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欣
摘要:新時代對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目前的狀況并不讓人滿意。本文通過對新形勢、新挑戰的分析,深入挖掘現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學風建設的建議和策略:以班級為平臺,合理安排主題教育,發揮班主任的積極性,打造“愛國榮校心系集體”的優良班;重視宿舍文化;教師大膽引用新技術手段革新教學方法等。
關鍵詞:學風建設;高職院校;現狀與策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是人生發展的階梯。隨著“雙高計劃”的提出,校企合作的深入,學風建設目標要比社會需求滯后。而學生的日常管理中,由于管理機制不完善、缺乏學習紀律、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松散等,這些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建設優良學風。普通高職院校更應該抓住機會,查缺補漏,促進高職院校發展進入一個新高度。學風不濃,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新時代文化強國,那文化從何而來,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學習,學習氛圍是否濃烈,學風如何勢必關系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情況。學風也反映了學生的治學精神,求學態度,處世準則,對學生三觀的養成至關重要。
一、目前學風建設面臨的新形勢
校園主體的“新”變化?!?0后”教師占比越來越大,他們有著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一方面耳濡目染了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從而自主意識增強,追求突破。另一方面隨著物質條件的大幅提高他們這部分群體在獲取知識的層面上有了更多可選擇的途徑,物質決定意識,他們善于思考,會變通,適應性強?!?0后”的學生,他們個性鮮明,包容性強,對自我認知更加理性而且喜歡追求標新立異。如何集合師生優勢,創建高質量學風,培育厚實的班風文化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新挑戰。
(一)高質量的政策導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政策導向,并確定了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高校是建設強國戰略的前沿陣地,高校必須以學風建設為契機,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辱教育使命。
(二)網絡教學普及帶來新課題
受特殊情況影響,學生迎來“超長假期”,迫不得已實施網絡教學,但很多學生在家缺乏督促和良好學習環境,自主學習意識不強,甚至有部分學生喜歡沉迷于游戲、電視,形成不良的學習和作息習慣,影響專業學習和身體健康。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利用居家隔離時間,合理安排學習生活,營造好的學風,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學風建設面臨的困境
高校學風總體來說是健康向上的,但出現了新問題,新挑戰,導致學風偏離了軌道,不可否認,進入高職的學生中“學困生”多。
(一)學生當下現狀
從中學時代突然跨入大學時光,學生難免在心態和身心習慣方面會有些不太適應。我們首先要理解這個事實,要先把他們當孩子,再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學生,畢竟這個年紀的學生在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方面自覺性差自主性不足,沒有計劃性,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和誘惑導致進入高職院校后沒有很好的學習銜接。對自己報考專業僅憑家長或長輩判斷,或者僅僅憑對專業的好奇或興趣,導致學生學習動機不足。在學生中總會有一種風氣,那就是科目考試過關就行,拿到文憑萬事大吉。為什么會有這種風氣的存在,歸根到底是缺乏長遠的職業規劃和對自我專業的否定。他們認為反正走向社會并不一定會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那么又何必花費那么大的精力去學習本專業知識。這種態度和學風都是錯誤的,高校不僅僅只是學習文化知識的平臺,更是培育社會價值觀和高尚情操的重要場所。然而卻有很多學生僅僅把學校當作混文憑的“工廠”。
(二)宿舍文化有待完善
宿舍文化沒有發揮出宿舍的優勢和潛力。班級學生以住宿為主,但是宿舍的氛圍卻是聚在一起看手,打游戲,吸煙飲酒時有發生。這幾年涌現出來不少“最牛宿舍”,“學霸宿舍”,通過這些實例,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積極向上的宿舍文化會對個體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在醫學課程中特別是專業課程,包含的內容繁多又復雜,確實難度系數很大,也使不少學生感到學習吃力,久而久之影響心理健康,甚至出現逃課,厭學的現象,個別學生因壓力太大造成心情抑郁等。
三、學風建設的建議和策略
(一)班主任以班級為平臺,班主任合理安排主題教育
