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來
摘 要:思維導圖又被稱為靈感圖和心智圖,可以借助圖文并茂的形式合理進行思維表達與輸出。正因為這一優勢,思維導圖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新加坡教育部甚至將其列為小學必修科目。而我國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下,對于思維導圖也越來越關注。為此,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合理引入思維導圖,為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提供助力,助力學生寫作思路的“裂變”,夯實他們的寫作基礎,促進教學目標更加有效地達成。基于此,本文章對論“思維導圖法”在小學英語寫作中的運用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法”;小學英語寫作;運用
引言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基礎還很薄弱,幫助學生對英語單詞、語法等基礎知識進行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在以往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基礎知識的教學環節會顯得十分枯燥,學生無法提高學習興趣,也就無法達到教學的效果。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能夠為學生生動形象且直觀地呈現出英語知識,有助于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得到英語能力的全面提升,從而為其后續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思維導圖概念及意義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圖形組織者,被東尼·博贊定義為“一種放射思維的表達,是人類思維的一種功能”。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繪圖工具,可以在英語教學中得到合理的運用。思維導圖有四個基本特征:主體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中心位置;主體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中心位置主題以分支形式從中心圖像輻射出來;分支包括發散在關聯行上的關鍵圖像或關鍵詞;分支形成連接的節點結構。通過使用圖片和圖形設計,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習和教學更加生動,從而促進記憶的保留,加強語篇的認知學習,并增強學習者的動機。此外,相較于長篇幅的文字,會發現學生更愛這種直觀易懂的思維框架圖,每一次的出現都能強化學生的記憶力,方便他們對知識點的總結跟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能對知識點系統化管理,應用知識點也會更加順暢。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積極應用思維導圖,方便學生對知識點以及知識點間的聯系展開具體的理解,讓學生逐漸愛上學習。
二、“思維導圖法”在小學英語寫作中的運用
(一)應用思維導圖理清文章要點
不管是材料作文還是命題作文,在寫作之前,必須找到寫作要求當中的各個關鍵點,并將其串聯起來,這樣才可以形成寫作的一個整體構思,找到作文主題,才可以進行下一步寫作實踐。學生在尋找作文主題的實際過程中,需靈活運用思維導圖模式,由于小學生自身并不具備獨立使用思維導圖的能力,因此需要英語教師全程引導和幫助學生寫作。英語教師需要從作文實際要求出發,引導學生將作文關鍵點整理出來,并聯結所有關鍵點,引導小學生在腦海當中逐漸形成一個思維導圖,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可以以板書形式對思維導圖形成的實際過程進行演示,這樣做便于教師向學生直觀形象地傳遞有關思維導圖模式的各種信息,而且這對于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直接運用思維導圖模式提供了較大的幫助。思維導圖模式需要圍繞作文主題來進一步展開,同時此過程也是邏輯思維真正付諸實踐的一個過程,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符合實際的作文。
(二)應用思維導圖構建框架
在思維導圖初步構建之后,便得著手進行完善。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積極討論和分析,而教師自己則適時給予指導,這樣才能達成理想的效果,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升教學質量。首先,通過材料的取舍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在初步構建中,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會顯得比較復雜和龐大,而其中有些分支是可以刪減的。為此,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將重合的分支或者是沒有必要的分支去除掉,以便實現思維導圖的完善,使其變得更加精簡;其次在學生介紹思維導圖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他們理清自己的思路,并且合理構思習作框架。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把握習作內容的層次,同時弄清楚重點知識;最后就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繪制進行初稿創作。通過這種方式,便能很好地避免學生寫作思維局限性、無話可寫等問題出現,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有效發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寫作水平更進一步。
(三)應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當中,學生應該按照教師的要求在規定時間之內完成教育目標,作文教學亦是如此。在作文課半個小時的時間里,學生要依據某個主題展開作文創作。學生突然被給予了一段屬于自己的時間,在失去了教師指引的情況下,一部分學生會覺得手足無措,漸漸地某些學生會認為寫作課程枯燥乏味,更有甚者會對寫作喪失興趣。如若將思維導圖的教育方法引進到作文教學中,作文課上教師給出了主題之后,帶領大家一起探索密切相關的詞組,學生在思考的同時可以分享自己的見解,互相交流意見碰撞思想,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對于寫作的趣味感受。同時在老師的指引之下,學生明確寫作方向,運用自己的智慧流暢地完成一篇作文,教師給予學生積極的肯定也能提高學生寫作的成就感,讓學生日后更加樂于寫作。
(四)應用思維導圖獨立完成作文
首先,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作文題目,按照寫作要求,獨立制作思維導圖,思考文章的主題結構,繪制出第二級分支;其次,學生根據二級分支的關鍵詞考慮運用哪些詞匯和句型進行表達;最后,學生根據繪制的思維導圖,獨立完成英語作文的寫作。在獨立完成寫作過程中,學生要擺脫慣性思維,不再拘泥于教師教授的方法,而是大膽地思考和創新,結合自己對主題/題目的理解來構建思維導圖,充分發揮聯想與想象,完成寫作任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作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能夠開發小學生自身思維,當學生看到作文題目時可以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挖掘寫作文章的素材,并從中找出寫作立意,將寫作素材與優美語言相結合創作出一篇佳作。通過對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還可以讓英語教師更加高效地進行作文教學。
參考文獻
[1]陳晨.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20(43):104-105.
[2]朱依人.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2020(29):76.
[3]蔣淑玉.探究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與評價,2020(0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