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
摘要: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家長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思想的影響,認為多識字、會計算才會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佼佼者,才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一些幼兒機構也為了迎合家長的心理需求,在教育中存在較為突出的小學化現象。針對幼兒家長、幼兒教師以及幼兒教育機構和社會在關于鄉村幼兒園“小學化”方面出現的問題,本文主要通過訪談法、問卷法以及文獻查閱等方法分析了造成“小學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幼兒園管理體系不健全、幼兒教師專業化水平低以及幼兒家長思想觀念落后和社會資源分配不合理四個方面,并對癥下藥,積極找出對策,幼兒園要規范制度管理、幼兒教師要提高專業化水平和素質、幼兒家長要轉變思想觀念以及社會要對幼兒教育引起重視。
關鍵詞:鄉村幼兒園;小學化;不良現狀;解決對策
引言
2011年,教育部發布《關于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明確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2012年,教育部出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幼兒園需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幼兒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教育的發展為中小學乃至人一生中所接受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對教育事業引起高度重視,而幼兒教育作為幼兒基礎教育階段的啟蒙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當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而如今的幼兒教育越來越呈現出“小學化”的傾向,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對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存在一定的消極影響。
幼兒教育小學化是指幼兒教育的管理、教學模式及內容偏重于小學階段,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沒有關注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發展,直接向幼兒傳授小學階段才應該接受的具體教科書知識,它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忽視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的、探索性的學習和各種能力的開發,這種教育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給幼兒的成長與發展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通過研究鄉村幼兒園小學化問題,可以初步了解鄉村幼兒園的教學方式、管理方式等,有利于幼兒園在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完善和改進,從而能夠更好的進行教學,提升辦園水平。還有利于家長和幼兒園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素質的提高,更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主要采用訪談法和問卷法相結合的方法。通過與鄉村幼兒園教師交流詢問問題,了解其所在幼兒園的基本情況,將訪談內容整理記錄。并且將所要調查的問題做成問卷,讓鄉村幼兒 教師和家長進行填寫,根據問卷和訪談的結果,將問題進行分析整理,以表格的形式呈現在正文里。1
一、鄉村幼兒園“小學化”的不良現狀
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是當前我國幼兒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之一,尤其在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這種現象更為普遍,關于幼兒園方面“小學化”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幼兒園、幼兒家長以及幼兒教師三個方面:
(一)幼兒園教學中存在“小學化”傾向
1.教育目標“寬泛化”
幼兒園教育目標是培養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和諧發展,一般的來講,正規的幼兒教育機構中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三個維度,而大多數鄉村地區的幼兒園,教育目標更多傾向于幼兒對于知識的掌握,主要表現為識字、算數等。
2.教學內容“小學化”
大多數鄉村幼兒園開設的課程主要集中在拼音、識字以及計算這三個方面,將原本不屬于這個階段的課程提前搬到幼兒園的課堂之上,如下表所示。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鄉村幼兒園所開設的課程以及教授的主要內容中,拼音、識字、計算等所占的比例較大,這幾門課程對于教師的專業能力以及教育資源的要求相對較低,因此對于教師和幼兒來說也比較容易接受。但是幼兒園教育內容以及課程安排首先應該體現豐富性,滿足幼兒的需要和興趣,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3.教學方式“單一化”
鄉村幼兒教師較多采用傳統的授課模式,主要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幼兒坐著聽課并且在課后會布置一定量的作業,如下表所示,這種教學方式剝奪了幼兒的主體地位,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
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幼兒的社會性交往,也增加了幼兒的學習負擔,缺乏豐富性和趣味性,不符合幼兒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習特點。教師應從各個方面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幼兒喜歡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習,讓課堂充滿童趣,充滿歡聲笑語。
4.教學評價“主觀化”
鄉村幼兒園的教師大多以個人的主觀判斷和個人感情對幼兒進行評價,把幼兒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多少作為評價幼兒教育質量的唯一標準,實質即是重視結果、輕視過程。
(二)幼兒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
