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很多初中英語教師都在積極探索科學組織單元教學活動的策略。本文簡要分析了基于主題語境的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的重要性,并根據教學實踐經驗,總結了幾點基于主題語境的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策略,旨在為一線教師提供參考,幫助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保證單元學習效果,提升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主題語境;初中英語;單元教學
作者簡介:湯白玲,晉江東石中學。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很多企業高度重視人才的英語素養。鑒于此,英語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提升教學質量的策略,幫助學生高效提升自身英語核心素養。基于主題語境開展初中英語單元教學,可以使學生通過相對完整的單元知識學習過程感受到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并鍛煉自身綜合語言技能。
一、基于主題語境的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的重要性
主題語境教學是指教師結合教學內容科學選擇探究話題作為主題,并引導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參與知識探究活動的教學模式。主題語境教學中,教師要圍繞主題系統講解教材中的語言和文化知識,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技能,鼓勵其在具有綜合性、關聯性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初中英語單元教學中引入主題語境教學,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機械講解教材中的知識,不僅不利于提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還可能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降低其學習熱情。而通過主題語境教學,教師可以引入形式豐富的教學活動,使學習過程變得妙趣橫生,調動學生深度探究單元知識的興趣。第二,串聯單元教學內容。為幫助學生系統學習單元知識,英語教材各單元往往分為多個教學板塊。如果教師過度依賴教材,學生很難感受到各板塊知識之間的關聯,從而出現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無法實現的問題。通過創設單元主題語境,可以使學生細致梳理單元各板塊的內容,進而感受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第三,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為更好地融入單元主題語境,學生會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深入研讀教材內容,并在教師的輔助下嘗試探索課外語言、文化知識。在此期間,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語言能力等素養都可以得到提升,進而實現高效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目標。
二、基于主題語境的初中英語單元教學策略探究
(一)利用微課視頻導入,巧設單元主題語境
組織教學活動前,教師要認真備課,巧妙設計單元主題語境。在選擇單元主題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單元標題,更要注意探究各板塊對話、語篇和學習任務之間的關聯,進而設定既能連接單元各版塊內容,又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單元主題,在此基礎上通過分享微課視頻的方式導入單元教學,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單元語境中。
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3 “Getting Together ”教學為例,講解單元知識前,教師可以細致分析本單元各板塊之間的關聯,探索“Does he speak Chinese?”“What do your parents do?”“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三個話題之間的共同點,在此基礎上,設計單元主題語境。教師可以將“Getting together ——A new classmate who comes from another country”作為單元主題,并結合單元各個話題和重點語法開發微課,邀請其他教師或高年級學生參與微課視頻的制作,并在其中加入英語或漢語字幕。首先,微課視頻中可以引入Jane轉學到本校的情節,教師可以要求班長Li Xiang與其進行對話,幫助其適應新學校的氛圍。在此期間,可以自然地引入“Do you like Chinese?”“Do you speak English?”等句子。在此基礎上,引入Li Xiang邀請Jane到自己家做客的情節,通過觀看Li Xiang的家庭照片引入“Who is the woman in white?”“What does your mother do?”“She is a doctor.”等第二個話題板塊中的重點句型。最后,引入Li Xiang打開冰箱的情節,結合恰當的動作設計“What wold you like to drink?”“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 juice?”“Help yourself.”等句子。鑒于學生知識儲備不足,在制作微課視頻時,教師需要通過字幕引入“穿白衣服的女人”“醫生”“你想要……嗎?”等漢語提示,以此幫助學生理解微課中的對話內容。綜上,通過科學開展備課,教師可以準確設計單元主題語境,并通過微課視頻中的對話、視頻以及簡要的漢語提示幫助學生快速融入單元主題語境。
(二)分享單元導學案,串聯單元知識內容
在利用微課導入的基礎上,教師還要注意分享單元導學案。為更好地基于單元主題語境組織教學活動,單元導學案不僅需要引入本單元的語法知識,還要結合微課內容設計思維導圖,指出本單元各板塊知識與微課相關情節之間的關聯,在此基礎上借助知識梳理、練習鞏固等多個模塊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單元知識,透徹理解思維導圖中的信息,實現串聯單元知識的目標。
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 “Our School Life”的教學為例,在圍繞“This is a new term——Our school life”這一單元主題設計導學案期間,教師可以結合微課視頻設計單元思維導圖。微課視頻以Kangkang和Jane為主人公時,教師可以結合對話內容和教材中的文字設置“How do Kangkang usually come to school?”“What are the students doing?”“Kangkang and Jane's school life.”三個主要分支,教師要將各個分支對應的教材內容填寫到分支中,如在“How do Kangkang usually come to school?”后寫下“Topic 1”,從而使學生意識到自己需要通過細致學習單元內容完成主題語境探究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在思維導圖在中為每一個話題設計例句,從而使學生明確通過單元學習活動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識。最后,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幫助學生系統梳理單元知識。如在Topic 1 Section A 模塊設計期間,引入“on foot”“by bus”“by subway”等短語,并引入“How do you usually come/go to school?”“I usually come/go to school by bus.”等例句,隨后設計相應習題,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知識。綜上,通過科學設計導學案,學生可以在串聯單元知識的基礎上逐步擴充知識儲備,并理解所學內容的主題語境,提升單元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三)采取多種互動形式,提高知識獲取效率
單元主題語境的創設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努力,學生也要參與到單元語境創設環節中,以此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輔助學生快速學習單元知識,并強化其知識理解效果和應用能力,實現加速知識獲取效率的目標。教師可以通過采取多樣的互動形式讓學生參與到單元主題語境的創設環節。
