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政教育的展開與學生管理有著密切聯系,所以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對學生管理的實施方法進行調整,然后在思政教育活動中應用良好的管理理念,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本文就如何有效展開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進行疼痛,以期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思政教育;協同實踐
學生管理工作在高職院校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是能夠對學校以及學生起到積極作用。學生管理工作的本質是教育、規范、引導、服務學生的過程,所以高職院校融合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是能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的雙重進步。而且兩者融合是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唱著,進而為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需要相關工作者給予足夠重視。
1.高職院校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現狀
1.1不健全的學生管理制度
多數高職院校在制定學生管理規范時,并沒有對學生的需求進行充分了解,而且部分管理制度超越了法律范疇,從而為學生帶來極大壓迫感,容易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甚至會有意去觸碰學習管理條例與制度。
1.2學生管理工作缺乏足夠重視
高職院校屬于高等教育,其學生基本成年,已經有著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所以教師在對學生管理時,會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性,而將管理工作的重心側重于教學任務與教學工作[1]。而且許多教師認為學生管理工作屬于高職院校專職管理部門的事情,并沒有充分理解育人意義與教師義務,所以并沒有做好學生管理工作,通常只是利用課外活動表現與學習成績結果來對學生進行評判,這種完全放手的管理方法無法掌握學生真實狀態。
1.3心理健康問題普遍存在
高職院校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有著較強的個人意識,所以缺乏集體服務精神與責任意識。除此之外,城市學生與農場學生的差距感、社會越發嚴格的畢業要求等因素會給學生帶來巨大壓力,這些壓力會影響到學生心理健康,如果沒有及時疏導,則容易讓學生產生偏激行為[2]。高職院校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沒有真正了解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所以會導致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無法落于實處,對學生也沒有想要的關懷。
1.4學生思想覺悟不足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信息技術得到高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不斷拉近,再加上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各種思想在網絡上快速傳播開來,從而會影響到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其思維方式也會由此產生變化。不良思想不僅會沖擊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還會造成傳統道德的缺失,進而導致我國社會的主流觀念產生變化,會對社會穩定帶來不利因素[3]。高職院校在各種思想文化的包圍下很難產生正確的政治覺悟、政治判斷,并且還會導致內心正義感的消失,使得多數學生更重視自身利益,無法對思政教育所傳授的內容產生認同感。
1.5思政教育模式落后
就目前而言,我國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依舊是以課堂教學為主,通過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這種方法枯燥、單調,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與興趣。除此之外,高職院校所設置的思政課學分較低,所以教師與學生均未重視思政教育,使得思政教育工作只是浮于表面,并沒有真正落實,學生難以對思政教育知識內化與升華。
2.高職院校開展學生管理與思政教育的協同策略
2.1充分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
想要融合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高職院校就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在開展各項工作時,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同時還需要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將學生的獨立水平提升,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對身邊的事物進行獨立思考,并對其進行判斷。
2.2實施多樣化教育模式
高職院校在融合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時,需要讓學生充分認知到自身對于社會的整體發展作用,從而幫助學生產生強力社會責任感。高職院校利用多樣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來激發學生的思政教育學習興趣,并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展開時學生的配合程度,不僅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4]。學生通過多樣化思政教育模式來提高思政覺悟,是能夠將自身的行為模式與思維模式提高,使其科學化。學生科學化的行為模式與思維模式是能夠使得高職院校更好的管理學生,使得學生能夠自覺遵守告知院校管理條例。
2.3構建多元化校園文化
校園環境對思政教育與管理工作的融合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需要將學生管理工作、思政教育融入到校園環境中,不僅能夠烘托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底蘊,同時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行為與思維,使得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校園氛圍中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有助于學生成為社會有用人才。
2.4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通過網絡技術與平臺有著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廣等特點,高職院校是能夠將其充分利用,以此來傳播思政教育內涵,不僅方便學生接受思政教育,同時學生在網絡中也更容易接受思政內容[5]。而且現代信息技術是能夠幫助高職院校更好的管理學生,可以鼓勵學生在學校開設的網絡平臺上發言,從而更好的掌握學生內心想法,進而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務。
2.5重視學生心理問題
高職院校可以開展心理調查服務、設置心理咨詢室等,以此來及時分析學生心理問題,并為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來解決、消除學生心理壓力與問題。同時高職院校還可以開展各種活動與技能比賽,使得學生在自我展示中獲得自我定位與成就感,并提高學生的配合度,有助于落實學生管理工作與思政教育。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教育體制也在不斷變化,其中高職院校是教育行業重要組成部分,其思政教育與學生管理被社會各界廣泛重視,將兩者融合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祥至. "課程思政"促進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教育管理的應用研究——以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現代職業教育,2021(1):74-75.
[2] 白燕梅.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及學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措施探討[J]. 中外交流,2020,27(11):17-18.
[3] 鄒海天. 探析高職院校輔導員如何有效將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管理[J]. 人文之友,2021(3):195-196.
[4] 金雷. "學習強國"平臺融入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踐探索 ——以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科教導刊,2021(10):82-84.
[5] 嚴芳.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在學生管理中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 文存閱刊,2019(18):173-174.
作者簡介:劉磊(19831115).男.漢族.四川南部縣.本科.講師.學生資助.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