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大宏
摘要: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應改進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創新型教學方式,將理論和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政治的學習更貼近生活,使學生更為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提高學習興趣。教師要學會創新課堂模式,關注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養成。創新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為深入,對其核心素養的培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立德樹人理念;高中;政治課堂;
圍繞核心素質教學改革,很多高中政治學科教師從教學目標實施、教學素材挖掘、教學活動設計與開展等多個層面切入,在踐行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等優良教學理念和教改要求的基礎上,按照“五育并舉”的方式,側重以學科教學改革完成立德樹人的教學引導目標。截至目前,此方面的教學實踐成果、理論研究成果頗豐。但是,在政治核心素質教學改革中學生如何發揮自身獨特的引導作用,如何自主完成立德樹人方面,現階段尚未有明確的應用模式。
一、高中政治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階段,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將直接影響社會的文明發展。因此,加強學生的德育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正處在身心發展關鍵時期的高中生來說,高中政治教學是這個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和學生的未來、國家的發展,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仍將學習成績作為衡量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所忽略。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幫助學生提高應試能力,但無法幫助學生健全精神品質,培育健全的人格。同時,教師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有所忽視,導致學生對核心素養沒有正確認知,只會一味對所學理論知識進行“機械式”的記憶,不去考慮深刻的含義,無法將知識理解透徹。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將所學知識停留在書面,不能完全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不利于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高中政治課堂實施立德樹人理念的教學路徑
(一)設置政治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應用學習能力
在利用教材進行教學時,如果教師僅僅將教材中的知識直白地表述,就會讓學生感覺照本宣科、內容僵化。為了改善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突出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政治的重要性,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習和判斷相關理念。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教學思路,創設教學情境,選擇教學素材,結合各個時代及生活的發展背景,分析和判斷政治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為了能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不斷提升其國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教師應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關于愛國情懷的史實和民族崛起的經典案例,讓學生在課堂上回首輝煌的中國歷史,對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所堅持的政治信仰予以認同。為了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將學科教育和現代化教育教學相聯系,有序開展一系列教學實踐活動,在傳承輝煌的民族文化的同時,以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和體驗,從而改善目前的政治認同偏差,實現對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政體等的正確認知。
(二)引入案例教學,培養學生法治觀念
法治意識是政治“四大學科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一定的法律知識,還應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強烈的法律意識,能夠運用法律捍衛自身的合法權益等。例如:在教學高中政治《建設法治社會》時,對于這一節課的重點知識開展教學中,教師可以構建相對應的問題情境,引入相關的真實案例進行問題的設計,使得學生從不同角度對案例進行總結分析。比如:2019年10月12日,四川西昌市四名農民看到路邊樹上有很多麻雀,閑來無事就想一飽口福,于是便相約天黑后一起打鳥,被巡邏的警察發現。當場繳獲彈弓4把、彈丸若干,麻雀24只,均已死亡。次日,四人被刑事拘留。近年來,麻雀因數量越來越稀少,已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根據我國《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捕獵20只麻雀以上就涉嫌非法狩獵犯罪了。通過學生對教學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時,教師提出相對應的社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總結,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加豐富的法律知識,還能增強學生的社會法治觀念,推動學生樹立法治意識。把教學案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知法懂法,以此增強學生法治意識。從以上的真實案例違法情況來看,社會中存在的某些矛盾,主要是很多人缺乏法治觀念,只有在真正受到法律的懲罰時,才懂得法治觀念的重要性。因此,《建設法治社會》這一節課的教學案例引入,使學生認識到法治社會建設需要解決的是不知法、不學法、不懂法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建設法治社會中貢獻自身的力量,做一個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學生,以此增進自身的社會共識與維護社會秩序的擔當,促使高中政治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三)借助生活實踐,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在高中階段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收獲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教師通過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進行德育滲透,能使高中生的道德品質提高,法律意識增強。校園環境就是最佳的學習場所,不管在班級還是在校園內,都有各項規章制度管理著高中生,教師可以引導高中生自覺遵守并按照規章制度來學習、生活。在班級中,對于遵守紀律、上課不亂說話,能夠認真聽講的學生,教師一定要作為榜樣去表揚。此外,不只是學習,懂得維護班級集體榮譽、愛護班級衛生的學生,教師也要進行表揚。教師要以欣賞、發展的目光去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加以表揚,這樣就可以增強高中生的個人和集體榮譽感,幫助他們樹立遵守規則的意識。另外,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中包含德育的素材故事,從身邊講起,使學生更加深入其中,學習這些德育故事中的優秀品質,成長為正直善良、熱愛祖國的少年,真正做到核心素養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不能只進行枯燥的大道理的灌輸,要將德育無形滲透進高中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綜上所述,以核心素質教學要求為教改核心的高中政治教學,是綜合培養學生理性思維、法治意識,提高學生公共參與意識等的重要工具。但無論是立德樹人還是培養學生政治核心素養均難以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始終圍繞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動向,有針對性地提供教學指導服務,輔助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霍建忠.基于立德樹人思想談高中政治核心素養培養[J].天津教育,2021(12):29-30.
[2]耿潔.核心素養下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策略[J].智力,2021(17):103.
[3]馮冬云.基于立德樹人的高中政治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18(08):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