發揮班主任的積極性,打造“愛國榮校心系集體”的優良班風,合力形成持久的學習動力。入學第一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所學專業,幫助學生制定職業規劃。善于利用學校組織的每一次集體活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班集體觀念,熱愛班集體,以班集體的榮譽為榮,為班集體的建設添磚添瓦,堅決不給班集體抹黑,通過日常教育引導學生,讓班集體有熱氣,用愛培育愛。一身正氣的班風一旦形成就會對班集體每一個成員形成約束力,尤其是在被社會認可的情況下會讓學生們感受到無上的自豪感,充分利用班會時間講授這些典型事例,引導學生樹立家國情懷。只有當學生把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與國家利益相結合時才會產生強大而持久的學習動力。
(二)重視宿舍文化建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重視宿舍管理,在宿舍里基本每個人都還原了最真實樣子,但是由于缺乏監督,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導致出現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同時在宿舍大家暢所欲言,分享各個方面的經歷,同學之間的感情也有了親疏之別,“人以群分”。筆者在與學生溝通過程中,了解到“去個性化”在宿舍這個圈子里很普遍。我們一方面用“學霸宿舍”,“最牛宿舍”的先進事跡鼓勵學生,另一方面要徹底改變宿舍不良風氣,這里最重要的是要選一名組織能力強的宿舍長,宿舍長組織成員一起定制集體日常作息,衛生公約,同時制定集體目標。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引導合理使用手機
這個時代脫離手機是不可能的,宿舍里對于手機的管理尤為迫切,娛樂休閑必不可少,宿舍里如果有一個人玩手機打游戲很容易影響其他人,因此宿舍里一定要對手機的使用進行管理,引導學生合理規劃手機使用時間。宿舍長帶領大家一起制定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符合宿舍要求的管理措施。從而督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通過量化積分及時公示優秀宿舍名單,建立宿舍榮譽感。
2.制定宿舍成員學習目標
制定集體目標.宿舍是學生接觸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周六周天節假日,如果學生不回家那么毫不夸張地說宿舍文化直接會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展。制定目標,學生就有了要努力的方向,時間也就能得到有效利用。宿舍就幾個人,無論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比較好統一,好調整,宿舍文化建設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學期初宿舍長可以帶領大家開交流會,談談過去總結經驗教訓,腳踏實地的制定學業目標,為未來工作生活積攢力量。平時大家互幫互助,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打造出一個陽光向上的宿舍,而這勢必造就一屋積極進取的學生。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一旦形成,不論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都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育現代化,教師大膽引用新技術手段革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名教師,尤其是作為一名80后,要大膽進行教學方法探索與改革,整合資源,適應時代的發展。教育現代化不僅僅只是教學設備,設施,手段的現代化,最重要的是教育人員思想的現代化。新時代的80后教育工作者要有不畏艱辛的毅力和勇于探索的決心,在面對相對滯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以及不適應時代發展的授課模式下,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當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5G時代已經將萬物互聯,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網絡時代,如何利用好網絡以及科學有效的整合各方面的社會資源來提升教學質量將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有了這些科技手段的加持會讓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立體形象,學生們學起來不再那么枯燥,當然這些美好愿景的實現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而作為一名教學工作人員要努力適應新環境,勇于接受新事物,積極運用于課堂,研讀教材,備好課,豐富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課堂教學能力,同時必須嚴謹治學,以身作則,做好示范。
此外,學校與醫院實習點加大合作力度,在臨床實習工作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激發學習成就感。定期與不定期考核相結合,督促學生養成時時學習的習慣,學習講座的開展要結合實際,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和認知為標準,提高學習熱情。
四、結語
高校要將學風建設放在學校戰略規劃的高位,從上而下統一思想,穩抓穩打的推進學風建設,只有學風建設進入了良性運行軌道,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從而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可造之才。
參考文獻:
[1]陳一靜.“雙高計劃”下高職院校人才隊伍建設路徑研究[J].安康學院學報,2020,32(4):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