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鴦
摘要:讀后續寫題型在浙江英語高考中已出現較長一段時間,一線教師對于如何提高學生讀后續寫的質量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操經驗。本文結合日常教學經驗,以2022年1月的浙江高考續寫真題為例,聚焦如何挖掘原文伏筆,探索更佳的寫作思路,從而指導學生提升讀后續寫質量。
關鍵詞:讀后續寫;高中英語;伏筆;高考真題
讀后續寫是語言模仿與創造性寫作的有機結合,是讀與寫的交互協作。從對學生的要求角度來看,既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大考驗。自2016年10月開始,浙江省英語高考新題型讀后續寫已推行近6年。縱觀這期間的高考真題,筆者發現每一篇的讀后續寫文本中都隱藏著大量伏筆。學生若能真正讀懂文本中的伏筆,可大大助益他們提高續寫的質量。而從學生的習作中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續寫質量不佳,往往是因為沒有真正讀懂原文中的伏筆,導致在續寫故事時偏離主題、因果不清、前后矛盾,還有大量的習作在交代故事情節時出現時空混亂甚至重復信息等低級錯誤。
所謂讀后續寫,“讀”是因,“寫”是果。只有正確的“讀”,方能有高質量的“寫”。而怎么讀、讀什么,就是決定一篇續寫故事的關鍵因素。伏筆就是隱藏在故事中的看似無關緊要的事和物,但對后續的故事發展卻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伏筆通常起到以下三個作用:
1.為故事的展開做好鋪墊,給予讀者暗示;
2.制造懸念,激發讀者繼續閱讀的興趣;
3.埋下問題,為后文的首尾呼應做好準備。
因此,學生在寫作中要貫穿“尋找伏筆--解決問題--首尾呼應”的原則。然而,在實際
寫作練習中,大量的同學并沒有遵照這個原則,文章隨心所欲。究其原因,沒有挖掘出原文的伏筆是關鍵。下面筆者將結合2022年1月份的浙江高考真題來分析如何挖掘原文伏筆,從而提高續寫的質量。
該文章圍繞著作者與一位高冷學霸的project 展開。文章一開始就介紹了作者對于這位高冷學霸的最初印象以及教授對于project實施的配對安排。作者內心祈禱不要與這位高冷學霸分配在一起,但是命運卻偏偏將這兩個性格截然相反的人安排在了一起。之后作者克服內心的障礙,勉為其難地與高冷學霸開展項目。故事到這里戛然而止,需要考生展開想象后續可能的故事情節。仔細閱讀原文,發現其中散落著多處伏筆。學生只有真正讀懂,才能在續寫中取得高分突破。細讀文本,原文中的伏筆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人物性格。
本文最主要的是抓住兩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兩個性格截然相反的人每天在一起開展項目式學習,這中間會發生什么呢?是否能相處愉快呢?最后兩個人會走向什么樣的關系呢?這些都是考生需要考慮的。而如何回答以上這些問題,就在于能否挖掘原文對兩個人性格的描寫。文章一開始就描寫了作者對于高冷學霸的first impression: “the fiercely competitive and extremely serious fellow who always wore dark clothes and apparently had a personality to match.”此處考生尤其需要關注到“competitive and serious”,還有高冷學霸平時的著裝“always wore dark clothes”。通過這些描寫,一位不茍言笑、專注于學習的學霸形象躍然紙上。等到老師將“我”跟他分在同一組,兩人相互認識的時候,更細致地描繪了作者對于他的印象:He looked at me as though I weren’t there. I felt he treated me as though I would hold him back and probably make him fail to get an A in the course. He wasn’t mean or abusive; he just gave me the impression that he could do whatever project we dreamed up better if he did it alone. 此處需要考生準確理解這幾個詞:as though, I felt, probably, gave me the impression。結合這幾個詞細細品讀,就能推測出,這里作者對于高冷學霸的印象完全是他自己想象出來的。言下之意,這些印象有可能是錯誤的,后面可能出現反轉。這也就為后面的故事做好了鋪墊。考生如果能真正讀懂這些伏筆,也就大致能判斷故事的走向。
當然,故事的主角并不是只有高冷學霸,很多考生在寫作時都將重心放在了學霸身上,而忽略了作者。原文中有提到對作者的描寫:I didn’t look forward to an entire team of being brushed off, but I tried to make the best of it and didn’t say anything for fear that I would make things worse. 由此可見,作者雖然成績不如對方,但也不想渾渾噩噩地度過這個學期。后面還提到:Here was this challenging student who had a reputation for single-mindedness and good grades---the exact opposite of me. 將這些信息綜合來看,作者也不是真正的“學渣”,他其實內心也是積極向上的,只不過在優秀的學霸面前,他實在沒有信心。那么,這樣的兩個人在共同完成項目式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什么樣的碰撞呢?到最后完成任務時兩個人的關系會有所改變嗎?又是往哪個方向改變呢?這些都為考生提供了續寫的方向。
二、故事主線。
故事主線就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線索思路。本文含有一條主線和一條副線,主副線交織,推動故事情節發展。主線是兩個人物的關系發展,從最初的“看不順眼”到后來的“被迫合作”,根據原文伏筆推測,最后倆人應該是“消除誤會”甚至“不打不相識”;而副線則應該是project的開展。故事一開始,教授布置任務,將兩位主人公安排在一組。然后兩位主人公圍繞project開展定期討論,確定選題,制定計劃。正在項目開展到關鍵環節的時候,高冷學霸生病住院了。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繼續開展項目呢?剩余的工作將由誰來承擔呢?結果又會如何呢?中國的高中生對于project還是比較陌生的,具體該涉及什么環節,運用什么表達方法呢?這些,其實在原文中可以找到借鑒:The project required each team to develop a hypothesis, set up an experiment to test the hypothesis, d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present the findings. 因此,考生只要在之后的續寫環節圍繞“set up an experiment, do statistical analysis, present the findings”這三個步驟展開即可。故事的完整性應包含project 的完成以及兩位主人公的“和解”。只有完成這兩條線的鋪設,故事才是圓滿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故事的伏筆是多方面的,而續寫內容不可能兼顧到所有伏筆,考生需要對大量的伏筆做出篩選,只有那些對推動情節發展起關鍵作用的伏筆才需要在續寫中做出回應,從而達到主題的升華。讀后續寫質量的提高,除了需要對原文伏筆的挖掘,在遣詞造句、情節設置、人物設定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這就迫切需要我們教師不斷修煉,注重積累,從而帶領學生取得更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張春開.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情節設置的基本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20221·1/2
[2]徐慶莉. 伏筆、鋪墊和懸念在《最危險的獵物》中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0(6):219-220
[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2年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