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華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新高考制度也應運而生,大單元教學模式成為了當代高中教師的必要選擇。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選用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能夠構建更為系統化、結構化的展開教學活動,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與此同時在大單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教師能夠以特定的問題為引領,使得學生不斷的進行深入的思考探究,層層深入大單元學習內容。如此一來,當學生面對具體的歷史問題時,就能夠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多層次、綜合化的看待問題,學生能夠建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關鍵詞:高中歷史;大單元主題;積極作用;對策分析
引言:在高中大單元主題教學活動構建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借助可視化的思維工具,不斷豐富大單元主題教學形式,構建多元豐富的歷史課堂教學活動。本篇文章基于高中歷史教學,對大單元主題教學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學策略。
一、高中歷史課程大單元主題教學積極作用
所謂大單元教學的就是建立在學生認知規律、學科核心素養以及學科邏輯體系上,所能構建出來的最小的學科教學單位,也可以說大單元主題教學,就是對學科教材內容進行二度的開發與整體設計。大單元主題教學從一個整體的主題內容出發,擁有明確的教學情境、目標、活動、任務、評價等要素,構建整體化綜合化的教學活動。在我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大單元主題教學活動的構建,能夠更好的理清學科核心內容,有利于構建生動化、形象化的教學情境。學生能夠從一個整體內容出發,學習相應的歷史知識概念。針對于高中歷史學科,所學的知識內容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件,因此教師在進行大單元整合時,不會出現教學內容出現變化改動的情況,教師能夠擁有更多的自主性,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歷史學習框架。與此同時大單元主題教學,教師都會圍繞一個整體的主題內容展開教學,這種做法更為有效的突出教學重難點內容,引導學生建立系統化的歷史知識體系,進一步發展學生邏輯思維。
二、高中歷史課堂大單元主題教學策略探究
(一)將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化的整合
在高中歷史教材當中,各個單元知識之間是具有一定聯系性的,教師可以從這一特點出發,找到單元知識之間的連接點,將其整合成為一個整體,構建大單元主題教學,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
例如,針對于“世界殖民體系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這一單元知識,根據教材內容,教師主要是帶領學生了解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建立的背景,以及其對世界發展所產生的重要影響,探究民族獨立運動的意義等知識內容。針對于此,教學過程中就可以與上一單元“工業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這一單元相融合,構建“工業革命影響下的世界”這一大單元主題內容。如此一來學生看待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以及產生的影響,就能從整體的觀念出發,能夠在大的歷史環境背景下,進行不斷深入的探究分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能夠與同學們共同繪制歷史時間軸,更為清晰的了解歷史事件的發展進程,全方位的培養學生歷史時空觀念。
(二)構建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在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下,小組合作學習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學習方法,同樣也是十分高效的一種學習方法。在課堂當中,師生與生生之間良好的互動交流,給予了學生充分表達想法的空間,在思維碰撞下獲取更多的歷史知識內容。
例如,帶領學生“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這一單元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就要樹立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在大單元背景下,引導學生認識辛亥革命這一重要歷史事件。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鼓勵同學們通過小組探究的方式,了解辛亥革命這一歷史事件。在初期學習階段,教師不會給予學生過多的限制,而是鼓勵同學們自主翻閱書籍,查詢資料。如此一來在小組探究過程中,學生就能擁有更為開拓的思維,同學們也會主動聯系上下文的知識內容,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對辛亥革命產生的原因進行整體化的分析,并且找到辛亥革命對那一歷史時期產生了重要作用。在小組內同學們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時耐心聆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形成了十分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構建大單元主題教學情境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歷史大單元教學應當是豐富多樣的,并不是單一枯燥的,因此在具體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根據具體的大單元教學主題,構建相應豐富的課堂教學情境,帶給學生全新的課堂學習體驗。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中華人命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與“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這兩個單元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其構建為一個大單元,展開相應的主題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初始階段,教師可以為同學們播放《敢問路在何方》這首音樂歌曲,在歌曲中歌詞這樣寫道:敢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教師可以讓同學們說一說,在你們看來“路”是什么?同學們回答的都是街道、馬路等等。教師并沒有指明學生說的是否是對是錯,告訴同學們接下來的課程,就要僅僅圍繞著“路”展開的,每一課時的設計,都圍繞“路”這個主題。這條既是明線也是暗線的思路,通過具體的時代情境和由表及里的設問,一步一步形成問題鏈。在師生良性互動的基礎上,共同展開史料的研習活動,以促成相關問題的解決,在此過程中,也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歷史思維素養。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大單元模式的方法展開教學,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順應了新課程改革要求,順應了新時代學生發展的需求。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努力,學生積極參與,雙方同向發力,使得學生的歷史水平與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得到提升,促使學生成為新時代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余禎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主題式”教學優化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16):136-137.
[2]陳瑩靜.高中歷史課中主題式教學初探[J].麗水學院學報,2012,34(04):125-128.
[3]王繼平.論歷史科“主題化”課堂教學——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為例[J].歷史教學問題,2012(03):119-121.
[4]陳健敏,吳小明.淺談高中歷史主題教學的實施策略[J].才智,2011(1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