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文
摘 要:自從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我國高校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高校在開展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鋼琴彈唱等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且音樂專業學生需要具備的重要實踐能力之一就是彈唱能力。為了滿足音樂專業學生對音樂教學活動的需求,提升學生的鋼琴彈唱水平,高校和音樂專業教師需要高度注重學生鋼琴彈唱能力的培養。因此,對高校音樂專業鋼琴彈唱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提升學生鋼琴彈唱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校;音樂專業;鋼琴彈唱
注:本文系南昌師范學院校級課題“多元文化視域下的地方高校鋼琴教育模式的建構研究”(19RWYB06)研究成果。
高校對音樂專業學生進行鋼琴彈唱能力的培養,可以滿足學生對音樂實踐活動的需求,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鋼琴彈唱能力,提高音樂活動的效果,提升學生的彈奏與演唱水平,使學生實現全方位發展。然而,在培養學生鋼琴彈唱能力的過程中,部分高校依然存在教學活動單一、教學體系滯后等問題。因此,為了解決學生鋼琴彈唱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高校必須全面探究音樂專業學生鋼琴彈唱能力的培養路徑,為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高校音樂專業鋼琴彈唱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滿足學生對音樂實踐活動的需求
當前,高校應在音樂專業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鋼琴彈唱能力,這不僅是音樂專業學生培養的最終目標,也是滿足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培養需求的必然方式,還有助于滿足學生對音樂實踐活動的需求,提高音樂專業的教學效果。在音樂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鋼琴彈唱是教師普遍運用的形式之一,特別是對中小學音樂教學來說,音樂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就是鋼琴彈唱能力。鋼琴彈唱不僅可以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而且還能增強教師教學的感染力,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在開展音樂表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發揮鋼琴彈唱的優勢,并使鋼琴彈唱逐漸成為人們比較歡迎的一種音樂表演形式。鋼琴彈唱本身具有高雅的特點,可以很好地對聽眾進行熏陶、引導,還能實現演唱和彈奏的結合,引發聽眾的情感共鳴。因此,高校應在音樂專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鋼琴彈唱能力,在滿足學生個人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還要滿足學生對各類音樂實踐活動的需求,從而為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彈奏與演唱水平
高校培養學生鋼琴彈唱能力,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鋼琴彈奏和音樂演唱水平,這主要是因為鋼琴彈奏和音樂演唱教學是學生鋼琴彈唱能力培養的主要方式,并且學生鋼琴彈唱能力的培養又綜合了鋼琴彈奏、音樂演唱等方面的教學,既可以提升學生的鋼琴彈奏和音樂演唱水平,又能夠間接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素養。在實際教學中,音樂專業中的鋼琴演奏和音樂演唱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二者相互促進。鋼琴演奏教學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音樂演唱的節奏和音準,提升學生的音樂演唱水平,而學生在音樂演唱的過程中可以掌握音樂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從而將情感運用在鋼琴演奏中,使鋼琴演奏的層次感更加豐富。因此,對音樂專業學生的鋼琴彈唱能力進行培養,可以推動學生鋼琴演奏和音樂演唱水平的顯著提升。此外,在培養學生鋼琴彈唱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學習課本知識之外,還要使學生掌握更多課本之外的內容,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推動學生音樂水平的提升。
(三)有益于增強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的音樂專業教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改變了原有的音樂專業教學形式,并將音樂專業教學與其他學科內容相結合,為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比如,教師可以將音樂專業教學知識和鋼琴教學知識相融合,以促進學生對鋼琴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在鋼琴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音樂專業教學的優勢,將鋼琴教學內容、彈唱教學內容引入課堂教學,在注重強化學生鋼琴彈奏技能的同時,大力發展學生的音樂演唱能力,以提高學生的視唱和識譜能力,推動學生學習能力的創新發展。同時,教師還需要加強鋼琴演奏教學和音樂演唱教學之間的有效配合,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協調能力和創造能力。從現有鋼琴彈唱的主要形式來看,學生需要有效地協調自己的手、口、眼,以增強鋼琴演奏和演唱方面的協調性,突出音樂表演的藝術性,從而強化音樂藝術素養,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高校音樂專業鋼琴彈唱能力培養中
