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國霞
摘要: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向來是小學教育體系的一個重點且關鍵的內容,備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與關注。數學教師只有真正做到“以生為本”的創設優質數學教學情境和氛圍,并且改進傳統數學教學模式與方法,才能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探究欲望,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綜合素養與實踐能力。鑒于此,筆者在本文針對新課標下如何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展開一定分析與探究,以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新課程改革在深入化推進過程中,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較為乏味、枯燥且單一,數學教師并未充分考慮到新時期小學生的不同學習興趣、學習水平與學習需求,而是習慣采用“一言堂”、“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結果導致小學生自身數學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大幅度下降,數學成績與數學綜合學習能力差強人意[1]。想要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與不足,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充分解讀新課標對于小學數學提出的主體要求,并且能夠結合小學生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數學思維的科學化訓練以及趣味性、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能夠學會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整體質量與效率。
一、新課標針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主體要求
(一)小學數學教學應彰顯基礎性與發展性
在新時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數學基礎知識無疑是教學重點,只有小學生掌握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才能對后續的深入化、系統化數學學習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當前階段,新課標提出的主體要求明確強調:數學教學應彰顯基礎性與發展性。教師需要圍繞數學基礎概念、基礎技能以及基礎知識三方面內容開展創新化教學,提升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與數學基礎應用能力,并且要結合不同層次學生具體情況創新化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促使每個學生能夠完美實現“個性化”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前階段,新課標視域下,數學教師需要在授課過程中“以生為本”創設優質的教學情境與教學空間,并且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讓其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創新化、智慧化、趣味化的數學課堂構建過程中,數學教師應與時俱進的組織各種生動有趣且新意十足的教學活動,讓小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經驗與學習技巧,提升自身獨立思考意識、數學思維以及實踐能力。
二、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
(一)教師應轉變傳統數學教學思維與理念
在新課標全面深入視域下,想要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數學教師首要任務就是轉變傳統教學思維與教學理念,進而選擇更加創新化、生動化、趣味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由被動學習狀態轉變為主動學習狀態[2]。數學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的采用信息化教學技術與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優質的數學學習情境和氛圍。舉例說明,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千克、克、噸》的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結合新時期小學生不同的數學學習性格愛好、接受能力、學習水平為學生制作一個生動有趣的微課小課件。課件中立體化、生動化、直觀化展示出各種陸地以及海洋動物的重量。讓小學生對“克、千克、噸”三種表示重量的基本單位進行深刻的理解與掌握。,并能夠在微課視頻中的圖片講解指導下學會三種重量單位之間“換算”方式。進而將較為復雜且難以理解的抽象數學知識采用一種生動、直觀、簡潔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全面展現。拓展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同時,讓小學生能夠積累更加豐富的數學基礎知識以及多樣化的學習經驗,全面提升新課標下數學課堂教學整體效率。
(二)教師應組織趣味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無論對于任何一個學科,任何一門課程而言,都是一名最好的“老師”。新時代的小學生自身都具有活潑、好動、貪玩的性格特點。數學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上述性格特點,組織各種趣味數學教學活動,集中小學生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舉例說明,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加與減》、《乘與除》兩部分知識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采取數學游戲教學法為學生組織一次趣味數學小競賽,讓學生能夠在玩中學、學中悟。具體來講,數學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以及合作意識將學生分成幾個實力相近的小組。接下來,結合此前所教授的“加、減、乘、除”相關數學知識,為每個小組出10道計算題。在最短時間內全部回答正確的小組為最終獲勝組,由教師頒發“數學精英小隊”的榮譽獎狀。顯而易見,在這種趣味十足且頗具競爭意識的數學游戲活動參與過程中,每一組的小學生能夠相互協作、相互幫助,并且展現自身良好的計算能力與數學綜合思維,進而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教師能夠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讓小學生獲得更多的數學計算知識,并且得到充分的實踐鍛煉機會。有效提升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帶著問題在數學活動的參與過程中進行積極的思考與主動的探索。
(三)教師應培養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
除了上述幾大創新策略與有效路徑之外,新課標視域下想要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數學教師還需要“以生為本”的充分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客觀而言,自主學習堪稱為新時期教育領域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并且受到師生一致認可與好評。自主學習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探究欲望,并且養成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思考意識。新時期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提出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問題以及教學任務,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或者進行小組討論與研究,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與方式。這種教學理念影響下,小學生不僅能夠通過自主學習以及相互討論發現自身數學學習的缺點與不足,還能夠針對教師提出的各種任務與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觀點與質疑。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讓小學生能夠真正做到“舉一反三”的靈活掌握數學最佳學習技巧與方式,為將來高階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師創新數學教學方法的實踐之路可謂“任重而道遠”。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做到“以生為本”,充分考慮新時期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個性化的需求,采用多元化、生動化、趣味化的教學方式創設優質的數學情境和氛圍,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主動探索意識的同時,培養其優秀的數學核心素養與實踐能力。力爭讓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整體水平和質量能夠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郭麗羨.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考試周刊,2021(01):65-66.
[2]李光華.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江西教育,2021(24):58.4435031E-261A-4E37-9ED9-2ECDDCBC06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