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華 于紅茹 梁春莉 胡小鳳
摘要: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依賴于人類的創新與創業,創新與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是關鍵[1]。園藝技術(都市園藝)專業主要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都市園藝人才。《無土栽培》既是都市園藝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也是在都市園藝領域中采用最多的栽培形式和主要的技術支撐。以無土栽培為核心逐層深入構建典型項目、專業技能項目、專業綜合項目和專業創新項目,通過項目教學達到園藝技術(都市園藝)專業學生提升創新創業素質能力的目標。
關鍵詞:創新創業;無土栽培;項目體系;構建
園藝技術專業(都市園藝方向),主要培養知識、能力、素質整體優化、創新與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都市園藝人才[2]。都市園藝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業模式,在我國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相應專業的人才需求缺口較大[3]。這就需要我們要根據‘科技興農、人才興農’的戰略思想,培養一批具有創新創業素質的人才,來確保農業現代化對人才的需求[4]。受傳統觀念影響,學生和家長對學農、務農意愿普遍不高,如何打破人們對這種傳統觀念的錯誤認知,提高農業從事人員的社會地位,突出農業院校畢業生的優勢,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5]。
“二元三體系”是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創造性提出的人才培養模式。項目體系是 “二元三體系”中的一個體系。以提升園藝技術專業(都市園藝方向)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為目標,開發、實施以無土栽培為核心元素的專業項目體系。進而構建出專業特色突出并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前沿性的園藝技術(都市園藝)專業項目體系。
一、開發以無土栽培為核心的園藝技術(都市園藝)專業項目體系必要性
目前園藝技術專業(都市園藝方向)的項目體系中的項目存在系統性不強,與專業相關性不強、項目內容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前沿性不強的問題,這些對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均有不利影響。這就要求我們在項目體系教學中應注意結合專業特點,選擇與行業前沿發展有關的內容,增強趣味性、技能性,增加現代農業知識對學生的吸引力,提高學生技能水平。
無土栽培既是園藝技術(都市園藝)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程,也是在都市園藝領域中采用最多的栽培形式和主要的技術支撐。無土栽培是一種先進的農業技術,代表著現代農業、未來農業的一個發展方向,發展前景廣闊,其可為園藝技術專業(都市園藝方向)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廣闊的空間和舞臺。且無土栽培省力、省工、工作環境清潔,趣味性強,以無土栽培為核心構建項目體系,可使學生對農業的偏見有所改觀,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掌握關鍵技能,有利于提高學生園藝技術專業(都市園藝方向)創新創業素質能力。
二、以無土栽培為核心的園藝技術(都市園藝)專業項目體系構建
以無土栽培為核心的園藝技術(都市園藝)專業項目體系構建以基本原則為指導,項目構建的時候根據學生能力培養的規律,在項目與項目之間的關系結構上,應該環環相扣,由簡入深,由易到難。
(一)項目確定
1.專業典型項目-小型無土栽培裝置設計及應用
專業典型項目一般在學生入學后的第一個學期進行,項目體系中的基礎階段,是基于讓大一新生盡快了解專業框架、建立專業印象、培養專業感情、熟悉專業環境而設置的基礎實踐項目,是對傳統實習實踐學習功能的進一步拓展和豐富 [6]。基于高職園藝技術專業(都市園藝方向)專業特點和學生知識技能儲備情況,并充分考慮項目構建的基本原則,經過反復論證最終確定以“小型無土栽培裝置設計及應用”作為《專業典型項目》的實施載體。
“小型無土栽培裝置設計及應用”主要是以無土栽培微型管道水培裝置景觀制作為載體。學生通過實地參觀、參閱資料、教師講解等,了解管道水培設施的結構原理,接觸無土栽培技術,能夠自行設計、制作并應用微型管道裝置,了解專業,提高學生的美學修養和鑒賞能力。培養學習興趣,培信息采集和處理能力,培養團隊協作和語言溝通能力,同時,可以使學生盡快適應專業學習。
2.專業單項技能項目-水培育苗
專業單項技能一般在第二學期開始,是專業當中關鍵的技能,現本專業特色的技術操作[7]。根據園藝技術(都市園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目標的要求,學生應適應園藝植物生產、種苗生產、家庭園藝及園區規劃設計、園藝產品及農資營銷等崗位工作需要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
水培育苗技術是通過營養液進行育苗的無土栽培技術,該項技術時無土栽培中的一個重要技術環節,也園藝技術(都市園藝)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的一項技能,水培育苗不僅縮短了植物生產周期,而且提高復種指數、增加了種植茬次,是實現植物優質高產的重要途徑。所以將水培育苗作為專業單項技能項目之一,該項目一般在學生入學后的第二個學期進行。通過水培育苗專業技能的訓練,學生可以快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掌握水培育苗方法,鍛煉自己的綜合素養,為今后的學習和創新創業奠定基礎。
3.專業綜合項目-園藝植物立體栽培
專業綜合項目在第三個學期開始,是學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為學生就業創業做直接準備。立體栽培也稱垂直栽培,是立體化的無土栽培,因其高科技、新穎、美觀等特點而成為都市農業和休閑農業的首選項目。所以園藝植物立體栽培技術非常適合作為都市園藝專業學生的專業綜合項目。園藝植物立體栽培所包含的知識面比較廣泛,學生需要學習完園藝植物栽培、無土栽培、植物生長與環境、植物病蟲害防治等課程后,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與實踐進行融會貫通,才能完成該項目,通過該項目的實踐,學生參與園藝植物立體栽培周年管理的整個過程,學生的專業研究能力和專業實操技能、知識擴展與整合能力得到培養與提高。
4.專業創新(創業)項目的開發-無土栽培方向創新項目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已納入高校學生培養能力的重要方面,專業創新(創業)項目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依托。旨在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使學生具有基本的創新創業技能[8]。創新能力主要包括認識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動手實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協作能力等,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9]。
