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圖雅
摘要:隨著自媒體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分享自己的觀點、文章等,龐大的信息量沖擊著人們的視覺感官,到底誰說的是真的或許只有寫作的作者才知道。而日報新聞作為比較權威的、值得信賴的信息渠道,日報新聞記者的寫作能力將成為體現一個報社整體質量水平的關鍵,本文將通過對日報記者新聞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探究日報記者新聞寫作方面的一些解決措施。
關鍵詞:日報記者;新聞寫作;問題;解決措施
新聞,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它的含義就是新鮮的見聞,新鮮體現了新聞的時效性,而見聞則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準確性,除此之外,新聞作為權威性的信息渠道,還要具備公正性、顯著性、開放性等一系列特點,再短小精悍的新聞報道也要“五臟俱全”。日報新聞作為我國傳統的、權威的信息平臺,記者的新聞寫作能力也關乎著人們信息的準確性與時效性,因此,一個日報記者的新聞寫作能力體現著一個報社的整體水平,決定著整個報社的發展方向。然而,在信息多樣化的今天,許許多多的存在素質問題、缺失職業道德操守的人鉆了新聞記者的空子,各種文章以新聞報道的方式呈現在了人們的眼前,使人們對于新聞心存疑慮,甚至對整個新聞行業失去信任。面對這樣的現象,筆者就日報記者新聞寫作方面的問題提出探究性的解決措施。
一、日報記者新聞寫作存在的問題
根據新聞寫作的要求與規范,我們發現日報記者在新聞寫作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新聞標題枯燥乏味
日報記者在創作稿子期間,新聞標題的立意還是很明確的,但是文章標題不夠吸引人,文章內容也十分枯燥,很容易使人眼疲勞,同有一些城市報不同,城市報非常注重文章的標題,這也是因為日報記者與城市報記者篩選事實事件的不同而不同的,日報記者宏觀性較大,一般都是大事件問題,標題與內容也都是詳細的闡述事件內容,一般人很難與其產生聯系感,而城市報則主要以當前城市的新動向、人們的生活為主,內容貼合人們生活實際,文章標題標新立異,深得人們喜愛。同時,日報因具有穩定的閱讀群眾,很難與其他報社產生競爭,文章標題也不過分關注,但是如果想讓閱讀人數大幅度提高,就必須重視文章標題的創新問題,時代在變化,人們的口味也在變化,日報社記者只有提升標題創新度才能在未來的工作中如魚得水。
2.新聞篩選度不足
日報社記者寫作題材主要是遠離人們生活的大事件問題,有些東西是人們迫切需要知道對,而有些可有可無的內容對于人們來說就不顯得那么重要了。對于人們急切所求的內容是必須要告知大家的,至于其他的內容則要有選擇性的發布,不能因為排版問題而無視內容問題,這就是對內容的不負責任,造成的結果也就只能是對人們都難有吸引力,不過這樣一來對記者的編輯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根據問題探究解決措施
1.選擇性編輯事件事實
編輯報道內容時,要根據人們的關注程度有選擇的編輯,人們關注的、與人們密切相關的內容應及時報道,對于關注程度小的可以選擇性報道甚至于不報道。人們關注程度高的新聞內容編輯時,養成關注細節和關注故事的好習慣,尤其是吸引人的細節與故事。但是有時日報需要報道一些時事政治問題,這種問題對人們具有很大的影響,編輯文章時,必須要考慮到所有的因素,探究人們真正需要的內容,對能產生人們較大思考的內容要優先性報道,注重體現新聞的時效性。同時找尋能引發人們共同情感的內容,關注細節描寫,提升自己的水平。以十九大召開為例,十九大的召開是受整個中華民族關注的,實時報道有助于人們快速掌握相關內容,為以后的路途做好規劃,實時報道時,以“第十九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為題,使人們快速知道國策,積極融入、實踐國策。通過事件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報道方式,有利于激發人們閱讀的興趣。
2.多結構化塑造文章魅力
新聞的報道形式一般有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折衷式以及平鋪直敘式四類。大部分日報記者尤為喜愛折衷式報道,通過導語簡明體現事件,其次具體闡述相關事件,對讀者來說沒有心底落差、平平無奇,因此日報記者應當學習多樣化的報道形式,積極學習相關內容,使新聞報道具備更多閱讀魅力。如華爾街日報體《提高豬的生活質量》為例,首先講述了一個養豬人的事實,其次才分析法令下如何去養豬,通過倒金字塔的方式報道相關法律條例,使得文章更具觀賞力、吸引力。運用多結構去報到新聞事實,有利于提升人們的關注度。
3.故事性提升文章引力
故事往往能夠激發人們的閱讀性,編輯文稿內通過故事去吸引人們也是一種不錯的寫作方法,可以使文章內容更具真實性。一直以來,日報只關注事件的具體事實,闡述相關的具體事件,忽略了文章的觀賞性、可讀性。在報道事件的同時加入報道的故事性,能推動讀者閱讀的欲望,從而吸引讀者根加關注時事。充分的利用故事性去調動讀者的閱讀興趣,往往體現著整個報社的水平,增加新聞故事性應該成為以后新聞報道的重點項目。
4.日報記者應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及綜合素質
日報記者自身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會直接對新聞稿件的寫作水平起到影響。因此,記者本身的系統化新聞理論知識儲備及其職業能力對新聞稿件的質量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日報記者應積極地、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新聞寫作能力,通過不斷地學習,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從寫作語言結構及上下文的銜接等多方面進行提高,促使新聞質量提高。
5.加強日報記者自身的工作積極性
當前,在日報記者實際工作過程中,新聞記者在多方面都不夠主動積極。由于部分記者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對現行相關政策法規的了解程度較低,使其在采訪社會負面新聞時缺乏有效判斷及研究,對新聞事件中存在的疑點不進行主動發現,即使在發現疑點后也不進行深入探索,使得新聞內容的真實性缺失。此外,日報記者的日常工作量較大,導致部分工作人員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對新聞題材的研究和探索程度較淺。這種現狀不僅無法滿足大眾對新聞閱讀的需求,對日報社自身的健康發展也起著阻礙作用。因此,加強日報記者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現實意義。
三、結束語
新聞編輯能力是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的基礎,日報記者的新聞編輯能力將直接決定日報社的生存能力,新聞記者要從各個方面彌補自身的編輯能力,提升文章的故事性,同時采用多樣化的結構從各個層面對文章進行編輯,從而吸引人們的關注度,積極學習各種表達方式,提升創新思維,寫出受人們喜愛與關注的新聞稿。
參考文獻:
[1]張昌禹.探究新聞記者工作目前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J].科學與財富,2016,8 (1).
[2]李詠.當前我國新聞記者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報業,2017 (2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