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蘭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發展,教師更加關注學生能否靈活應用課程知識,更加重視學生能否清楚地了解課程知識的要點。微課與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不僅滿足了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要求,還讓學生靈活地應用數學課程知識要點,培養了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巧妙地應用微課與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活動中,正確進行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時代不斷地變遷,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為小學數學課堂帶來了不一樣的色彩。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加入電子信息技術,可以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靈活,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積極性,提升課堂效率,讓學生運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彌補了傳統教學中教學模式過于呆板的弊端。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微課與操作相結合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好奇心重的時期。微課教學模式旨在應用視頻、動畫等資源,結合課程知識,創新課程教學方法。在教學小學數學時,應用微課教學模式,能給學生增加不一樣的體驗。相較于傳統的多媒體課件及板書式教學,增加視頻、動畫等資源,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時感受學習方法的多樣性,并積極地參與到課程學習活動之中,更好地了解數學學識,解答數學習題。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
運用微課與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結合思維導圖等不同類型的教學工具。根據思維導圖的特性,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性的整理。此外,還可以在解題時使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大膽思考,討論多種解題的方法,獲得不一樣的數學學習體驗,了解不一樣的數學解題思路。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還可以促進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策略
(一)借助實物教學資源,靈活考查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的生活經驗及學習經驗都不太豐富,難以準確地理解課程知識要點。因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實物教學資源,給學生介紹數學知識,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立體感認知,提高學生參與課程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給學生介紹實物教學資源,還可以讓學生全面了解課程知識要點,更加熟悉將要開展的課程學習活動。例如,教師在講解與“長方體、正方體”有關的知識時,就可以給學生展示生活中的長方體、正方體物品,并向學生介紹,讓學生對這些形狀有全面的認識,加強對立體形狀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多觀察,發現課堂中的長方體、正方體物品,觀察日常生活中長方體、正方體形狀的特征,懂得靈活應用正方體、長方體知識去解決問題。教師可以使用投影,多方面展示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形狀的投影圖,了解不同切面的直觀圖。這種學習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基礎理論知識,還可以有效地掌握學習方法,學會觀察日常生活,發現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數學知識和數學道理,懂得數學知識具備的實用性,提高靈活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二)借助微課互動,引導個性學習
微課資源可以進行以下分類:其一,錄制型微課,就是利用攝像機等設備,對教與學過程進行拍攝,以此建立真實的教學情境。其二,錄屏型微課,需要輔助相應的軟件工具,設計PPT,錄制教師講解的音頻。其三,為軟件合成式微課,需要借助圖像、視頻等制作軟件,將動畫、圖文等進行合成,以此輸出視頻,這樣就能夠在真實的課堂與PPT建立深度融合。對于相同的知識點,我們可以借助網絡學習平臺,將其制作成為不同類型的微課資源,學生可以根據偏好以及接受方式自主選擇,這樣的學習更具有個性化特點。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既可以錄制微課,完整地呈現師生的互動過程,使觀看視頻的學生可以感同身受,能夠體會數學思維的發生發展過程,也能夠清晰把握課程知識;我們也可以制作成錄屏型微課,只關注知識點講解,突出重點內容,明晰教學主線,這樣可以規避其他信息對教學過程的干擾。
(三)利用微課解讀概念,拓寬學生的數學思維
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定理公式,這些定理和公式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理解并靈活運用。但是定理和公式的記憶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存在一定困難,同時在應用的過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現混淆的情況。而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未能對定理公式的真正意義進行理解,也沒有弄懂定理和公式的由來,思維固化在了記憶上面,在應用和學習的過程中,未能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究。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有限的條件下,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定理及公式的由來,要讓學生懂得為什么公式可以這樣利用。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公式及定理的推導過程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對數學概念理解,不再心存疑惑。只有這樣,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就不會一頭霧水,也不會對公式及定理混淆。只有每個學生都能具體清晰地應用公式定理,才能夠在解題的過程中信手拈來,不會害怕變式,這樣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四)播放學習視頻,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在應用微課與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具有趣味性的教學視頻,給學生展示數學運算的快捷方法,了解公式推導的方法。在課堂上播放這些視頻,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了解和熟悉數學知識要點。在引導學生觀看完學習視頻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學生參與到圖形變化、圖形制作、數字運算、公式推導的學習過程之中,讓學生有真實的參與感,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數學知識要點。
結束語
現代教學的主體對象是學生而非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目標的制定,必須要完全遵照學生的性格特點。讓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從被動變為主動,這樣一來,往往能夠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王新翠.微課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性及有效操作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2020(20):115.
[2]王麗珍.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與操作的結合[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4):35—36.
[3]石應榮.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與實際操作的結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9(2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