存在的問題
(一)鋼琴彈唱教學活動形式單一
教師需要結合音樂學科教學的相關要求,重視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然而,在高校教育涉及范圍更加廣闊的今天,部分高校依然存在學生整體專業素質有待提高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未能結合學生在音樂基礎程度方面存在的差異,且存在理論和實踐教學相分離的現象。雖然有部分高校會開展音樂專業的鋼琴彈唱技能教學活動,但教學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只是片面地引導學生認識鋼琴彈唱,未能全面綜合地分析鋼琴彈唱技能,甚至部分學生在音樂專業學習中從未接觸過鋼琴彈唱,導致學生鋼琴彈唱能力的培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同時,近些年來,部分高校的教學模式比較滯后,大多單純地借鑒和照搬音樂類院校的教學模式,比較重視對學生的單項技能進行培訓,未能全面發展學生的鋼琴彈唱能力。因此,音樂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中不僅會出現偏科的問題,而且還難以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意識,缺少鍛煉鋼琴彈唱能力的機會,從而逐漸失去學習鋼琴彈唱的興趣,使整個教學活動在開展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二)音樂教學體系滯后
在音樂專業學生的鋼琴彈唱能力培養中,高校需要具備完善的音樂教學體系,這對促進音樂專業教學與學生鋼琴彈唱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高校要確定教學體系和教學目標,完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為促進學生鋼琴彈唱能力的培養提供更大的空間。然而,當前部分高校的音樂教學體系并不健全,教學體系相對比較滯后,缺少學生鋼琴彈唱能力培養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和相關課程,從而無法達到有效開展課程教學和能力培養的目的。換言之,很多高校在音樂專業課程教學中缺乏對學生鋼琴彈唱能力培養的重視,缺少鋼琴彈唱教學內容,尚未全方位、立體化地對教學活動、內容制定過程進行綜合考量,相應的課程體系不夠合理和科學,并且課程體系中缺乏學生鋼琴彈唱能力培養的教學體系或知識內容。因此,這不僅不利于音樂專業學生音樂學習效果的提升,而且還不利于促進高校鋼琴彈唱技能培訓活動的實施和開展。
(三)忽略了對學生鋼琴彈唱素養的培養
目前,一些高校對鋼琴彈唱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對學生的鋼琴彈唱素養和能力的培養有所缺失,大多數學生的鋼琴彈唱技能亟待提升。學生之所以在鋼琴彈唱環節的表現效果不理想,是因為學生不能同時完成彈奏和演唱兩種動作,導致彈奏與演唱相脫節。還有少部分學生在鋼琴彈奏中出現音律不協調的問題,彈奏和演唱的時間跨度不在同一時間間隔內,從而制約了學生實際學習效果的提升和能力的發展。在音樂專業教學中,一些教師比較重視學生演唱音準水平的有效發揮,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彈奏與演唱之間的協同,進而當歌曲演唱缺少旋律伴奏時,學生就無法有效地掌握自己的音準,出現跑調的情況,無法將自己的真實水平發揮出來。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鋼琴彈唱能力的發展,教師需要提高學生有效把握歌曲整體音調、旋律的能力,帶領學生更好地進行演唱,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減少彈奏的盲目性,從而使鋼琴彈唱過程更加平穩、和諧。
三、高校音樂專業鋼琴彈唱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組織多樣化的鋼琴彈唱技能教學活動
首先,在通過技能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注重整體把握學生的鋼琴彈唱能力培養之外,還要兼顧學生的演唱。當前,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活動的開展通常會出現許多問題,進而導致教師無法完成教學任務與實現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可以按照教學實情、教學成果,提升教學技能,調整教學策略,改善學生鋼琴彈唱技能的培訓方式,為學生更好地進行技能訓練提供保障。比如,教師可以有選擇性地組織教學活動,注重鋼琴基礎課程的課時安排,加大對學生鋼琴演奏能力和樂感的培訓力度,進而使學生在掌握相關演奏技能的基礎上,提升對旋律、樂感的掌握能力,全面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在鋼琴彈奏教學中融入鋼琴彈唱技能培訓內容,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技能教學活動的效率和技能培養在教學中的滲透效果。
(二)構建完善的音樂專業課程體系
為了培養學生的鋼琴彈唱技能,高校需要合理設置和構建音樂專業課程體系,并且融入鋼琴彈唱教學的相關內容,加強學生鋼琴彈奏和演唱等方面的教學。在音樂專業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鋼琴彈奏和演唱的知識滲透到課堂教學中,設置鋼琴彈唱教學活動,加強對專業演唱知識、彈奏技能的講授,使學生可以掌握演唱技巧及鋼琴彈奏技能,從而更好地展現自己的彈唱能力,提高學習效果。此外,在課程體系建設中,高校還需要設置學生鋼琴彈唱技能培訓課程,向學生講解正確的鋼琴彈唱姿勢,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規范彈奏動作,讓學生在訓練和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四肢協調能力。同時,音樂專業的教師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鋼琴彈唱技能,除了要將演唱部分課程的教學作用發揮出來之外,還要加強鋼琴演奏教學,糾正學生的演唱知識,訓練學生的發音部位,使學生在身體協調配合的過程中提升鋼琴彈唱能力,為學生更好地進行音樂專業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加強學生鋼琴彈唱能力與素養培養
