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炎
【摘要】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獲取音樂知識,而且要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構建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到快樂。本文主要探究初中音樂實現快樂教學策略及相關問題。
【關鍵詞】初中音樂;實現;快樂教學
在我國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本身具有舒緩壓力和令人愉悅的特點,教師要根據音樂學科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采用快樂教學方法,營造民主、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通過音樂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讓學生在音樂中獲取快樂。
一、快樂教學的內涵
快樂教學是對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采用剪接、粘合、濃縮、擴充等手法將教材內容變得生活化,采用游戲、表演、多媒體教學等方式為學生創設舒適的心境、自由的意境和輕松愉悅的氛圍,促進學生在發展中尋求快樂,從教書、管理、環境、服務等方面全方位育人,讓學生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樂學、樂練的品質。
快樂教學是一種新穎的理念,一些音樂教育家對此理論的見解獨到,不同的音樂教育學家對快樂教學理念有著不同的理解,在音樂課堂上的應用具有一致的教學目標,教師營造良好的音樂環境,激發學生對于音樂課堂的喜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初中音樂實現快樂教學的策略
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音樂教學,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對于不同風格音樂的喜愛,從而根據學生的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要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發揮主觀能動性探索音樂知識和技巧,注重對學生的引導。教師要和藹可親,構建互動、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學生大膽表達出自己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課堂的趣味性,營造快樂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到音樂藝術的美好,從而喜歡上音樂。以下具體分析初中音樂實現快樂教學策略:
1.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
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手段,教師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多媒體具有聲畫一體的特點,能夠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而且可以創設情境,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實現快樂教學。例如,對于《渴望春天》 的教學,教師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這首音樂所描繪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春天的情境中,學生感受節奏的清新歡快以及旋律的優美,體會天真童趣、青春活力的音樂風格。教師彈奏歌曲,學生在欣賞中體會明朗、歡快的情緒,體會作曲家向往美好春天的心情,有利于學生獲取樂觀的情感體驗。
2.加入游戲教學環節
初中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游戲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游戲本身具有讓人愉快的特點,教師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游戲,使音樂課堂更加有趣,有利于實現快樂教學。例如,組織學生開展“接龍”游戲,教師選定一首歌,一個學生唱完一句歌詞,下一個學生接下一句歌詞。這種接龍游戲,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在游戲中有利于學生記憶歌詞,練習演唱技巧,教學效果也會更加顯著。
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音樂比賽,教師要調動學生積極參加比賽,在比賽中教師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設置合理的比賽規則,確保比賽的公平、公正,防止比賽中出現不愉快的事情,教師要引導學生享受比賽的快樂,以平常心面對比賽結果,引導學生樹立勝不驕、敗不餒的心理。通過比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感受比賽獲勝的快樂。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歌詠比賽”,學生可以獨唱、對唱、合唱,學生可以演唱課本中或課本外的歌曲,在比賽中激發學生的音樂潛力,展現學生的閃光點,學生在比賽中克服了畏懼心理,展示了光彩的一面,通過比賽活動,學生的內心更加快樂和自信。
3.將音樂和舞蹈相結合
藝術具有相通之處,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將音樂和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讓學生沉浸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音樂技能,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增進學生對藝術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藝術氣質。例如,對于《青春舞曲》的教學,教師讓學生一邊唱歌一邊打節拍,有舞蹈基礎的學生加入一些舞蹈類的肢體動作,學生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學生通過舞蹈動作將音樂中的情感傳達出來,音樂和舞蹈兩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
4.合作教學中滲透快樂元素
初中音樂教學中,樂器教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樂器的歷史和樂器的演奏方法,學生對于樂器演奏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信心,教師采用合作教學開展樂器教學,樂曲的練習,教師挑選簡單的曲目,再到復雜的曲目,在合作教學中滲透快樂元素,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讓學生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例如,對于《梁祝》的樂曲演奏,教師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小組內學生相互配合和監督練習曲目,提升演奏水平。練習完成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表演,學生在小組內互評,學生的互評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教師肯定性的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演奏信心,讓學生從演奏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師委婉指出學生的不足,有利于學生不斷完善自身的不足,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演奏水平。
5.采用課外教學方法
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開展課堂教學,而且要開展課外實踐教學,教師帶領學生在自然環境中感受廣闊的大自然,在社會生活中領略最原始的音樂,在戶外環境中,學生很放松,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自覺性,同時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對于《茉莉花》這首音樂的教學,教師帶領學生欣賞校園花園內的茉莉花,教師讓學生觀察茉莉花的外型,感受茉莉花的清香,感受茉莉花的美,從而更深入的理解這首音樂中歌詞所傳達的內涵,從而體會音樂所傳達的美妙意境。
綜上所述,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快樂教學的內涵,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學生實施快樂教學,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即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加入游戲教學環節、將音樂和舞蹈相結合、合作教學中滲透快樂元素、采用課外教學方法。通過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實現快樂教學,讓學生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提升音樂水平。
參考文獻:
[1]陳菲.初中音樂快樂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分析[J].散文百家,2018(11):40.
[2]焦瑞蘭.試析初中音樂教學快樂課堂打造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