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德蓮


摘要:目的:評估腦梗死患者實施家庭康復治療護理的效果及對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方法:對60例本醫院實施治療的腦梗死予以項目研究,信息采集時間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以奇偶法為分組方案,對照組(n=30常規護理)、觀察組(n=30家庭康復治療護理),統計及對比組間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分值、抑郁自評分值。結果:(1)腦梗死患者護理前生活質量分值無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觀察組的腦梗死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分值統計指標較高,具備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2)腦梗死患者護理前抑郁自評分值無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觀察組的腦梗死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后抑郁自評分值統計指標較低,具備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結論:腦梗死患者行家庭康復治療護理效果顯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抑郁狀態。
關鍵詞:腦梗死;家庭康復治療護理;生活質量;自愈
腦梗死是指因腦組織血液循環障礙疾病,近年來臨床發生比例相對較高,患者受到疾病的影響,其生活下降,抑郁發生比例相對較高[1]。鑒于此,本研究針對腦梗死患者護理方案進行分析,討論家庭康復治療護理的應用效果。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對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醫院實施治療的腦梗死予以項目研究,信息采集數量為60例,通過奇偶法用以分組,分別選取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納入30例。觀察組男性選取16例、女性選取14例。腦梗死年齡納入范圍設定45-86歲,計算其年齡平均值是(65.54±10.47)歲。對照組男性選取18例、女性選取12例。腦梗死年齡納入范圍設定45-87歲,計算其年齡平均值是(65.57±10.50)歲。對比2組間腦梗死患者年齡、性別數據資料,P>0.05證實2組可予以對比論證。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應用家庭康復治療護理,每星期或隔星期開展一次電話、視頻隨訪,與腦梗死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用藥情況,并對其藥物治療方案加以指導,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2]。每月或隔月進行一次上門隨訪,上門后了解患者短期狀態,并就腦梗死患者身心狀態實施評估,通過心理干預的形式,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確保患者能夠保持身心愉悅的狀態。同時明確患者現階段飲食及運動情況,分析腦梗死患者飲食、運動方案之中的弊端,指出患者正確開展日常飲食與運動方案,指導患者降低鹽分、糖分、脂肪等不健康飲食攝取量,并遵循少量多食原則[3]。運動方面主要需對腦梗死患者進行鼓勵,指導患者依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運動,選擇散步、慢跑等身體力行的運動方式。
1.3觀察指標
通過《生活質量量表》評價護理前后腦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量表標準分100分,分數高則說明患者生活質量水平越高[4]。應用《抑郁自評量表》評估護理前后患者抑郁狀態,量表滿分100分,分數高則表示腦梗死患者的抑郁狀態越嚴重。
1.4統計學分析
60例腦梗死患者數據輸入SPSS 21.0實行檢驗,計量資料(腦梗死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分值及抑郁自評分值)表示為均數±標準差(χ±s)的形式,開展t檢驗,P<0.05,出現指標間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腦梗死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分值比較
腦梗死患者護理前生活質量分值無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觀察組的腦梗死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分值統計指標較高,具備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見表1。
2.2腦梗死患者護理前后抑郁自評分值比較
腦梗死患者護理前抑郁自評分值無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觀察組的腦梗死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后抑郁自評分值統計指標較低,具備組間統計學差異性(P<0.05)。見表2。
3討論
腦梗死是中老年群體常見腦血管意外事件,患者多為血脂水平升高所致經動脈粥樣硬化,造成患者腦部血流中斷,腦組織細胞死亡,對患者神經系統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普遍造成患者的心理狀態異常及生活質量下降問題[5]。對此,本研究給予腦梗死患者行家庭康復治療護理,結果顯示,腦梗死患者護理前生活質量分值無組間統計學差異性,觀察組的腦梗死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分值統計指標較高,腦梗死患者護理前抑郁自評分值無組間統計學差異性,觀察組的腦梗死患者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后抑郁自評分值統計指標較低。腦梗死后患者各種表現持續時間相對較長,患者需要長時間休養,而在家庭中無法接受到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影響了患者的康復效果。而家庭康復治療護理形式恰好能夠滿足患者的需求,將護理資源引入到患者家庭之中,進而為患者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提升患者生活及心理狀態。
綜合以上結果,家庭康復治療護理于腦梗死干預中具備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何亞娟,寧亞梅,劉海云. 院內-家庭-康復病區三位一體護理在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19):163-165.
[2] 屈彥,牟春英,曹娜,等. 跟進式家庭護理對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 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19,40(3):143-146.
[3] 古滿虹,譚小金,林烜,等. 家庭康復聯合社區護理指導對老年腦梗死恢復期患者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8,24(5):45-47.
[4] 張艷,邱小琴,劉愛霞. 跟進式家庭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神經功能及依從性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3):110-112.
[5] 譚小金,余敏,古滿虹. 老年腦梗死恢復期家庭康復影響因素分析及中醫護理技術康復指導模式的建立[J]. 中外醫學研究,2019,17(2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