動權[8],因此要高度重視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問題,“各級黨委和黨員干部要把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作為守土盡責的重要使命”[6]P22。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對各級領導干部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抓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即“要加強網上正面宣傳,旗幟鮮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團結、凝聚億萬網民,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網上宣傳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把握好時度效,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更好凝聚社會共識,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5]P306。習近平同志還強調,“做好思想輿論工作是全黨的事情。對別有用心的人散布的政治謠言和奇談怪論,我們的黨員、干部耳朵根子不要軟,不要聽風就是雨。同時,我們不能默不作聲,要及時反駁,讓正確聲音蓋過它們。”[6]P121此后,習近平同志又進一步指出,“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強化互聯網思維,不斷提高對互聯網規律的把握能力、對網絡輿論的引導能力、對信息化發展的駕馭能力、對網絡安全的保障能力。”[6]P304這些均是新時代領導干部做好思想輿論工作,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所須遵循的重要指導思想。

(四)科學預判網絡輿情,提高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

網絡安全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安全與發展具有深刻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工作,多次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過不了互聯網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1]P45。在“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5]P317的大背景下,領導干部尤其要具備科學預判、積極引導和有效化解網絡輿情風險的能力,“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9]P204,不斷“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善于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科學預判和超前準備,增強臨機處置能力,化風險為機遇,化被動為主動”[3]。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中,考核內容部分明確列出要全面考核“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特別是應對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過程中的政治能力、專業素養和組織領導能力等情況”[10]。同時,網絡安全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的穩定運行和人民群眾的利益保障,我國各級領導干部均要樹立起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的意識,從維護人民群眾合法利益的角度出發,對網絡黑客、電信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徹底切斷網絡犯罪利益鏈條,做到“加強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加強網絡安全信息統籌機制、手段、平臺建設,加強網絡安全事件應急指揮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網絡安全產業,做到關口前移,防患于未然”[6]P301。

(五)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

在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信息傳播主渠道,且伴隨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移動媒體已經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的大背景下,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是當前我國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對此,習近平同志明確指出,領導干部要把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網絡空間,并使之成為我們黨凝聚共識的新空間,提出“要堅持移動優先策略,建設好自己的移動傳播平臺,管好用好商業化、社會化的互聯網平臺,讓主流媒體借助移動傳播,牢牢占據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的傳播制高點”[6]P355。這對各級領導干部聚焦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提供了明確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做大做強主流輿論,是黨中央為了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和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需要各條戰線各個部門領導干部的共同努力,即“媒體融合發展不僅僅是新聞單位的事,要把我們掌握的社會思想文化公共資源、社會治理大數據、政策制定權的制度優勢轉化為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綜合優勢”[6]P306,“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政策、資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對媒體融合發展的支持力度”[5]P320。尤其是能夠助力我國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我國媒體融合的“最后一公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相關部門不僅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意見》,而且還發布了規范性文件,為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提供了操作指南和建設規范,需要領導干部重點學習領悟以更好地指導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工作順利推進。

(六)提高媒體管理能力,鞏固壯大新型主流思想輿論陣地

領導干部兼具媒體使用者、輿論監督對象和媒體管理者多重身份,作為媒體管理者,領導干部要明確媒體競爭的關鍵在于人才,媒體的核心優勢是人才優勢。針對“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8]這一緊迫需求,習近平同志強調,“要深化新聞單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對新聞輿論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膽使用、生活上真誠關心、待遇上及時保障”[8]。當前,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是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領導干部要以此為遵循,著力解決媒體機構面臨的“人才引進機制不靈活、職業晉升渠道不暢通、人員辭退機制不健全”[11]P43等制約媒體融合深度發展的問題。對于互聯網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各種危害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問題,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壓實壓緊各級黨委(黨組)責任,做到任務落實不馬虎、陣地管理不懈怠、責任追究不含糊”[6]P340。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黨高度重視互聯網這個意識形態斗爭的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健全互聯網領導和管理體制,堅持依法管網治網,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1]P45這些均是領導干部提高媒體管理能力、鞏固壯大新型主流思想輿論陣地所須遵循的重要指導思想。