項目內容主要以無土栽培為載體,以創新創業大賽為依托進行,項目的開展形式根據創新創業大賽的要求進行組織開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參與學校舉辦的的創新創業大賽,如果項目表現突出,可以繼續參與省里舉辦的創新創業大賽,然后根據省賽要求進行設計訓練,如果成功入選國賽,可以繼續進行,最后根據項目的設想,使項目落地,進行實踐。校級比賽相對比較簡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全員參與,感受創新創業的氛圍及操作流程,省賽和國賽是有難度的,表現突出的學生和小組參與,進一步鍛煉創新創業的技能,為今后自己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項目實施
1.準備工作
a.組建團隊,選拔組長
在項目實施前,要先組建團隊,按照隨機組合的原則,一般每5~6人1組,在實施不同項目時,隨機組合的人員不同,確定好人員之后,進行組長的選拔,組長主要負責小組成員的調動,協調組員之間的工作,組長可以由抽簽的方式確定,也可以由小組成員選拔產生。
b.研討確定項目
在項目實施之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研討確定項目題目。如在進行專業典型項目-小型無土栽培裝置設計及應用時,各小組通過研討確定項目題目和栽培的植物種類,專業技能項目-水培育苗時,小組內成員要進行研討,確定所育的秧苗種類等。
2.實施流程
項目體系中專業創新項目是以技能大賽形式進行,項目實施和評價均以組織者的要求為準則進行。專業典型項目、專業技能項目、專業綜合項目都是按以下方法進行實施,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a.資訊
教師在項目實施之前在手機云課堂發布教學任務,如做專業典型項目時教師發布任務:了解小型無土栽培各類設施尤其是管道設施;熟悉管道水培設施結構和原理;了解學習蔬菜工廠化育苗技術;能夠進行管道設施材料及蔬菜種類和品種的選取。學生接受任務后,通過閱讀教材、圖書館查閱資料、查詢網絡和期刊、調查實物等各種信息化資源解決教師發布的任務,這一過程主要培養學生信息采集的能力。
b.計劃
各小組完成任務后,以小組為單位研討制定項目實施的計劃,編制項目的初步方案;列出項目實施的時間和內容安排,并對該計劃進行可行性分析。這一過程主要培養學生專業整合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c.決策
教師指導學生修改項目計劃,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一套最終實施方案;然后將各自的方案,做成PPT,每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借助PPT向全體成員闡述實施方案,教師進行點評,并幫助學生分析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尋找解決辦法;這一過程主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通過PPT的制作和講解鍛煉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語言溝通和表達能力。
d.實施
學生按照制定的實施方案,小組成員協作,分階段進行實施(材料選擇、購買、安裝制作、播種育苗、營養液配制、定植管理等)。教師在重點環節進行監督,確保實施過程順利進行。這一過程主要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e.檢查
在學生實施過程中,教師及時檢查每組學生的實施情況,發現學生操作不規范和不當的地方及時指出并加以指導。隨機抽查學生對主要技能的掌握情況。對掌握好的同學提出表揚,對掌握不好的同學加以鼓勵。
(三)項目評價
學生用PPT進行項目匯報,以最終的作品作為項目成果。評價采用多元評價方式,有小組內自評、互評;組間互評;教師對各個小組進行講評,評價包括過程評價、結果評價、附加評價。
四、總結
園藝技術(都市園藝)專業的同學通過以無土栽培為核心的專業典型項目、專業技能項目、專業綜合項目和專業創新項目的實施,自身的園藝植物栽培、無土栽培等專業技能普遍有所提高,通過項目的實施,同學們對專業的認知度和認同感普遍增加,鍛煉了同學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擴展了同學們的知識層面,同時同學們的信息采集與處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協作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等通用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為同學們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龍諾春等.基于CDIO理念的大學生課外實踐項目體系構建研究[J].學術探討,2013(1-2):66-68.
[2]宰學明等.都市園藝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園藝與種苗,2012(2):59-61.
[3]宰學明等.都市園藝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園藝與種苗,2012(2):59-61.
[4]程航等. 淺談農科大學生創新素質的提升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38):111-112.
[5]荊宇.農業高職教育產教融合“二元三體系”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改革探析,2017(21):70-75.
[6]梁春莉等.農業高職院校專業項目教學體系構建——以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種植類專業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4):230-231.
[7]荊宇,宋連喜. 農業高職教育“雙體系”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6(5):12-14,22.
[8]龍諾春等.基于CDIO理念的大學生課外實踐項目體系構建研究[J].學術探討,2013(1-2):66-68.
[9]楊永,向丹.論高校工科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電力教育,2009(3):6- 7.
作者簡介:張愛華(1987-),女,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講師、農藝師。碩士,主要從事高職園藝蔬菜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就業創業”專項課題(LNNZYJC202012B)專項課題
通訊作者簡介:胡小鳳(1981-),女,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學園藝學院正高級農藝師、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