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江 高奭 竇曉森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化的全面普及并時刻成為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充分地利用互聯網資源提高自身體育技能逐漸成為關注的一項學習方法。初中生涯是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增長知識和形成正確價值觀關鍵期,由于課余學習生活更能真實反映他們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情況,因此提出體育微課促進初中生課余鍛煉方式的優化研究這一課題。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生;課余鍛煉
1 研究背景
鄭州市第三十四中學作為為鄭州市首家教育部信息化創新教學試點單位先后獲得2017年度全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示范案例、教育部2018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近年來,在以信息技術促教育創新實驗推進中,全校近70%學生擁有移動終端設備。三通兩平臺的廣泛應用,實現了網絡空間人人通,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理論基礎,實踐模式與成長模式。尤其是2015年與“上海交大慕課研究學院”合作建設未來教育在線后,初步形成了集中在線學習、線下翻轉學習的混合式學習形態,形成了提升以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帶動信息化教學模式創新和水平,因此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調查基礎。
2 初中生課余體育鍛煉狀況的調查分析
2.1《互聯網背景下初中生課余鍛煉方式優化研究調查問卷》設計和調查對象及實施過程
本課題通過基本情況、網絡使用情況、體育技能情況、網絡與體育知識間情況,結合掌握的理論與互聯網學習的特點對初中生課余體育鍛煉進行調查,在相關領域研究的專家的指導以及與同行的研討幫助下,完成了調查問卷的設計。本次調查的對象為鄭州三十四中學三個年級全部在校生719人,通過問卷星錄入問卷。
3 通過問卷調查研究發現互聯網對初中生課余體育鍛煉有較大的影響因素:
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每天都接觸網絡且時間在1-3小時,占調查比例的百分之47.65%。中學生在對媒體播放體育信息的關注度還是比較感興趣占調查比例的百分之60.45%。將接觸網絡體育知識有利于提高中學生運動的積極性、體育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其它方面發展的積極性、從觀看網絡體育直播或是體育知識節目中尋找和鞏固自己的體育技能、通過網絡體育學習對自己參加體育鍛煉的目的和方向更明確等幾個感受作為多選題進行調查,分別占調查比例的58.51%、42.3%、59.16%、66.29%。綜合以上結果,筆者認為將體育微課通過各種網絡平臺作為體育技能學習資源有助于提高中學生自主鍛煉的積極性,同時可以優化中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方式。通過體育微課學習,改變了原來教師講授— 學生練習——教師再講解——學生反復練習的枯燥、單一模式,讓體育鍛煉過程變成一件既能提高自身運動技能又能愉悅身心的事。
4 體育微課促進初中生課余鍛煉方式建議
4.1 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平臺,培養學生體育健身興趣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普及,相比較報紙、電視等傳統媒介互聯網具有快捷、豐富的特點,因此,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如:中國學生體育微信公眾號、校園體育網、中國學生體育網等來瀏覽自己感興趣的體育微視頻。同時學生可以通過觀看相關體育網站的體育微課培養他們運動興趣、通過觀看發表獨到見解樹立正確價值取向等。
4.2 借助體育微課,創新教學方法
在平常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技能的主要來源是課堂教師傳授與教材學習,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模仿和練習,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缺少,將體育微課技術引入體育課堂,設計錄制體育微課將打破傳統的教師講解學生模仿的教學模式,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提供一定環境。
4.3 建立網絡交流平臺、提高學生體育學習效果
師生之間可以利用互聯網方便快捷的特點,建立如QQ、微信群等加強互動,學生可以提出疑問與想法同老師交流,在有利于教與學的雙向發展同時督促學生的課外鍛煉落實體育技能學習效果。
4.4、營造校園體育氛圍,引導學生用網自律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網絡對于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成為網民,學校要營造校園體育信息傳播的氛圍,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功能對體育微課進行展示,提高學生對于體育微課的關注度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同時,要做好中學生使用互聯網的引導作用,幫助中學生提高自身的自律素養。
4.5 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樹立學生正確體育價值觀
通過調查大部分學生體育技能知識的來源及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受教師的影響,因此體育老師應不斷學習,提高運用互聯網技術教學的能力,整合網絡體育資源加強體育微課設計水平,注重體育價值教授,強化體育知識與理念方面的傳播,使互聯網體育信息傳播同學校體育教學相結合正確引導學生體育價值觀的良性成長。
5.結束語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教學的融入是學校體育工作及教學改革的趨勢,這就要求體育老師要轉變理念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發揮體育微課的優勢做到理論課與技術課的合理結合開拓學生視野,真正實現學校體育工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韓柏光.新媒介文化浪潮中大學生價值觀的審視與引導[J].教育與職業,2009 (30): 163.
[2] 王慧琳. 大眾傳媒體育信息影響我國大學生體育生活的實證與理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
[3] 盤彩燕等.體育教師如何合理正確運用多媒體教學[J].法制與經濟,2006.
[4] 李春林.云南省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調查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6.
[5] 龔敏芝.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興趣與動機的調查研究[J].
[6] 龔朝花,陳桄,黃榮懷.融入中小學日常課堂教學的電子教材之價值再談[J].中國電化教育,2014,(02):60-66.
備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課題“基于自主學習的初中體育技能型微課設計及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2020YB074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