(七)增強通過互聯網服務群眾的本領,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當前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人民群眾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空間成為人民群眾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新空間,網絡平臺也搭建起了黨政干部與群眾交流溝通的新橋梁。在此背景下,習近平同志提出,“要提高通過互聯網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6]P304。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是新時代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需要領導干部轉變思維觀念,主動擁抱互聯網,不僅要通過網絡了解民意并學會在線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12],而且還要通過網絡加強與人民群眾的交流并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群眾交流溝通的新平臺,成為了解群眾、貼近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12]。對于人民群眾通過網絡渠道所作的監督,領導干部不能消極排斥和視而不見,而是要采取積極態度悉心聽取并予以正面回應,“對網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干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6]P197。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6]P193,這是我國領導干部提高通過互聯網服務群眾的本領,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所需遵循的基本方針。

(八)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推動內宣外宣協同一體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際傳播工作,多次強調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圍繞“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做出了一系列理論闡述和工作部署,為做好新形勢下的國際傳播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針對做好內宣工作的同時,還要提高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能力這一對領導干部媒介素養提升的新要求,習近平同志提出,“講好中國故事,不僅中央的同志要講,而且各級領導干部都要講;不僅宣傳部門要講、媒體要講,而且實際工作部門都要講、各條戰線都要講。要動員各方面一起做思想輿論工作,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各類資源,推動內宣外宣一體發展,奏響交響樂、大合唱,把中國故事講得愈來愈精彩,讓中國聲音愈來愈洪亮”[9]P211,明確了領導干部在“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12]進程中所應承擔的責任。“十四五”規劃中又進一步明確,要“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14],為做好國際傳播工作提出了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遵循。三、新時代領導干部提升媒介素養的實踐路徑伴隨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媒介生態格局的加速演變,領導干部在新時代面臨著更多新的機遇與嚴峻挑戰,與此同時,領導干部在媒介素養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也更加凸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提升問題,做出了一系列理論闡述和明確要求。領導干部媒介素養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工作實踐中長期努力,持續加強學習、積累與提升,具體來看,領導干部應努力做到: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和政治素養;增強與媒介溝通的自覺性,提高運用媒體執政的能力;強化信息知識與技術掌握,提高網絡媒體的治理能力;堅定服務人民的理念,提高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本領;加大力度支持媒體融合發展,推進新型主流媒體建設;注重塑造國家形象,積極做好國家形象傳播工作。

(一)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提高黨性修養和政治素養

領導干部要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的指導下,牢牢堅持黨性原則和正確政治方向,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主流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為此,領導干部要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一是要經常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同時要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15],并從中汲取執政智慧;二是要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和基本的新聞傳播學知識,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新聞輿論工作中的指導地位;三是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關于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中央關于媒體發展的政策文件精神,為加快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和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進行統籌規劃并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

(二)增強與媒體溝通的自覺性,提高運用媒體執政的能力

領導干部要正確認識媒體的作用并順應媒體傳播規律,主動與媒體建立起良性溝通的信任與合作機制,充分依托媒體推動日常工作的有效開展。領導干部需在工作實踐中努力提高應用媒體執政的能力,一是注重依托媒體妥善發布信息,不僅善于借助媒體進行宣傳,還要練就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搶抓時機、運用媒體快速傳遞事實真相的本領;二是善于通過媒體平臺了解輿情狀況,及時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提升為民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并快速掐斷不良輿情的擴散傳播;三是要充分借助媒體有效引導輿論,為所在部門順利開展工作創造有利的輿論氛圍。

領導干部應培養開拓創新的思維,通過與媒體主動溝通協調,不斷創新政府職能。一方面,各個部門要建立和完善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領導干部要注重培養站在黨和政府立場上理性應對、恰當措辭、表達人文關懷的意識,以及通過媒體平臺公開發布信息、回應質疑、安撫輿論情緒的能力;另一方面,領導干部要充分重視并鼓勵媒體積極開設網絡問政平臺,借助媒體搭建并暢通政府部門與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梁,在媒體的實時監督下采取有力措施解決相應問題,并反過來借助媒體宣傳政府部門在為民解憂上所付諸的努力和實際舉措。此外,領導干部要增強與媒體配合的默契度,特別是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時,要第一時間與媒體對接,并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依托于媒體平臺的輿論引導常規性工作機制,注重總結輿論引導工作的經驗教訓。

