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課時量增加明顯,小學體育教學對質量的要求也相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對德育關注度不足,這正是彌補之前對德育的滲透。文章采用調查問卷,訪談,邏輯分析和數理統計方法等,對廣東省某地六所體育教育小學德育情況進行了滲透研究。體育小學教學中通過滲透對德育現狀的考察,發現體育教師對德育課程滲透認知不足,體育教學德育學生的滲透反饋效果不好,體育教學德育方法的滲透有待完善,體育教師對德育滲透評價全面等問題不夠,教學管理層層建立德育滲透提出了相關評價體系,學校通過培訓方式,小學體育教師德育自身提高滲透的能力,學校和體育教師共同滲透探索立體式方法,德育滲透的重視度,體育教師自身提高本體德育理解和對策,小學體育教學抓住“雙減”的機會,德育滲透相關舉措的探索積極進行。
關鍵詞:雙減;小學體育;德育
一、研究背景
20世紀初19世紀末,在中國傳統教育與中國教育理論影響下,嚴復、斯賓塞、日本教育理論、三育論形成了“德育”、“智育”、“體育”。中國教育領域后世對三育論概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三育論”的審視角度,長期以來,我國各層次教育核心均是以“智育”為核心,“德育”和“體育”狀態常被忽視。
在德育方面,國家層面早有相關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學校應當以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教學利于寓德育之中。黨的十八大首次在中央重要文件中把“立德樹人”明確為我國教育根本任務,黨的十九大也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但各級單位及教師均未把德育滲透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小學體育課程,常常幾經縮減,課程存在與否都成了問題,德育滲透更談不上。
近些年來,這樣的現象開始得到改善,尤其是隨著我國“雙減”政策(《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頒布,小學體育課時量增加,重新重視課堂質量,給小學體育德育滲透改革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另一方面,也響應了小學體育德育滲透“雙減”政策的要求,要求中明確指出政策的總體,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長健康”,可見“雙減”的初衷之一即是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而小學體育德育滲透正好包含了其中的 “德”和“體”兩個常被忽視的方面。最后,小學體育課堂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對德育的培養,小學重要階段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正確形成,如已有思想品格培養“德育”并且不要過于刻板。
隨著生活和學習,學生難以較好地對德育進行滲透,體育課堂開放性、自主性、場域特色和身心結合體育課堂德育等特點進行滲透,決定了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其他學科是不能替代的。小學德育滲透的機遇立足于以上“雙減”背景下,體育課堂德育滲透有著必要性優勢,本文對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現狀、對于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
二、研究現狀
德育滲透相關的研究目前是小學體育已有的,從國家政策出發,說明對策并分析問題發現大同小異,總體來看,但近年來有幾篇相關文章提出了較為新穎的角度,一是對于體育德育本體論的探討,二是對體育課程中“身體德育”邏輯視角的研究,三是“具身德育”學校體育視角。在關于體育德育是手段還是本體的討論中認為,當前的體育在德育教育中是工具化的,即大多的相關研究都在探討特定德育教育內涵如何通過體育途徑實現,而回溯到文明之初,德育主體的實現都是以中西方的體育運動的本體意義。學校體育中“身體德育”與“競技倫理化的體育道德”,認為學校體育不是職業體育,應從“身體德育”角度出發,重新審視體育課程的德育邏輯,從“具身德育”視角出發,主張復合德育中的基礎性作用。
“雙減”政策的效果具有滯后性,小學體育德育當前現狀有助于“雙減”政策逐步落實,小學體育課程時間增加,課程質量受到重視,增強各級教育管理機構體育教師以及小學體育德育現狀的了解,以幫助其更好地調整德育滲透策略。
德育滲透的內容是小學體育教學課程的一部分,德育滲透程度的重要因素 是影響著德育滲透內容,德育教學任務關系到小學體育教學德育內容滲透課程是否貫徹落實到位,德育滲透的價值是否通過將德育內容滲透給學生,使學生在思想素質以及德育情感等方面得到很好的發展。通過調查統計結果可以發現,小學體育教師認同德育滲透的內容且有較高的一致性,其中情感主要有(熱愛祖國、團結協作、責任意識、榮譽使命等)、意志品質(堅持、頑強、執著、奮斗等)、 社會適應(遵守規則、良性競爭、和諧往來等)等等, 由此可見,在德育滲透的內容方面,小學體育教師達到了很高的一致性,全體教師都認為社會適應方面,培養意志品質是有必要的。
三、德育滲透的方法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有效地科學方法進行德育教學,這不但能夠體現滲透德育工作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也可以提高德育滲透的實效性。 通過進行調查德育教育對小學體育教師有了更深入了解和指導,發現小學大多體育教師在學科教學中主要的德育滲透方法為:“身體力行,以身示范”、“利用課堂突發情況進行德育教育”等方法。另外,通過對體育運動的規則講解進行德育滲透,通過體育名人的實例舉例說明等方法也被小學體育教師采納使用, 但從實地的課堂觀察來看,還存在每個老師掌握的德育滲透方法較為單一,且德育滲透的問題深度普遍不夠,還需要引起重視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張小麗.“德育”“智育”“體育”概念在近代中國的形成考論[J].教育學報,2015,11(6):107-114.
[2]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Z]. 2018-12-29.
[3]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Z]. 2017-10-18.
[4] 熊小健,陳曉峰,劉云龍.體育德育本體論繹——基于中西文化源頭時期體育項目的再探索[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4 (8):11-18.
[5] 李儲濤. 身體德育:學校體育的德育起點[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36(6):72-75.
姓名:周承鑫(1996.10--);性別:男,籍貫:四川省內江人,民族:漢族,學歷:本科,畢業于南京體育學院;現有職稱:二級教師;單位所在地:無錫市新吳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