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琴
摘要:問題學生是指由于受到家校社會多方面消極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在思想,心理等多方面出現問題,“三觀”出現偏離的學生,其主要表現體現在思想品德方面,因而問題學生不同于學困生。小學學生處于三觀形成時期,中學學生處于青春發展時期,叛逆期,因此教師怎樣有效轉化問題學生,可以既不讓學生影響正常的教育工作開展,又可以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確是一個難題。本文就問題學生形成的原因以及轉化問題學生的有效方法展開論述。
關鍵詞:問題學生;成因;有效方法
引言:問題學生大致可以分為五類:行為習慣型問題生,厭學型問題生,心理行為型問題生,品德型問題生,好學生型問題生。并且,青春期的學生大多心理脆弱敏感,經不住誘惑打擊,容易走偏路。因此,教師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學生的教育問題,必須具有針對性,有耐心,日常要留意學生的異常行為,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引導,避免學生偏離人生重要航道,為國家的未來培育新青年一代。
一、分析問題學生形成的原因
一方面是家庭問題因素的影響。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單親家庭”家長不負責任,學生缺失家庭教育,父愛母愛;“過失家庭”家長行為不檢點犯罪入獄,大多這樣的學生會性格內向,甚至產生不良心理因素;“留守兒童家庭”學生疏于引導,性格容易自私膽小,孤獨封閉;“家庭教育不當”因素,如逼迫學生學習,為學生報很多輔導班導致有很大的精神心理壓力,身體負擔,或者是家長不正當行為示范,導致學生價值觀錯位等等。另一方面是學校和教師問題因素的影響。教師不能夠充分理解學生的真實行為意圖,一味發火指責學生,懲罰學生利用低級抄課本的方法,反增學生厭煩,并且教師疏于對學生情感輸出,心靈交流,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校校規校紀松散,校園暴力現象頻出,校風不正,學校領導不管不顧,職責疏漏。
二、探究轉化問題學生的有效方法
2.1學會尊重學生,與學生心靈交流
教師在教育引導問題學生時,一定要有耐心,尊重學生的自尊心,避免出現過激言論,觸發學生的敏感點,導致學生心理防線崩塌。并且教師可以利用新穎獨特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日常給予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導向,甚至可以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培養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成為學生們的朋友,心靈導師,讓問題學生感到可以被理解被信任,愿意主動與教師交心互動,走出心靈創傷,改正品德行為。并且教師在清楚學生的具體問題后,要主動經常找學生談心,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學會調整自己的錯誤行為,突破自我,走出瓶頸。
比如說有的教師只專注于教學教研,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性格習慣,一概不知一概不問,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隔閡,教師疏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價值觀引導,這樣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而且學生也會感到課堂內容無聊,沒有課堂參與感。教師不了解學生,不知道學生的敏感點,可能會無意間觸犯學生的自尊心,不清楚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部分學生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因此,教師必須與學生經常談心,才能了解學生獨特性格特征,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2.2針對不同類型問題學生,對癥下藥
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學生們的行為,針對不同類型的問題,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教育引導,甚至可以將具體的教育措施細化到每個問題學生,教師教育問題學生要像細心的園丁一樣,針對不同的花施不同的肥,這樣整個花園的花材都能茁壯成長。并且教師要主動了解問題學生的家庭狀況并且可以上門家訪,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與家長共同作出改變,讓問題學生可以感受到家長教師對自己的善意,帶給自己的溫暖。
比如說針對行為習慣問題學生,教師要做的不應該是一味指責學生,而是要讓學生認清自身問題,幫助學生擺脫錯誤的行為習慣。針對這一類學生講大道理,往往是沒有用的,習慣不是一時就能養成的,而是日積月累慢慢形成的,習慣問題大部分根源都在家庭教育的失誤。解決這種問題學生,最重要的是需要教師和家長溝通,家校合作,教師也可以為家長出招,探究出針對性的方法來教育學生,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2.3表揚激勵學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教師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都要努力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毫不吝嗇的給予鼓勵贊賞,讓學生心里明白有人欣賞我,我也很不錯,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探索個人潛能,幫助學生發展興趣愛好,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空間施展自己的才華,術業有專攻,相信學生憑借自己的潛力和努力將來一定會在這方面發光溢彩。
比如說針對一些基礎比較差,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或者是一些心思敏感細膩的學生,教師要耐心仔細觀察其行為特征,制定針對性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避免其產生厭學,自卑情緒,整頓班級風氣,避免學生受到校園暴力,不斷發現學生身上無論是哪方面的閃光點,并多次當堂表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開拓潛能,樹立榜樣,建立夢想,提高學生自信心,讓學生看到希望的光芒。這樣,學生不僅性格上會變得積極陽光,行為上也會變得規范上進。
結束語:綜上所述,問題學生的根本有效轉化需要家長,學校,教師三方面共同配合,尊重學生,激勵學生,再給學生溫暖與關心,幫助他們走出心靈的陰霾。教師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針對不同問題學生轉變多種教育方法,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幫助學生擺脫問題,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擺渡人,為我國青年一代的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劉公哲.轉化“問題學生”的有效方法探析——以學生小Y的轉化為例[J].廣西教育,2022(01):38-40.
[2]趙坡.問題學生形成中的同伴因素[J].新班主任,2019(0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