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文化融合的產物就是多元文化主義,大學音樂教育在多元文化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以高等院校音樂教學為主,首先對多元化文化音樂的內涵和高校音樂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多元文化理念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本文將對多元化音樂教育進行探討,以促進高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高校教學;多元文化;音樂
引言:在實際的音樂課堂中,教師只注重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不同民族文化的學習,限制了知識的范圍,限制了學生創新人才的培養。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下的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為基礎,但教師對教材的重視和分級標準的觀念阻礙了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發展,不利于音樂的全面發展。第二,教材內容需要改進。縱觀當今大學音樂教材,體系單一,教學方法單一,缺乏課外拓展和多元文化補充,沒有采取有效的培訓措施。
1.多元文化的基本內涵
20世紀80年代,沒過出現了“多元文化”一詞,1988年斯坦福大學的文化改革迅速蔓延到整個教育部門,并在社會其他領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到了20世紀90年代,由于爭論的激烈,一些人設置將多元文化主義和相關的爭論稱為“文化戰爭”,多元文化主義是世界文化融合的產物,隨著世界交流的不斷加強,人們的民族意識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多元文化主義在教育中收到了極大的關注,顧名思義,多元文化主義就是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面對復雜多變的環境,新的文化也不斷涌現,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各國的文化都提出了多元化主義的建設。
2高校音樂教學現狀分析
為了深入研究高校學生多元化音樂教育,筆者實習時運用訪談法對北方鐵路大學的25位學生進行訪談調查。25位學生中有17位女同學,8位是男同學,這二十五名同學有十位同學是大一年級的,七位大二年級的,八位是大三年級的。““音樂課上有音樂律動環節嗎?”所有的學生都表示不經常進行音樂律動環節,由于音樂課的不正常進行,所以造成學生音樂感知能力方面的水平較低;“學校設立的音樂專業課有人參與嗎?”在這個問題中,只有2名同學是參加了學校的音樂專業輔導課的,這兩名同學表示,每個年級參加學校音樂專業的人數不超過十人,剩余的23名同學由于家長的否定、以及自身對音樂教育認知的缺乏全都沒有參與到學校的音樂專業中。“學校會經常組織合唱或音樂活動嗎?”在這個問題中,所有的同學都表示每年只有一次的合唱活動,由于學校的音樂合唱活動或與音樂有關的其他活動舉辦的不夠多,所以學生音樂表現能力是較弱的;“學校是否經常組織音樂的墻報活動?”在這個問題中,高校學生紛紛表示學校只有每年在合唱的時候才組織音樂的墻報活動;“音樂課上,教師帶學生做音樂律動嗎”在這個問題中25名學生紛紛表示教師帶學生做音樂律動的頻率較低,由此可以看出學生音樂創作積極性不高。
3多元文化音樂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世紀應用
3.1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
了提高學生的精神需求,教師還應努力培養自己,提高欣賞能力,深入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形式的音樂,為高校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發展創造積極的條件。教師還應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音樂多樣化的發展有賴于學生多元文化素養的發展,只有在多元文化素養的基礎上才能衍生出多種音樂形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發揮引導作用,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多元音樂素養的發展,在課堂上,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尊重不同民族和宗教的文化,根據不同民族和宗教的特點進行音樂教學。為例如,在“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音樂”這門課的欣賞中,教師可以利用流行的微課來承載不同類型的音樂,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中體驗多樣的音樂形式,從而建立多元文化意識。教師可以通過欣賞不同民族音樂,創新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3.2構建多元文化音樂教學體系
在大學音樂課上,通過建立音樂知識體系,分享不同的音樂形式,加強了學生的多元文化觀念和課外形式的多樣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和思維,給了學生無限的可能性。基于多元文化主義的基本情況,高校應該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手段,構建多問文化音樂教育體系,此外,教師對音樂的理解也非常清楚,這就要求教師將民族音樂與地方特色音樂相結合,提升教育水平。同時,教師要用先進的多元文化理念要求自己,完善高校音樂體質改革,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將其呈現給學生,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增強民族文化意識,將其融入音樂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音樂體系,讓學生在不斷的學習和發展中創造和發展。因此,教師應深入探索,加強課外音樂文化的探索,以促進高校音樂事業的發展。
3.3注重多元化音樂教育的特點
在實施多元音樂教學的幾個國家,其教學方法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是根深蒂固的多元文化主義的結果,在世界變化如此迅速的背景下,高校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深入分析哪種形式的音樂文化有利于自身的發展,并尋求它和自己的民族,。雖然各國都在踐行這一教育理念,但其內容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多元文化主義的內涵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是獨特的。在多元主義的理念下,每個國家的音樂都應該有自己的特點。基于以上情況,在音樂教學的發展中,必須明確一個好的方向,在堅持民族音樂的同時,有效地整合多元化音樂,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影響下,各國的音樂逐漸出現在高校的課堂上。
3.4加強不同文化音樂的交流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專注于教學,學生專注于學習,課堂上唯一的互動就是提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導致課堂效率低下,針對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相關學校必須積極改革,轉變教師觀念,加大對多元文化教學教師的培訓,實現多元文化交流與發展,鼓勵教師吸收新思想,學生自主性低、思維局限阻礙了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為此,教師必須做出改變,加強教師、音樂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同時,高校應積極拓展課外文化交流活動,促進多元文化音樂在高校的發展,例如舉辦以“多元文化主義”為主題的音樂交流會,或邀請專家進行講座,向學生介紹多元文化主義下的音樂教學。此外,學校還可以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音樂俱樂部與國外高校的合作,將多元文化滲透到對外宣傳與交流中,推動多元文化深入發展。
4結束語
在滲透多元文化主義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做自己,加強自己的音樂素養,并將其有效地融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多元文化音樂的魅力。綜上所述,高校音樂教學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重要場所,其教學質量對我國音樂產業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必須認識到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和趨勢。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深入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感受音樂的表達,吸收優秀的音樂文化,融入本民族的音樂,從而促進中國音樂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段飛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理念在高等院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20,(16):220+223.
[2]袁輝鐘.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藝術院校音樂教學中的融入[J].藝術評鑒,2020,(09):116-117.
[3]王虹.多元文化視域下對我國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理念的思考[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8,36(04):71-75.
作者簡介:饒文躍(1968.03-)男,漢族,浙江麗水人,本科學歷,麗水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電腦音樂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