(三)強化信息知識與技術掌握,提高網絡媒體的治理能力

領導干部要以終身學習的態度掌握信息傳播知識與技能,不斷提高媒介技術素養以及網絡媒體的治理能力。領導干部需要學習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能,不斷完善履職盡責必備的知識體系[15],在工作實踐中主動適應信息化要求,一是要了解大數據、人工智能、5G、云計算、區塊鏈等正在重塑媒體生態環境的新媒體傳播技術手段,熟知各項新興信息技術能在哪些方面發揮哪些具體作用,進而在指導媒體應用新興技術開展工作時做到胸中有數、指揮有道;二是要高度重視網絡安全工作,不斷強化科學研判、積極引導和有效化解網絡輿情風險的能力,做到防微杜漸,及時掐斷不良輿情的傳播擴散;三是要培養對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度警惕感,嚴厲打擊利用網絡媒體平臺開展的虛假浮夸宣傳、有悖主流價值觀的不良信息傳播活動,以及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違法犯罪行為。

領導干部應培養與時俱進的思維,不僅要對新媒體傳播技術手段形成一定了解,而且要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網絡媒體上呈現的影響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經濟社會安全穩定的各種問題。一方面,領導干部要提高信息知識與技能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年齡偏高的領導干部,要克服對新興技術的恐懼心理,且能放下身段向熟悉現代傳播技術的年輕人請教,即使無需做到深諳所有新興信息技術的發展原理,但也應對如何借助這些信息技術促進媒體發展和創新社會治理形成較為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領導干部可以采取“結對共治”的形式提高網絡媒體的治理能力,搭對的領導干部要經常就網絡治理問題展開交流研討,做到在網絡輿情風險、不良信息傳播等問題發現上互通有無,在信息技術掌握上取長補短。此外,領導干部要經常與在媒體一線工作的同志進行交流,對媒體應用新興傳播技術的情況及其面臨的技術挑戰等了然于胸。

(四)堅定服務人民的意識,增強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本領

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尤其是在“互聯網+”戰略深入實施的新時代,要有效利用網絡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領導干部積極踐行“網上群眾路線”,一是要形成通過網絡調查研究和體察民情的良好習慣,放下身段親近群眾,學會用群眾熟悉的語言與群眾打交道并與其拉近距離,進而聽取群眾的心聲及其對黨和政府的訴求;二是要積極推動網絡問政平臺的搭建和使用,鼓勵老百姓就涉及其切身利益的問題對領導干部開展輿論監督,并對老百姓提出的問題予以積極回應和切實解決,使之真正成為官民溝通的橋梁;三是要重視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與維護,創新政府服務方式,為群眾辦事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平臺。

領導干部應培養媒體協同的思維,在通過所在部門自身的努力踐行網上群眾路線的同時,還要善于利用媒體統籌多樣化的社會服務。一方面,領導干部不僅要鼓勵媒體開設網絡問政平臺,還要配合媒體形成跟蹤問題解決情況和評價相關部門處理情況的長效機制,以敦促領導干部積極履職盡責并切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另一方面,領導干部要嘗試將各部門所掌握的社會思想文化公共資源、社會治理大數據等優勢轉化為服務群眾的綜合優勢,可將水費、電費等依賴第三方平臺開展的常規性民生服務項目精準地嵌入傳統政務服務端口,進而將媒體打造為服務于當地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綜合性信息服務平臺。

(五)大力支持媒體融合發展,推進新型主流媒體建設

領導干部要提升對媒體融合重要性的認識,積極助推新型傳播平臺打造和新型主流媒體建設。領導干部要加大對媒體融合發展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在必要時為媒體融合的深入推進提供幫助和便利,形成為媒體服務在某種意義上來看也是在為當地社會治理服務的觀念;二是要對黨報黨臺及其創建的融媒體中心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與支持,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應有意識地利用其掌握的社會思想文化公共資源等壟斷性資源為媒體融合深入推進賦能;三是要格外關注媒體融合步伐加快后各類媒體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及時清除阻礙媒體融合深入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

領導干部應具備服務媒體的思維,為媒體融合深入推進及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提升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一方面,領導干部要適當在項目、資金或政策上給予傾斜,幫助媒體廣泛參與涉及社會民生及文化領域的相關服務項目,助力其拓展經營活動并為媒體融合深入推進儲備資金;另一方面,領導干部要學會為媒體賦權,對于一些突發性或臨時性的服務項目,要巧妙借助當地融媒體中心的影響力和公信力使之在關鍵時刻發揮為人民群眾服務的作用,既能提升融媒體中心的影響力,又創新了政府基于新興媒體的政務辦理功能。此外,領導干部要針對體制機制固化造成的人才引進機制不靈活、職業晉升渠道不暢通、人員辭退機制不健全等阻礙媒體融合深入推進的問題展開專門研究,在不違背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創新媒體的用人機制和人事改革制度,確保人才結構適應我國媒體融合發展需求。

