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慧
摘要:在目前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影響及要求下,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已經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要求,需要德育教師在這一方面積極研究,不斷加強投入。為能夠使德育教育的開展取得滿意的效果,本文針對這方面存在的困境及應采取的對策進行研究,力爭使德育教育的開展得到理想的理論支持及依據,進而實現學生德育素質的有效培養,使人才培養目標更好實現。基于此,本文章對關于德育工作和少先隊工作管理方面?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德育工作;少先隊工作;管理方面
引言
由于社會的飛速發展,加上家庭的偏袒和寵愛,不少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品德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嚴重影響到學校教育以及班級管理,對學生正確地進行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德育是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教育,德育會對學生的思想起到重要引導作用,影響到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以人為本,以德樹人,以學生為中心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所以,在教學中需要適應新改革、新變化,找出問題,并對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時刻做出調整。
一、少先隊教育主要內容
少先隊教育內容要堅持兒童性與時代性,梳理少先隊教育相關文件,概括少先隊教育基本內容。全國少工委發布紅領巾相約中國夢主題隊日活動通知,組織開展入隊儀式活動規定深入開展基本知識教育,向少年兒童講解黨對少先隊員的要求,鼓勵少年兒童向隊組織提出申請,少先隊教育內容包括黨團隊關系,提出入隊申請等。隊章提出少先隊活動實施參考一年級活動,內容是接受少先隊教育,激發對少先隊組織向往。對少先隊教育內容規定開展隊章隊史等基本知識教育。少先隊少先隊教育內容具有豐富性,有關文件未詳細指出每部分具體內容,要求掌握少先隊隊章等常規性知識,同時反映新時期少先隊少先隊教育新要求。少先隊少先隊教育基本內容包括了解隊伍歷史知識,理解國家對少年兒童的希望要求,掌握隊伍基本禮儀。少先隊基本知識是初步了解隊伍組織,通過學習了解隊伍知識,激發兒童對組織的好奇心,對提升兒童組織歸屬感具有重要作用。少先隊基本知識包括隊伍創立領導者,隊員隊委標志等。
二、德育工作和少先隊工作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思想引領,引導隊員高舉隊旗跟黨走
學校校長、黨支部書記兼任學校少工委主任,選派黨、團員教師擔任少先隊輔導員,黨、團、隊三旗聯動,著力構建傳承紅色基因的全鏈條,將校園文化特色融入黨員先鋒崗、青年文明號志愿服務隊、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學校打造大、中隊特色文化,設立“黨團隊聯合服務陣地”,組建以學校優秀黨、團員、社區老黨員、紅軍老戰士、優秀家長黨員代表為骨干的“紅領巾學院講師團”,走進校園、深入課堂開展宣講,團結、帶領少先隊員種下紅色種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二)每周升旗儀式,根植紅色基因
每周一早上舉行升旗儀式,是每個學校都會進行的儀式教育活動。這一刻,全體學生肅立在莊嚴的五星紅旗下,穿著整齊的校服,佩戴紅領巾,高唱國歌,行隊禮。面向五星紅旗行標準的隊禮并高唱國歌,這是每一個少先隊員的職責,也是愛國的集中體現。有些學校還會利用每周升旗儀式后的“國旗下講話”來向少先隊員們宣傳紅色文化,進行思想教育。但是我們發現,少先隊員們只有在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上才會產生強烈的莊嚴感,尤其是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小朋友,他們感受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基因的使命感還很弱。所以,我們學校除了周一的集中升旗儀式外,在重要的節日、重要的活動,也要有升旗儀式環節,只要聽到國歌聲響起,就要原地立正,面向國旗,行隊禮并高唱國歌。我們通過這樣看似平凡、簡單、重復的儀式教育,就能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根植紅色基因。
(三)組織公益服務,公益助力前行
公益服務是不以報酬作為基礎的活動,也是組織課外活動的科學方法。在勞動教育中,巧借社會系列公益服務,帶領少先隊員為鄰里、學校周邊、自然村等進行公益服務,從而在活動中讓少先隊員懂得如何關心、照顧他人,并在結合實際情況思考和探索中,了解公益服務的力量,并開始主動以自己的能力參與公益活動中。例如,輔導員可以帶領高年級的少先隊員一同走出學校,走進圖書館,為館內修補圖書。在完成這一公益活動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幫助少先隊員認識到保護書籍的重要意義,還可以在他們自主參與這一公益活動中體會到勞動的樂趣,并在充滿成就感的氛圍中收獲成長,主動參與公益服務。
(四)構建“創造營”,賦能“沉浸化”體驗
建議學校可以構建隊史學習“創造營”,將“講授課程”轉化為“引導創作”。輔導高年級、中年級、低年級隊員分別對中國少年兒童運動史中的光榮故事按百年的不同階段、按理解的難易程度進行“二次創作”。隊員選擇感興趣的隊史故事深入挖掘,用最擅長、最喜愛、最能接受的方式對其內容進行創作再加工。例如:用當下網紅的潮流段子解析榜樣故事、幫助隊員將光榮道路的理解關聯到特色菜品的“味覺感知”,英雄人物的紅色故事轉變成“NPC密室劇本”,幫助隊員用復古的方式品紅色,用潮流的方式說隊史,在“沉浸式”學習中豐富隊員的情感體驗。
(五)安排生活實踐,活化德育教育
向父母感恩,是一件在生活中非常簡單,并且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母親節、父親節、“三八”婦女節,讓學生們深思父母的辛苦和自己應該去怎樣報答父母的恩情。在這一項實踐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嘗試幫助父母做一頓飯、做一次家務,給父母捶背,給父母端洗腳水等可以感恩父母的實踐。學生們通過向父母感恩這一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僅可以鍛煉自己的能力,而且也讓學生們體會到了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讓學生們有一顆感恩的心。讓學生可以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國家,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具有巨大的意義。
結束語
少先隊工作是鑄魂育人的工作,黨中央對少先隊工作高度重視,更是寄予了厚望。作為基層少先隊組織,我們會牢記囑托,勇擔使命,帶領少年兒童聽黨話、跟黨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向著少先隊新時代繼續出發!
參考文獻
[1]金敏捷.耕好少先隊工作責任田[N].衢州日報,2020-11-27(001).
[2]葛玲.解讀少先隊工作中,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考試與評價,2020(11):93.
[3]丁冬梅,唐云.少先隊網絡陣地建設的實踐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