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花
摘要:深度學習最初是從機器學習領域引入的術語, 從國外到國內, 經過了眾多學者的研究探索, 奠定了它在學術界的地位, 也被認為是學生勝任21世紀工作和公民生活必須具備的能力。新時代的教師對深度學習的有效學習是一項迫在眉睫的重要活動和思考。本文主要從新時代課堂模式新思考出發, 通過具體的階段教學活動的思考為途徑, 簡單論述個人想法。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英語;教學活動;
引言: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側重教師的步步為營, 學生始終在教師精心準備的引導下對知識進行目標明確的學習, 師生關系就如同風箏和線, 教師是線, 牢牢牽引著學生的學習, 缺少對思維的訓練和培養。我國學者何玲、黎加厚認為, 深度學習是指在理解的基礎上, 學習者能夠批判地學習新思想和事實, 并將它們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 能夠在眾多思想間進行聯系, 并能夠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
一、課前的充分準備, 激發更多的主動探究
首先, 熟知核心素養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期待。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要考慮四項素養: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語言能力教學目標的設計上, 教師要主動了解小學生的心理和思維發展階段的特征, 以形象思維為主, 抽象思維初步發展的階段, 因此不宜對學生進行過多的或是直接的語言知識的教學。比如:在教學I eat apples.I like apples. I like eating apples.這三個句型時, 不建議教師直接講解語法知識, 學生的思維還沒有達到理解相關概念的程度。教師可以通過簡單的單詞卡片的擺放和替換, 學生就能在多次的操練中習得用法, 能通過直觀的單詞卡輔助理解, 這比死記硬背更高效。
譯林英語從三年級起始,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學習應該堅持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學習英語要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堅持從簡到難,一步一步學習,不斷進行提高。好的學習習慣終身受益,小學階段是學生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但每個學生對于新接觸的課程所接受的能力和程度都不同,基于此類現象, 教師要做好面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讓他們在英語課堂上能夠有挑戰、有收獲;其次, 教師做好本節課內容的發掘和拓展。比如:譯林版英語四年級課程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這篇課文,圍繞的是在公園的活動等拓展出一系列的單詞語法,不僅能聽懂、會讀、會說、會拼單詞park,draw, flower, them, boat,river, lake.還要能聽懂、會讀、會說,并會初步運用句型:Let's draw some pictures here. Can you see the boat on the river? What can you do?It's difficult, but I can try.在理解課文原文的同時,也要能掌握拓展延伸的句型,如can的四種句型。教師要明確意識, 通過本節課, 我將教授給學生什么, 換個角度就是學生通過一節課能夠獲得什么。
二、課上的才思展示, 發掘更深的思考與延伸
1.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把機會留給個體學生
問題意識是學生真正參與課堂的最好證明。不論是素質教育下的課程標準還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課程標準, 都倡導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實際教學中, 教師也發現, 能夠對教師的教學內容提出很多問題的學生, 學生成績更具穩定性, 學習興趣更具持久性。如何把課堂寶貴的40分鐘留給學生提出問題, 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搭橋筑路,如:一幅圖片、一句材料中的關鍵句、一個關鍵詞等, 以此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創造機會給學生進行提問 (促進口語表達的訓練和對語言的組織能力培養) 。
2.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把時間留給小組探究
合作, 不僅是學科學習對學生的養成目標, 也是新時代對學生素養的需求, 良好而有效的合作, 能夠積極促進問題的解決和加快合作的速度。對小學生來說, 很多學生出自獨生子女家庭, 他們從小被父母、祖父母溺愛, 在他們身上“以自我為中心”體現得特別多, 在他們的生活中合作也很少被提及。進入學校后, 這種合作精神處處存在, 有利于學生的個性更加健康地成長,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 每一個參與者不僅充分表現自我, 而且在與他人相處中學會接受他人、欣賞他人、取長補短。在評價他人的同時, 也接受他人的評價, 有利于形成正確的評價觀, 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這種品質在課堂上也需要得到培養和加強。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中的作用也很明顯, 同桌合作、小組四人合作、尋求同伴合作等, 學生能夠有效解決課堂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完成不同任務的分工和角色扮演的需求。
三、課后的自我探究, 促進更高階的知識儲備和鞏固
1. 趣味游戲拓展詞匯
在小學課堂中, 一節新授課 (語篇文章) 的新授單詞數量一般在五個左右, 通常情況下, 在經過課前預習和課堂識記后學生基本能夠掌握, 那么課后需要加深記憶。如何加深記憶, 不僅是死記硬背, 逐個背誦, 字母反復念誦, 對于小學生來說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 充滿趣味的活動才能喚醒小學生的大腦皮層, 效率更高。比如說記憶單詞, 教師可以采用象形記憶、豐富單詞背景意義, 音近詞、同詞根詞、單詞末尾字母接龍等來使單詞的識記和擴展更加有趣。例如:dancer, 象形詞中很有意思地把字母d設計成一個舞者, 翩翩起舞, 自然吸引了小學生的興趣, 并且做到直觀上的視覺沖擊, 也更易于小學生識記。同時, 還可以從詞根-er出發, 總結一些同類型的單詞, 如worker, farmer, teacher, driver等, 以及比較-or結尾的名詞, 如actor, visitor, doctor, monitor等。在比較中對新授單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做到了拓展與延伸, 還可以采用頭腦風暴對單詞進行浮想聯翩, 變換字母或字母組合認識更多的單詞。
2. 百變句式玩活句型
在小學階段, 一個單元的句型一般在2~4個, 而如何靈活掌握句型, 這對小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教師, 要站在更高的視角看待句型, 不能僅僅停留在對某個句子的熟記要求, 而要激發鼓勵學生觸類旁通, 利用課后時間對某一句型靈活地變化和改寫。比如, 小學階段情態動詞can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從最初的接觸并了解詞義, 到明白can的詞性, 學生處于一個逐漸深入學習的過程, 教師要在學生學習的合適階段鼓勵他們自學can的句型,同時, 教師還應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 刺激大腦對語言的感受, 即我們常說的語言的培養。
四、結束語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 我們應該對深度學習予以足夠的重視和學習, 也應該不斷用新的理念和教學方法改變我們固有的課堂模式和活動, 讓課堂成為學生真正成長、汲取有效營養的樂園。
參考文獻
[1]借鑒輸出假設理論 開展英語深度學習[J]. 沈莉. 新智慧. 2021(13)
[2]靈活運用深度學習策略 挖掘學生英語學習潛能[J]. 席宏. 成才之路.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