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江麗
一、微課在閱讀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提升閱讀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單一的文本閱讀會讓學生感到乏味、無聊。視頻具備視聽功能與教學情境構建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2.降低學習難度。
微課一般是老師利用手機等電子設備錄制的教學短視頻。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很多的問題是非常朦朧的,用語言很難描述。比如在學習古詩《題西林壁》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時,很多學生就會對身在廬山而不知廬山的模樣感到迷惑。而這時,老師們就可以通過微課來展示作者的視角與廬山高聳入云的山峰,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進而明白詩句的意思和其中的內涵,降低學習難度。
3.鞏固重點知識
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的,它簡短、可保存,方便攜帶,還可以反復的觀看,它不用直接面對老師,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和比較內向的學生來說幫助很大。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不斷地加深印象,引發新的思考,尋找其中的不足之處,并及時向老師提出問題,從而更深入地學習,同時也可以促使老師改進教學。
二、微課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策略
1.字詞講解。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布置預習的時候,教師通常要求學生會認、會寫、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而利用微課,可以更高效地幫助孩子達到這一目標,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朗讀示范。
在課前預習中,讀課文對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讀通句子、培養語感、熟悉課文,還可以粗略的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培養語感,假如學生能做到熟練朗讀,上課時就能很大的提高效率。因此,教師就很有必要組織學生開展課前朗讀,我們可以在網上下載朗讀作品播放給學生聽,或教師范讀、領讀等,讓學生跟讀,這比學生自己讀、教師課堂上講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能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方便。
3.背景介紹。
知人論世是學生全面了解和學習課文的前提,因此在學習一篇新課文時,我們往往先介紹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創作背景,如果把這個環節放在課前預習中,既可以提高預習效率,又可以節約課堂教學時間,使課堂內容更豐富。例如學習《七律·長征》,必須對此詩的寫作背景要充分了解才能理解這首詩的內涵。然而課本上并沒有對寫作背景進行介紹,教師在教學時就有必要上網收集相關資料制作成微課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直觀的感受當時紅軍翻過五嶺,跨過烏江,四渡赤水,越過烏蒙山,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的艱辛和英勇無畏,更能體會紅軍戰士樂觀豪邁的革命精神,這對體會課文內涵意義重大。
三、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導入新課。
新課導入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利用微視頻進行新課導入,可進一步提升導入效果,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例如,在學習《威尼斯的小艇》時,我根據教材文本內容與教學目標,在網上收集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制作成微視頻。上課一開始,我采用提問的方式:“你們去過威尼斯嗎?為什么說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接下來讓我們通過短片了解一下”,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看微課視頻,學生被威尼斯獨特的異域風情所吸引,并在一定程度上對威尼斯這座水上城市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帶著向往、輕松的心情進行新課的學習。
2.突破重難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微課對關鍵性知識,尤其是對重點、難點知識的有針對性解說,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印象。
3.創設情境。
用微課來創設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感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魅力,實現與文本的有效溝通,實現學生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六年級《北京的春節》時,通過視頻觀看老北京人是如何過春節的,充分感受春節的氛圍,使學生對北京人過春節的風俗習慣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認識。
4.豐富內容。
通過微課,還可實現課堂閱讀教學內容的拓展,開拓學生視野,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如,學生在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時,教師結合學生真實學情,依據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再利用微課將植物種子的傳播相關知識向學生進行形象化展示,使學生了解了不同植物種植傳播形式,進而提出探究性問題:找找,我們身邊的那些植物媽媽還有哪些辦法進行種植的傳播?此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又是對課堂內容進行的補充和擴展。
5.總結方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通提高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方法和不同文本的寫作方法,并在以后的閱讀和寫作中運用。通過閱讀,學生還能積累語言和情感體驗,這是一個知識輸入的過程,為學生以后能將語文和情感的輸出打好基礎。閱讀是寫作的基石,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的寫作能力才會得到快速提升。所以,教師制作微課時,就應該注意這幾方面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微課可以提高自身的閱讀技能和寫作能力
6.布置任務
在課后復習與拓展中,教師可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知識制作成微課件,發布到班級群,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契機。同時,教師也可利用微課為學生布置語文閱讀學習任務,進行類文的推薦,實現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四、微課在課后復習中的應用策略
在課后復習時,進一步總結閱讀方法,并進行實踐運用,達到聞一知十的效果。此時,教師就可以在微課中設計相關內容,讓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鞏固,進一步掌握閱讀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例如,在學完《刷子李》這一課時,教師給學生設計了《如何表現人物的特點》這一微課,里面重點指導描寫方法: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里活動描寫等,通過具體的句子來進行分析。比如,除了以上人物描寫方法,我們還可以描寫周圍人的反應,間接寫出人物的特點。課文中寫了曹小三在觀察師傅刷墻時,從崇敬到質疑再到崇敬的心理變化,側面反映刷子李的高超技藝。然后再展示一篇類文給學生閱讀,進行一個閱讀方法的拓展和鞏固。作業布置:總結課文中描寫人物特點的方法,并試著自己運用這些方法寫一個人物,用具體的事例來表現這個人物的典型特點。總之,學習這樣的微課內容,可以讓學生回顧和鞏固這節課中學到的知識,并且能夠及時運用,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終上所述,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首先要高度重視,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運用、不斷優化微課這種新的教學方式。通過學習微課,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語文知識,在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充分發揮微課在課前預習,課中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課后鞏固知識的作用,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