在新時代,許多音樂教育方面的專家和學者認為,加強音樂集體教育活動氛圍的建設,構建和諧的音樂情境與教學環境,能夠促進音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并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的現實作用。首先,教師需要做好音樂基礎課程教學,還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出發點,加強對學生鋼琴彈唱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養。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應合理把控音樂專業課堂教學的節奏,正確運用音樂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鋼琴彈唱學習效果的提高。在使用全新教學形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方法,營造鋼琴彈唱知識學習的氛圍,加大學生彈唱技能訓練力度,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再次,教師可以通過網絡素材、課件等豐富音樂專業學生的學習內容,鼓勵學生結合鋼琴彈唱教學視頻、網絡素材進行學習,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教師還可以結合音樂專業知識和教學要求,明確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引入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通過鋼琴彈唱提高學習效果。
(四)合理運用經典鋼琴曲目開展彈唱教學
為了實現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效果最大化,在培養學生鋼琴彈唱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運用和引進經典鋼琴曲目。學生對經典鋼琴曲目更加熟悉,且對這部分音樂作品的認知及理解也相對比較深刻。因此,將經典鋼琴曲目融入音樂專業學生的鋼琴彈唱能力培養過程中,能夠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及主動性,切實提升學生的鋼琴彈唱能力和水平。同時,教師要牢牢把握鋼琴彈唱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以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和要求為基礎,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彈唱能力。教師在引進經典鋼琴曲目的過程中,要合理地選擇曲目,以教育目標、學生的興趣及能力水平為基礎,對曲目加以考量,從而使學生鋼琴彈唱能力培養的成效更為顯著。
(五)注重視唱練耳訓練與鋼琴彈唱的有機整合
眾所周知,在高校鋼琴彈唱教育實踐中,通過視唱練耳實踐訓練活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識譜彈奏與音準把握等能力,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與音樂節奏感。如果學生在視唱練耳實踐訓練中未能達到預期水平,則不利于鋼琴彈唱能力的提升。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在音準把握、識譜能力與音樂節奏等方面的能力并未達到既定的鋼琴彈唱標準和要求,從而給音樂綜合能力及素養的全面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針對該問題,教師應在鋼琴彈唱教育實踐中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將鋼琴演唱教育和視唱練耳實踐訓練進行有機整合,面向學生開展綜合訓練。在視唱練耳實踐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不斷訓練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能力,不斷完善學生的音樂理論體系,從而為鋼琴彈奏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加強學生的節奏感訓練,不斷提升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整體把控能力,并在視唱練耳實踐訓練中,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及鑒賞能力,從而推動學生在鋼琴彈唱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四、結語
目前,為了落實學生的鋼琴彈唱能力培養工作,高校需要引導學生在音樂專業學習中鍛煉鋼琴彈奏技能,嚴格遵循鋼琴彈唱的核心原則,組織多樣化的彈唱技能教學活動。同時,高校還要完善音樂專業課程體系,將學生相關技能和能力的培養融入課程體系,加大對學生專業能力和素養的培養力度,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技能,提升個人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筠筠.高校音樂專業鋼琴彈唱能力培養方法解析[J].北方音樂,2018(24):169-170.
[2]周新慧.關于提升高校音樂師范生鋼琴彈唱技能的實踐探究[J].北方音樂,2019(24):121-122.
[3]羅穎馨.基于教師資格考試背景下的高職音樂專業學生彈唱能力的培養研究[J].藝術評鑒,2020(18):95-97.
[4]曹亮.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彈唱的誤區及教學改革研究[J].藝術評鑒,2017(18):84-85.
[5]魏鸝嬈.要提升高校音樂師范生彈唱技能的實踐探究[J].音樂創作,2018(4):165-166.
作者單位:
南昌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