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摘要: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發展思路,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結合專業的就業情況,做好課堂教學優化設計,提升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實現與專業就業相吻合的發展思路,提升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英語;就業導向;課堂優化
前言: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課堂優化方案對課程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教師在課程指導過程中要抓住以就業為導向的整體發展思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堅持從學生專業角度出發、從學生發展角度出發的理念,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斷探索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案,調整和優化現有英語教學的課堂思路,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1]。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必要性
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思路著力于以英語專業教學為主,在發展過程中通過英語專業性的拓展實現知識的有效學習,但這種思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在教學中英語以知識為主忽視了學生不同專業的發展需要,英語與其他學科、學生就業的聯系比較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是很高。
職業教育改革以來以就業為導向成為了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思路,高職英語應積極結合不同專業的學生發展實際,從教學專業性發展的角度出發突出以就業為導向的理念,在發展實施過程中不斷探索符合學生學情的英語教學策略,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需要開展教學優化和設計,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英語教學內容[2]。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課堂優化思路
1明確英語課堂教學目標
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課堂優化應明確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結合不同專業的特性進一步對教學目標實現優化,在常規的知識目標基礎上增加專業目標,使英語課堂教學更貼近專業性的需要,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目標的明確要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體現英語教學目標的專業性和實用性,促進學生職業就業能力的發展。明確英語課堂教學目標要求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中要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情況優化教學目標,突出不同專業的特性,如在護理專業教學中,英語課堂教育目標除了以英語基礎知識為主以外還應增加護理專業的教學目標,即增加護理學的英語知識、英語場景,在專業學習中掌握護理學的英語學習內容,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專業性和職業特性。此外明確課程教學目標除了從交際性的角度出發以外還應對英語的語言技能目標進行一定的設定,如何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的英語職業目標設定除了可以從交際性的角度與其他人一起進行交流以外還需要掌握不同英語在商務英語和日常英語的不同,通過不同性的分析幫助學生認識到職業英語的不同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提升目標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明確英語課堂教學目標對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具體設定過程中還需要教師根據不同專業的需求開展英語目標的設定和新的規劃,進一步突出職業性質。
2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關鍵在于結合具體的就業職業環境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英語教學場景,著實突出職業教育的屬性。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職業發展的特性和專業內容進行積極的創新,利用模式創新幫助學生融入到職業教育體系當中[3]。創新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要求高職英語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要進一步的豐富課程教學模式,通過模式創新實現英語知識有效教學。模式創新的思路有很多,如教師可以采用微課的方式進行教學,如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由于缺乏土木工程的了解,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很難將英語的單詞與土木工程專業的內容相結合,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被動性和局限性,因此在課程指導過程中通過微課的教學設計可以將土木工程的內容與學生學習相結合,實現知識的有效應用,提升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創新課堂模式對提升學生就業意識非常重要,在具體課程指導中教師的課堂模式的選擇要貼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性的模式內容,積極采用電子白板、微課、慕課等模式實現課程設計與優化。
3發展英語課堂職業內容
英語課堂教學內容突出職業性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思路。高職英語教學涉及聽說讀寫等各方面內容而各專業在英語學科的內容和要素的選擇也有所不同。基于英語課堂職業性的發展要求,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做好英語課堂職業內容的拓展工作,結合不同專業的發展特性進行積極的指導,實現知識的有效應用。發展英語課程職業內容是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專業性的角度出發,通過課程設計的方式突出職業屬性,實現知識的有效學習,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商務英語專業教學中英語的專業教學可以與聽說讀寫等內容結合在一起,拓展職業內容,在聽說方面主要是鍛煉學生的口語和聽力,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商務英語的對話場景,在場景中學生需要以客戶和供應商的角度開展商務會談,在會談中強調英語知識的專業性,包括如何報價、如何溝通等,在溝通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英語商務學科的內容;在寫作方面可以讓學生鍛煉商務報價信、商務邀請函等問題的寫作,在閱讀方面則鍛煉學生的產品說明書、英語商務合同等內容,通過拓展內容的方式提升英語課程的專業性,實現知識的有效應用。總之發展英語課堂職業內容對高職英語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在發展過程中教師將職業內容與英語聽說讀寫結合在一起,實現了知識的有效學習和應用,對學生職業就業能力提升產生了積極作用。
4改革英語課堂教學評價
改革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是以就業為導向的重要思路。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中除了以英語知識性的考核內容以外還應增加職業的評價內容,通過多元評價的方案助力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實現知識的有效應用。改革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是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思路。高職英語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評價體系需要打破傳統以學科成績+日常表現為主的評分模式,在課程指導過程中突出課程教學評價的內容和優勢,實現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如在專業基礎板塊,教師的評價不能以紙面成績為主而是要融合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等四部分的內容,將綜合評價轉為分項評價的方式,在學生的日常表現環節也不能單純以學生的出勤率為主而是要以學生在聽力、口語等方面的表現為主而且還要根據不同專業的內容進行不同的側重,如旅游英語等專業強調聽力和口語、商務英語專業則強調閱讀與習作、土木工程強調閱讀,通過不同側重改革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實現英語課堂職業教育改革。
總結: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發展符合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思路、符合高職生的英語學習特點和專業發展的需求,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應堅持優化課程內容,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案,優化現有課堂內容,提升高職生的專業性和職業發展性。
參考文獻:
[1]陳曉紅,蔡宗朝.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實踐與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29(10):90-95.
[2]譚潔.信息化背景下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2021(27):75-76.
[3]黃娜.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探究——以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21(0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