鄉村幼兒教師學歷參差不齊,他們大多數未進行過系統的幼兒教育教學理論培訓和實踐鍛煉,所以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比較欠缺。具體結果如下表
鄉村的大多數家長對“小學化”的了解知之甚少,而且他們的思想觀念也比較落后,他們覺得孩子上幼兒園就是為了學習知識,為以后的學習做準備,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兒的知識方面的積累,但是過重的學習負擔會給幼兒的身心健康帶來一定的損害。
二、鄉村幼兒園“小學化”現象的成因分析
造成鄉村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幼兒園各項制度與管理體系不健全
1.幼小銜接制度體系不明確。
由于各個地區關于幼小銜接的制度體系尚不明確,所以也就出現了在幼兒園中教授小學內容的現象。有的地區的孩子在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面試,主要考察識字、算數等內容,這使得一部分幼兒家長更加重視幼兒文化知識的學習。關于幼小銜接制度的完善已經被引起相當的重視,重點是要做好家長的思想教育工作。
2.教師準入制度較寬松。
由于幼兒教師準入制度有嚴格的規定,所以考取幼兒教師比較困難,這就使得一部分有從事幼兒教師想法的轉向中小學任職。還有由于幼兒教師準入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一部分中小學教師流向幼兒園,這些教師不具備幼兒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因此也就造成在幼兒園教授小學內容的現象。
3.管理制度較寬松。
我國大多數幼兒園一定程度上體現類似小學階段的規章式管理,[1]在教育目標制定上和教育內容和方法選擇上沒有一定的數據作為參考和支撐,而且在教學評價上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方面有待考量。
(二)幼兒家長思想觀念落后
1.家長自身受教育水平低。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在幼兒未上幼兒園之前,主要是在家接受父母的教育。而由于大多數家長受教育程度較低,加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思想的存在,認為孩子只有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才能有出息,所以很小就開始教他們識字、算數等一些家長過去所學的東西。為進入小學做好準備。
2.對幼兒教育不重視。鄉村的大多數家長,他們大多都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對幼兒教育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他們來說中考和高考才是關鍵時刻,卻忽略了初始教育的重要性。他們從小沒有受過很高的教育,更不用提幼兒教育,所以他們的思想還是以前的傳統思想,比較保守封建,限制了孩子們多方面的發展。
3.傳統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由于受到傳統的小農思想的影響,傳統的識字、算數等教育在我國教育中根深蒂固,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它的發展為以后的教育奠定了基礎,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不遺余力的讓孩子接受盡量好的教育,報各種輔導班,對幼兒教育高度重視,但是他們只是一味地“自以為是”,卻忽視了孩子真正想要的和喜歡的東西。
(三)幼兒教師專業化水平與素質較低
幼兒教師方面存在的許多問題也給幼兒園“小學化”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學歷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農村地區比較落后,條件設施等比較差,導致鄉村幼兒園教師比較缺乏,所以對農村地區教師的學歷要求相對較低,他們雖然學過關于學前教育方面的知識,但零散不系統,缺乏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
2.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不足。
由于鄉村幼兒教師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所以他們在知識學習上也相對比較困難,他們大多數沒有取得教師資格證,缺乏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方面的訓練,專業能力不足,這給鄉村幼兒教育帶來了隱患。
3.教師準入資格寬松。
一部分的鄉村幼兒教師既不是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他們的學歷是小學或者初中,他們幾乎不懂關于學前教育的任何知識,在一些民辦的幼兒園當一個臨時教師,他們只是為了就業而就業,既沒有學歷,也沒有教師資格證和教師編制,他們的素質也比較低,從而對幼兒園的發展和幼兒的教育和健康成長帶來一定的影響。
(四)社會及政府重視及監管不到位
1.社會大趨勢對幼兒教育的影響。
社會的教育大趨勢影響幼兒園辦學方向,社會倡導尊重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規律,按照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開展課程,選擇學習和活動方式。當今大多數鄉村幼兒園對幼兒教育認識不足,不顧幼兒身心特點,按照幼兒園本身需要進行教學,普遍存在大量教授文化知識的現象。應該引起社會和政府的廣泛關注和重視。
2.政府及教育有關部門監管不到位。
長期以來,由于政府及有關教育部門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且幼兒教育尚未被納入義務教育行列,所以對于幼兒教育缺少相應的人力物力支持,從而使幼兒教育成為整個教育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鄉村地區發展比較落后,教育資源匱乏,大多數幼兒園依附于小學。
三、鄉村幼兒園“小學化”現象的解決對策
幼兒教育是我國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作為基礎教育的奠基,它對中小學教育乃至人一生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當前,鄉村幼兒教育面臨許多嚴峻的任務與挑戰,我們要齊心協力為鄉村幼兒教育的發展尋找解決之策,為鄉村幼兒教育的發展做貢獻。
(一)健全制度體系、規范幼兒園管理
幼兒園是幼兒成長發展的重要場所,所以幼兒園的發展和管理對幼兒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兒園必須在制度和管理方面引起足夠重視,要更新觀念,給予不同性格幼兒發展的多彩平臺,為幼兒發展奠定基礎。
1.明確幼小銜接的制度體系。
幼兒園應該明確幼小銜接的制度體系,規定幼兒園與小學所教授的知識,使幼兒園與小學在教育目標、內容、方法上有明確的規定,嚴格禁止在幼兒園教授小學化知識的情況,如果是學習關于識字和算術的一些知識,也應該通過借助一定的玩教具和游戲的方式來進行,從而讓幼兒園與小學順利銜接。
2.嚴格教師準入制度。
幼兒園應嚴格教師準入制度,明確規定幼兒教師的準入要求,對不符合幼兒教師資格的教師采取解雇或者不聘用。應明確教師準入的最低條件,嚴格篩選教師的聘用,而且尤其重視德育方面的要求,對師德做出明確的規定。
3.端正教育思想。