以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1 “Playing Sports”的教學為例,講解Topic 1 “I'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時,教師可以組織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活動,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內容編創對話,完善微課情節。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使其在單元學習期間始終處于單元主題語境中,又可以強化其知識理解和應用能力。為強化學生參與對話編創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引入多種互動形式。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課堂學習時間與身邊同學朗讀教材中的對話,進而使其加深對“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 ‘m going to ...”“Which sport do you like best?”“How often do you...”等重點句型的記憶。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劃分課后學習小組,通過線上生生互動的方式開展短對話練習,進而使學生加深對“go cycling”“twice a week”“be good at”等常見短語的記憶。教師可以以師生交流的方式對學生的練習成果進行肯定,并指出其在交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發音不當、表達過程中存在不自然停頓現象、表情不佳以及語法錯誤等。最后,教師可以在完成本話題內容講解后,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知識編創長對話,將其整理到筆記中。而在講解Topic 2“ I'll kick you the ball again”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續寫上一話題內容學習期間編創的長對話,并通過設計多種互動活動降低知識學習難度,進而使學生進一步感知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
(四)課堂與生活相聯系,強化學生參與意識
在開展單元教學期間,教師要注意建立課堂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全身心融入單元主題語境中。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生活片段、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描述自己的見聞等形式,建立課堂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
以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2 “Keeping Healthy”的教學為例,講解Topic 1 “You should see a dentist.”Section A 相關知識期間,教師可以引入本學期年級學生請假情況,并歸納請假原因。學生可以發現,感冒、發燒、頭痛、咳嗽、腹痛等是常見的請假原因。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導學案、教材以及微課視頻等學習資源,分析使用英語表達身體不適的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歸納“have a cold”“have a fever”“have a headache”等短語。同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向教師請假時可能會發生的對話,從而自然地引入“What's wrong with you?”“You should...”“I hope you'll get well soon.”等關鍵句型。完成基礎知識的講解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配音”游戲,即借助多媒體播放生活中與生病這一話題相關的視頻,讓學生結合視頻中的人物動作和表情設計對話。在“配音”過程中,學生可以進一步感受到所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聯,進而強化學習和練習本課知識的動機,并更好地融入單元主題語境,主動探索與“keeping? healthy”這一話題相關的知識。綜上,通過建立課堂教學活動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可以有效強化學生參與單元知識探究活動的意識。
(五)布置課后探究任務,強化主題探究深度
在結合單元主題語境開展單元教學活動期間,很多學生都會對單元主題產生深入探究的興趣,而教材中的內容不能完全滿足其求知欲。鑒于此,教師要科學布置課后探究任務,從而使其深入探究單元主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發揮單元主題語境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提升的促進作用。
以仁愛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2 “Saving the earth”教學為例,經過單元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部分生態環境問題以及相關英語表達方式,在此基礎上學習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知識。為滿足學生深入探究相關知識的需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布置課后探究任務。如完成Topic 1“Pollution has caused many problems”相關知識的講解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查找生活中常見的環境污染問題,通過多種渠道收集相關信息并進行整合,找出每一個問題的成因及影響,并以表格或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自己的探究成果。而在完成Topic 3 “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相關知識的教學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探究Topic 1 相關信息后繪制的表格進一步收集信息并進行思考,制訂解決問題的方案,進一步完善課后探究成果,并嘗試引入compound sentence等相關語法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探究單元主題相關知識期間,更好地融入主題語境中,并在滿足自身求知欲的同時強化知識探究深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案,基于主題語境開展單元教學活動,借助微課視頻、單元導學案以及合理組織課內外教學活動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單元主題語境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串聯單元英語知識,高效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薛洪玉,施燕容.建構主義學習觀下初中英語單元話題復習模式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12):38-39.
[2]陳雅麗.基于主題語境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實踐[J].英語廣場,2020(30):131-133.
[3]何仁.微課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0):180.
[4]于鳳志,曹廣濤,吳潔.主題語境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0(14):198-199.
[5]孫愛華.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J].華夏教師,2020(17):45-46.
[6]王科.提升思維品質的初中英語主題語境閱讀教學實踐探索[J].亞太教育,2019(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