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勝來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學習習慣;養成
引言
針對剛剛步入小學校園,學習知識的小學生而言,語文教師最為關鍵的教學任務則是糾正學生在知識學習時的不良行為習慣,使學生可以應用正確的學習習慣來進行知識學習,引導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知識所獨具的魅力,只有學生形成了優良的學習習慣后,才可以暢游在語文知識學習海洋之中。由此可見,對怎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習慣展開全面分析,具備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注重課前引導,形成預習習慣
受到以往應試教學形式的嚴重影響,一些語文教師在對學生展開課堂教學環節時,依舊運用灌輸式教學手段,一味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并為高度重視起培育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長期以往,不但無法明顯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效率,同時還難以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1]。但若是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前,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可以有效防止學生在實際學習時,發生手忙腳亂的情況,讓學生高效學習新知,提升其學習自信心,從而使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可以得到顯著提高。
教學案例一:例如,學生在學習《影子》這篇課文時,語文教師可以在正式展開本節知識講授前,要求學生在家庭中預先對本篇文章進行閱讀,并在閱讀時對難點知識進行一一標注,以便于在實際學習時,對這部分知識進行認真聽講。當然在此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確無需耗費大量時間進行預習,將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即可。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教師通過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使學生可以在實際學習時,具有針對性的向教師提出自身質疑,從而真正理解與掌握本節課程的知識內容,及文章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在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時,語文教師應要求家長在旁進行引導,讓學生家長控制孩子的預習范圍,切記不可讓學生瀏覽過多的文本內容,以此控制小學生對于學習的好奇心,使學生可以在第二天學習中,對所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依舊充滿強烈的好奇感,愿意積極、自主的參加到課堂學習之中,如此則可使小學語文教學取得高效開展。
二、安排自主探究,大膽提出質疑
針對語文學科而言,其與理科課程相比較為不同,對其的認知與看法,通常是建立在主觀層面上的,因此,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培育學生大膽質疑的觀念。但小學低年級學生并不懂何為質疑,這時語文教師則應在課堂教學時,為學生埋下質疑的種子,借此為學生發展自身發散思維,打造良好基礎[2]。同時,通過個人性格完善這一角度來看,語文教師也應當注重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質疑精神,并幫助班級性格內向的學生,提高他們的心理素養,加強這部分學生的膽量。
教學案例二:例如,學生在學習《雨點》這節知識時,語文教師在完成本節知識講解之后,應當引導班級學生通過另外一個角度,來對本篇文章進行深入思考。語文教師可以與本篇文章內容相結合,對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如:“同學們,請問你們知道為何雨點會掉落至池塘中嗎?那為什么雨點又會掉落到江里呢?”當語文教師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之后,則會讓學生對知識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理,這時,語文教師則需要迎合班級學生的好奇心,合理引導學生找到此種現象的具體答案。另外,語文教師還應當使學生對知識產生自身質疑,如:“為什么雨必須要落下,卻不能漂浮在天空中呢?”當語文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反面,來對問題進行思考時,則可以發散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在此環節時教師需注意,不可直接為學生公布正確答案,而是應當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究,為學生提供一個方向,使學生對答案進行自主探究。如此,則會讓學生在知識習過程中,得到更多挑戰與收獲,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水平。
三、形成良好的識字、寫字習慣
語文學科是小學的基礎課程,和各科學習之間緊密相連,而識字、寫字是小學語文知識學習的前提,因此培育學生良好的識字、寫字能力則變得十分重要。但因為各學生的學習水平存在一定差異,所以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來對班級學生展開識字、寫字學習習慣的培育,真正意義上做到因材施教[3]。與此同時,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切記不可盲目擴大班級學生的識字量,而是應當依據學生實際學情,來為其布置相應的識字、寫字訓練。由于小學學生的年齡尚小,喜愛游戲是其天性使然,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游戲活動的開展,來對學生展開識字教學,借此緩解低年級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的緊張感,讓學生對知識學習充滿樂趣。
教學案例三,例如,學生在通過拼音文字來認識各類小動物的名稱以后,語文教師則可以在教育教學環節時,帶領學生參加“你說我猜”游戲,要求學生按照自身的喜好,選擇他們所喜歡的動物,并模仿此動物的習慣動作、聲音,來向同學與教師進行介紹,這時,教師與學生則應根據其所描繪的特征,來猜出是哪類動物,拓展有關知識。另外,語文教師也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安排一些競賽,借此調動學生的知識學習興趣,使小學低年級學生可以娛樂中學習知識,在合作中深入思考,借此增添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活力,使學生在內心真正認可與接受語文知識學習。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若是想要學生讓形成一個優良的學習習慣,需要對學生進行長時間的教育培育,因此教師與家長,應當在實際教學與家庭生活中,注重培育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以一個良好的學習態度展開知識學習,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使小學學生真正意義上取得全方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小鳳.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語文學習習慣與興趣的培養探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1(09):61.
[2]顧琴.養成良好習慣,實施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理念下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例談[J].新課程,2021(35):181.
[3]汪曉萍.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J].課程教育研究,2020(1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