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
摘要: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目的是為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了讓自身會計專業的人才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需要提高對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視。明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過于重視理論知識學習以及缺少實踐機會等,通過發揮人才培養優勢、采用仿真情境教學手段以及提高師資力量等方式,加強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度落實,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從而讓高職院校的教學實力得到增強。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人才培養體系
社會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同時各領域的發展呈多元化趨勢。為了各行業發展擁有堅實的人才基礎,需要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社會職能,尤其在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改革工作的認識,與大數據技術進行有機結合,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1.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1過于重視理論知識教學
在教育行業改革工作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部分高職院校在實際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依然存在過于重視理論教學的問題。雖然部分教師能夠保證理論知識教學的完整性及系統性,但是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作用,導致實踐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開展和落實。雖然部分教師在教學方案中,包含與實踐教學相關的規劃和內容,但是缺少與企業的合作和溝通,僅依靠自身的經驗及理論基礎開展實踐教學工作,致使學生很難直觀的理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整體流程以及會計工作的重點。
1.2缺少專業技能訓練及實踐機會
在新時期的發展進程中,部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缺少專業技能訓練和實踐的機會,導致學生很難對未來工作崗位的流程進行了解和掌握。雖然部分學校針對會計專業有實踐活動的安排,但是缺乏合理性,同時由于教學資源的缺乏,使得很多工作出現嚴重的形式化,無法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除此之外,部分高職院校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缺乏全面考慮,教師的技能不能很好的滿足學生的專業需求,并且部分教師存在職業道德問題,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存在不利影響。
2.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深化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的有效對策
2.1充分發揮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
高職院校在開展會計專業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加強與當地企業的有效溝通和交流,同時認真分析當地經濟發展趨勢和走向,將不同地區的政策及會計專業現狀作為主要基礎,通過與實際需求的有機結合,合理調整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與此同時,做好市場變化的實時跟蹤和調查工作,讓崗位能力得到突顯,樹立正確的學習及發展理念,為學生創造更多進入企業實習的機會,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并提高對信息技術的重視。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需要研究學生的執業能力,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對教育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同時將以上內容作為重要基礎,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融合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2.2采用仿真模擬的方式開展實驗實訓教學
為了讓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技能,需要組織開展相應的調研活動,同時合理明確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以及專業課程等內容,并加強與企業基本需求的深度融合,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及個人能力能夠符合企業的標準,并讓學生具備更強的崗位適應能力。采用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的教學形式,可以完成實訓基地的建立,將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與會計相關崗位的內容作為參考依據,為學生創設仿真模擬環境,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感受職場工作氛圍,通過有效的技能銜接,為企業輸送更多的復合型人才,使得學生就業問題及企業高端人才聘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2.3不斷創新及豐富學習方式
通過對企業基本要求的分析,高職院校可以在自身的會計專業課程設計中融合相關法律知識,研究項目的專業特點,通過對不同學生運動性、記憶性以及社會性等特點的分析,有針對性的構建教學情境,讓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擁有更強的積極性。與此同時,需要加強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建設,通過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并且對微課以及PPT等進行充分利用,讓學習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提升會計專業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熱情,從而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崗位技能具備更加熟練的掌握。
2.4打造一支先進性較強的教師隊伍
為了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高職院校應該組建專業指導委員會,主要由高級技術及技術專家構成,讓會計專業的實際教學工作能夠得到正確指導,進而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需要為優秀的教師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同時不斷擴展教師隊伍的晉升空間,并對合作企業的發展形勢進行實時掌握,讓專業知識內容得到有效分析,知識結構體系得到合理構建。高職院校還可以聘請行業內的專家走進課堂教學中,分享自身的求學及工作經歷,提高對青年教師培養的重視,激勵青年教師考取專業相關的資格證書,讓會計專業的整體教學水平得到提升。教師還應該加強對現代化教育方式的分析和利用,讓會計教學改革工作不斷得到落實和強化。
3.結語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很多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滿足新時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人才的定向培養,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在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強的崗位適應能力,需要合理設置實踐以及實訓內容,與當地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建設實訓基地和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操作的機會,通過對未來職業的了解,做好發展規劃,使得自身的實際價值得到充分體現。
參考文獻
[1]方朝慶,榮加超.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納稅,2017,(05):39.
[2]戚麗霞.淺析"互聯網+"時代下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納稅,2019,13;247(31):171.
[3]黎日環. 大數據時代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改革的探求[J].現代經濟信息,2017(11):479
[4]陳錦華.基于大數據的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創新探究[J].科技經濟市場,2020(9).
[5]林功.大數據時代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發展的路徑分析[J].納稅,2019,v.13;No.244(28):119-120.FD0790D6-C31C-4436-BDB3-2FCFDD3B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