(六)注重塑造國家形象,積極做好國家形象傳播工作

領導干部要具備國家形象塑造和國家形象傳播意識,把維護好、傳播好中國形象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助力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7]P14領導干部應主動做好面向世界傳播中國形象的工作,一是要注意自己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言行舉止,無論在何種場合均不能發表損害國家形象和國家利益的言論,尤其是面對媒體聚光燈代表黨和政府發表言論時更要提前做好功課,注重措辭的嚴謹性;二是無論因私出國或因公出國訪問考察,領導干部均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善于以擺事實、講故事的方式,將中國的真實形象傳播給國外媒介及朋友;三是要注重地方政府外文網站建設和更新工作,以及在國外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傳播工作,充分利用好地方政府對外傳播的窗口。

領導干部應培養多維傳播的思維,通過各種方式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并在國際傳播中發揮自身作用。一方面,領導干部要全面關注國際傳播優秀案例,深入學習已經取得良好傳播效果的國際傳播方式,鍛煉自身根據不同的交流對象用能夠引起共鳴的方式講述對方聽得懂、聽得進去的中國故事的能力;另一方面,各個部門均要注重對領導干部國際傳播知識的相關培訓,在日常工作實踐中營造自覺維護黨和國家形象的良好氛圍。此外,領導干部要注重地方政府的外文網站及其在國外社交媒體平臺開通的賬號更新內容的準確性和更新頻率的穩定性,尤其是主管這項工作的領導干部更要通過參加專業性的培訓提升政治修養和媒介素養,確保網站及平臺運維的政治正確性和傳播專業性。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新華社.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EB/OL].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zhengce/2020-09/26/content_5547310.htm.

[3]習近平.領導干部要加強黨性修養提高綜合素質[N].人民日報,2009-03-02.

[4]習近平.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EB/OL].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

[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交出版社,2020.

[6]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

[7]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8]鄭潔.牢牢把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J].紅旗文稿,2019(3).

[9]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0]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N].人民日報,2019-04-22.

[11]陳雪麗,黃楚新,雷霞,黃艾.城市型新媒體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探索[J].中國廣播,2021(6).

[12]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4-26.

[1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N].人民日報,2021-03-13.

[15]習近平.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J].求是,2022(3).

The Realistic Logic and Practical Path of Improving the

Media Accomplishment of Leading Cadres in the New Era

CHEN Xue-li

(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21,China)

Abstract: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edia environment,the pattern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ecology of public opinion all have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in the new era,which bring new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to the media accomplishment of leading cadres.To improve the media accomplishment in the new era is a definite requirement brought forward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o leading cadres,and it is also a necessary measure for leading cadres to actively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media environment and a realistic requirement for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To improve the media accomplishment in the new era,leading cadr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of Marxist theory,increase the self-consciousness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media,enhance the grasping of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consolidate the mind of serving the people,support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media,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haping of national image.

Key words:new era;leading cadres;media accomplishment

[收稿日期]2022-02-05

[作者簡介]陳雪麗(1985—),女,河北保定人,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傳媒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新聞理論、新媒體發展現狀。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大數據驅動下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策略研究”(項目編號:20CXW011)、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新媒體發展現狀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新時代
新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新時代網絡新聞采訪特點研究
新時代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方向及思路創新
考試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3:59:38
基于人才成長的鄉鎮成人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35:52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德育管理研究
淺談新媒體環境下電視臺出鏡記者如何做好新聞報道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15:41
擱淺的“新時代”,“樸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體時代下的編輯工作研究
新時代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
新時代特點下的大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淺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色综合|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日韩精品亚洲人旧成在线| AV网站中文|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六月婷婷综合|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交换配偶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欧美激情综合| 91网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成人在线天堂|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免费在线一区|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2018|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色九九视频| 色婷婷在线影院|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高清专区|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日本不卡在线| 高h视频在线|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国产乱论视频|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啊嗯不日本网站|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a|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9|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国产精品性| 色噜噜综合网|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91色老久久精品偷偷蜜臀|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亚洲二区视频|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久久熟女AV|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国产玖玖视频| 91啪在线|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不卡视频国产|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亚洲视频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