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花
摘要:道德與法治課與中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密切相關。如果能將兩者深度融合,就能在德育課堂上有效地開展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并取得良好效果。中學不僅是人生的叛逆期,也是學生形成良好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初中班主任要通過將道德與法治課與班主任工作的結合,對學生進行法治和道德教育,使他們自覺樹立道德和法律觀念。
關鍵詞: 道德與法治;班主任工作;融合
德育與法治教育是中學生的基礎教育。在承擔著更多道德教育德法知識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創新精神是當務之急。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性人才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培養具有良好道德法律地位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創新人才,不僅是國家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綜合必修課。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管理工作時,需要將工作與教學有效地融合。
一、注重教學理念,激發學習興趣
觀念是行為的靈魂,創新的先導。教學理念對教學具有指導和引導的作用。德法教育還沒有擺脫應試教育,正式轉向教養教育。但是,新的教育課程要求將德育法治教育應用于學生德育法治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因此,必須盡快轉變教育觀念。這是以人為本的教育觀。班主任需要關注學生在綜合教育活動中的情感變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樹立教書育人的新教育理念[1]。班主任可以在綜合里導入情境教育,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促進他們的學習和身心健康。使學生充分感受生活與主體的密切關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講到“ 和朋友在一起 ”一課時,教師首先會問“朋友是什么?”然后讓學生舉現實生活中朋友的例子。也有學生認為:“我們每天在一起的時候,如果能分享一切的話,我們就是好朋友”[2]。在這樣的教學基礎上,班主任可以結合班級人際的實際情況,對學生展開班級友誼案例的分析。這樣的教育引導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創造性思維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也得到了訓練。因此,班主任所運用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手段需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此就需要在講課前充分準備,達到道德與法治教學與班主任工作融合創新的目的。
二、把學到的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班主任可以結合班主任工作與道德和法治的教學,注重教學知識的實施方式和方法,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實施方式滲透到學生的眼中。將這些有機地聯系起來,學生可以產生較多的熱情。班主任可以讓授課的內容盡量貼近生活,并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可以考慮問題,對教科書的知識加深理解,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
例如,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當涉及到“中學時代”的課堂時,要根據班級的授課情況,要抓住機會。班主任可以在學生們剛來到學校的第一天,將“如何看待中學時代”這個問題拋出,引導學生回答,這樣學生的感覺和想法,可以明確的表達出來。學生們對未來的中學生活能夠有一定的認知,并且對未來的學習充滿期待。經過提問,可以發現有的學生認為小學畢業是學生職業生涯的一個階段,進而會在初中和高中更加努力[3]。另一些學生在進入新環境的時候會感到困惑。此時,班主任可以通過組織學生互相介紹,加深學生對彼此的印象,使學生的關系越來越好。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本相關知識的記憶,還可以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提高學生在交際過程中的參與性,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學生必須在熟悉相關的生活中才能感知到課本上的知識。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家長,在家里和學校共同創造更多相關的生活環境,結合教科書,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為人處世的真正意義,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斷前進。充實自己,激發學習興趣。
三、更新教學手段,創新師生關系
班主任應該重視提升自己。教育創新是德育法治教育全過程的重點,但教育方法不能一成不變。班主任應該根據具體的教材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保持課堂的魅力。創造生活環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演講、漫畫、素描、課件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既能引導學生的思維,又能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時代的潮流[4]。
比如,在課堂上,班主任讓學生通過不同的事件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班主任舉例引導學生:某天,和家人一起外出郊游,自己是怎樣的歡呼雀躍呢?比如考試不及格,被母親批評時,自己是如何的低落?再比如,和別人生氣時,自己是怎樣的憤怒?等等。讓學生更系統地理解情感這個詞。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思考和探索,學生不僅學會識別情感,還能激發學生在課堂上思考,真正突破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效。總之,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方法并非一成不變,班主任可以借助各種情境模擬教學結合班主任工作,來真正讓課堂活起來,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探索,使課堂教學更具活力。
傳統教育過分強調“教”的部分,忽視了學生“學”的部分。班主任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只是服從,這種關系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有時學生會對班主任生產抵觸,學習積極性不高,需要改變教育方法。在新的關系中,班主任和學生是朋友。教育的成功是理解和信任的關系平等的關系在教學活動中,班主任要尊重學生,樹立平等、民主的意識,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合作[5]。最后,以發展為中心,開發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道德與法治內容與實際生活中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學生的學習和班主任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中,班主任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教育方法,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的興趣,刺激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求知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學生的課堂學習,才會有質量的飛躍。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班主任需要重視道德與法治與自身工作的融合教育,在讓學生對生活案例、道德與法治相關內容有了更深刻的經驗后,學生才會為了提高自己,為了向更高的層面發展打好基礎構筑。
參考文獻:
[1]武旭晶. 信息技術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道德與法治課堂運用信息技術發展學生核心素養[J]. ?2020.
[2]賈麗娟. 探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與班主任工作的融合[J]. 中華少年, 2020(1):2.
[3]馬愛軍. 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分析[J]. 卷宗, 2020.
[4]西彬 張.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 教育研究, 2020, 3(7).
[5]覃文華.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與班主任工作的結合效果研究[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