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衛蓉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開始滲透到各個學校當中,并在教育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通過運用電教手段不僅能夠有效的使數學知識更加精簡,并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基于此,本文圍繞電教手段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展開探討,以期為數學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電教手段;小學;數學;應用分析
引言:數學作為初級教育中重要的一門科目,有著一定的復雜性,特鄙視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使其更好的理解數學。而電教手段作為結合多媒體技術的一種綜合性教學手段,兼具傳統教學的優勢與新型教學模式的特點,因此數學教師必須要重視電教手段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并最大化電教手段的應用價值。但在現階段當中,數學教師通過電教手段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依舊存在不足之處,不利于數學教師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而如何有效的處理其中的問題便是數學教師必須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一、電教手段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缺乏同步改革
根據實際的調查情況來看,大多數數學教師普遍存在一種錯誤觀點,即在數學課堂當中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采取電教手段,便等同于教學的整體改革,在應用電教手段時,也僅僅是通過互聯網收集、購買優質的網絡教學資源,并為學生進行講解,但教學手段的改革僅僅是整體教學改革中的一部分,只有在進行教學手段的同時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才能夠使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更加具有匹配性,而數學教師若是不能正確認識到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同步革新的重要性,便易于導致電教教學浮于表面,教學效果也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教師教學過于依賴計算機輔助功能
現階段當中,多媒體技術已經全面滲透到教育領域當中,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也會充分的對其加以利用。但從客觀角度來看,大多數數學教師普遍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的情況,其具體表現為數學教師的教學內容主要通過多媒體技術演繹,即整堂課的教學都有多媒體技術展示課件、動畫、圖片以及視頻,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中的引導者地位被模糊,電教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占比過高,而在此情況下,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便易于受到限制。
(三)電教教學的整體過程較為僵硬
在電教教學模式的背景下,大多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前,都會規劃整體教學環節,并制作相對應的電子課件。但這種方式雖然能夠相對保障教學的完整性,但同時也存在教學整體過程較為僵硬的情況。
二、電教手段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只有學生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感興趣,才能夠自主的參與到課堂當中。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數學教師通常都是采用教師講寫做、學生聽抄看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保障數學教師得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在此過程當中,數學教師依舊占據課堂主體的地位,并不能夠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機會,而學生僅僅是按照數學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學習,不僅易于習慣依賴數學教師的教學,同時還難以有效的激發學習興趣。
而電教手段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能夠幫助數學教師將數學知識更加清晰、直觀的展現給學生的同時,使教學設計更加趣味化,因此數學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電教手段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的應用價值,并以學生的日常生活作為切入點,通過情景還原的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數學教師在開展有關《認識圖形》一課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首先詢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遇到那些圖形,由學生舉手闡述,在此之后,數學教師便可以為學生展示有趣的圖片,并讓學生辨別圖片中都有哪些圖形,以此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1]。
(二)利用電教手段創設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教育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必須要以促進學生智力發展,提高學生數學思維,使學生在提高自身數學知識積累的同時獲得良好的數學情感,以此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教學情境作為應用性強、應用范圍較廣的一種教學形式,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而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通過運用電教手段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情境的創設質量。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在尊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需求的同時設計由淺入深的多層次化問題,以此引導學生不斷的調動自身的數學思維進行思考,進而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水平。
例如:數學教師在開展有關《克與千克》一課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電教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結合日常生活的教學情境。數學教師首先通過電子黑板為學生展示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并以克與千克為單位,標注物體相應的重量,如一袋食鹽大約400克、一包方便面大概105克等,并為學生展示用來稱重的道具,如天平、磅秤、電子秤、盤秤、臺秤、彈簧秤等,在此之后,數學教師便可以為學生展示相關物品的重量關系,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質量單位[2]。
結束語:綜上所述,數學教師若想要更好的在數學課堂教學當中應用電教手段并提高教學質量,便必須要確保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同步革新,正確發揮計算機輔助功能,靈活化電教教學的課程設計環節,同時數學教師還需要利用電教手段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并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以此更好的完成數學教師的家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胡宇. 電教手段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 中國校外教育, 2020(9):1.
[2]頡睿. (2020). 電教手段在小學數學運用題中的教學策略. 中小學電教(教學), No.497(01), 73-74.
[4]耿潔. 電教手段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電化教育,2001,(0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