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 要:在過去美術并不受到學生們的重視,美術也是一門輔助性的學科,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進行美術教學。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思考能力,還沒有被完全構建,教師應該注重在美術課堂中,注重素質教學提出的要求,注重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講述了,應該使用什么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的美術素養,將美育有效滲透到小學美術教學中。
關鍵詞:美育;小學生;美術課堂;教學方法
引言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教師應該使用新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為學生的審美能力奠定基礎。美術課堂是美育教育的核心載體,教師應該將美術教育與美育進行有機整合,是提升學生們的美術能力的關鍵。教師應該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提高學生們的美術能力,本文就通過多個方面,對學生美術教學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1.美育在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滲透
美育教學是指使用美學素養教育,提高學生們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們能夠善于觀察、善于思考,讓學生們能夠懂得欣賞美,讓學生能夠在美術教學中,提高美的素養,具備美的情操。教師應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具有顯著的現實價值,現在的教學背景下,教師應該想出辦法,讓學生在生活中,更好的感受美好,讓學生加深對美好事物的理解,教師也應該為自己樹立長遠發展的目標,讓學生更好地發現美,在生活中得到美的提高。
2.如何將美育有效地滲透到小學美術教學中
2.1借助立體化教學,引導學生感知美
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對學生們進行輔助教學,讓抽象、難懂的美術知識,直觀地展示在學生們面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美術畫像,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到美術作品的美,使用多媒體設備,將美術作品動態地展示在學生們面前,讓學生們動態地觀賞美術作品。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體會美術作品的魅力,加快學生們的理解和吸收,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多彩的窗戶》時,教師應該進行立體化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教學法,引導學生觀察世界各地不同風格的建筑的窗戶圖片,教師應該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窗戶的造型美、色彩美,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多元化的理解能力,教師應該通過多媒體視頻,讓學生提高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師應該讓學生們在多媒體教學中,感受美術的魅力,體驗親自動手設計制作帶來的成功與喜悅,提高學生們的欣賞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讓學生通過立體化教學,感知美術的美。
2.2借助生活教學,引導學生發現美
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完善,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術的存在,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在生活中的美術作品。例如:教師可以帶學生們去戶外,進行實地的藝術考察,讓學生體會到實際生活中的事物,變成美術作品之后,是一種什么樣的美。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收集優秀的美術作品,將它們與實際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例如:在學習《動物的花衣裳》時,教師應該將生活融入到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學會觀察、比較、欣賞、想象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運用點、線、色繪出精致的花紋圖案和豐富的色彩,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動物世界的花紋美和色彩美,讓學生們感受生命的美,培養環保意識,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啟發思考法、觀察比較法、直觀教學法,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觀察中展開聯想,讓學生在美術中學會聯想,讓學生在美術中得到啟發,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術的美。
2.3強調實踐教學,引導學生認識美
在傳統的認知中,學生們認為美術是一種高級藝術,學生難以將其與生活相聯系,所以學生會對美術課程產生距離感。教師在美術教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應該培養學生的視覺能力和對事物的感知能力。讓同學們通過實踐教學的方式,加強學生們的想象力,進行藝術學習與藝術熏陶。在美術課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與想象能力,在美術教學中一旦缺乏想象力,就像人失去了眼睛,教學將會變得單調、枯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去進行情感體驗,這樣或許可以打破僵局。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應該培養學生們的情感經驗,藝術作品如果失去了感情,就像人失去了靈魂一樣。例如:在學習《平平穩穩》時,教師應該注重實踐教學,讓學生們理解對稱與均衡的原理,找出周圍的對稱或均衡的物體,教師應該運用物體的對稱或均衡原理,通過繪畫、剪紙、拼貼等手段,讓學生們表達出自己的感覺,教師應該讓學生們發現對稱與均衡的美,培養學生們留心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以及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師應該通過一些抽象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們理解生活以及美術構圖中均衡現象比較困難,教師應該聯系學生實際生活和直觀演示的教學策略,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方便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實踐的教學中,深入的理解美術知識。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應該將美育滲透到美術課程中,教師應該明確美育教學的重要性,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應該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們對藝術作品的好奇心,教師應該主動引導學生,以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為主要目標,提高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擁有正確的審美觀念,為學生今后的欣賞水平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鞏鳳霞.對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育滲透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6):216.
[2]劉洋濤.對小學美術教學中美育滲透的探討[J].語文課內外,2018,(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