幼兒園應該端正思想,確立科學的教育管理體系,科學制定幼兒一日活動計劃。以促進幼兒發展為本,提高幼兒教師和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從而有利于幼兒發展和幼兒教師專業素質提高。在教育設施上,加大資金投入,引進旨在促進幼兒成長發展的教育資源。
(二)走出思想誤區,認識幼兒教育
1.端正態度,認識幼兒教育。
家長的思想觀念以及態度影響幼兒園的辦學方向,家長應該走出教授給幼兒識字、算數等小學化的知識的思想誤區,端正對幼兒園小學化的態度,不能將小學化僅僅看作為教育內容的小學化,要多增加對造成小學化其他方面問題的認識。如在教學方式、教育管理、教學方法等方面。只有正確認識幼兒教育,才能更好地解決小學化問題。
2.轉變思想觀念
家長應該轉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這種錯誤的觀念。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幼兒身上,也不要因為跟其他家長攀比而讓自己的孩子學習一些不喜歡的東西,從而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要多問問孩子的意見,了解他們真正喜歡什么,尊重他們多方面的興趣,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家長應該靜心教育,靜待花開,明確讓幼兒順利的進行幼小過渡不僅僅要讓幼兒做好學習方面的準備,還要做好生活方面的準備。
(三)實現專業化發展,提高自身素質
1.努力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幼兒園教師應該積極進行學習,努力學習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而為自己的專業化發展作準備。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可以通過觀看網上有關優秀幼兒教師的課程和視頻,也可以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各項實踐和培訓,針對青年型教師和轉崗型教師實行有計劃的專業培訓,通過開展各種專題講座和研討活動,以及各種技能展示和教玩具制作活動來促進其理論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多向優秀教師學習,激發發展潛力,并且將自己習得的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提高自己。
2.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與水平。
教師的素質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通過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與教學水平,使廣大教師成為幼兒成長路上的“領路人”。[2]幼兒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特點開展教學活動,提升幼兒教師的教育意識與能力。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將受教育者培養成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所以,一個人的素質水平的高低是一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基礎,為智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提供條件。
(四)重視幼兒教育,合理分配資源
1.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廣泛共識。
社會和政府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對幼兒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社會應該加大對幼兒教育的宣傳力度,通過廣播、宣傳畫等方式,讓社會大眾對幼兒教育有著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從而也能夠對幼兒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有更明確的認知。因此,為了能夠讓幼兒教育在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提高大眾對于幼兒教育的認知水平,政府需要對幼兒教育的發展進行監管,規范秩序,促進教育的良性發展。
2.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教育資源是進行教育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是否能有效進行一部分取決于教育資源。鄉村地區教育資源短缺、教育投入嚴重不足,幼兒教育的實施與發達地區相比較困難,所以國家應該頒布相應的政策,對鄉村地區的教育進行一定的政策傾斜,不管是人力還是物力,應該優先考慮鄉村地區。對鄉村地區的教師給與一定的補助政策,倡導教師積極向鄉村地區任職。保證鄉村幼兒教師的基本工資待遇,健全教師培訓保障制度,加強轉崗教師的培訓與管理等。在師資方面保證鄉村地區的數量跟質量。
結語
鄉村幼兒教育是我國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國家、社會以及個人都對鄉村幼兒教育高度重視。針對鄉村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通過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要走出思想誤區,認識幼兒教育;規范教育制度,做好幼小銜接;合理分配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五個方面。各方面的內容都應該發展幼兒的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等,對于鄉村幼兒園出現的“小學化”現象,應該引起政府以及教育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加強引導,積極干預,采取有效措施徹底糾正這種錯誤傾向。
參考文獻:
[1] 金日勛.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 學前教育研究,2011(03).
[2] 郭躍進.兒園教育走出“小學化”誤區的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3,No.226.
[3] 劉梅.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弊端及對策[J].教育觀察,2020,v.9;No.234.
[4] 陳麗娟.學前教育小學幼化傾向的治理路徑分析[J].甘肅教育,2020,No.649,23.
[5]高祥,郭平.鄉村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的困境及解決路徑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4:5-6+46.
[6]蔣永強.鄉村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成因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20,05:21.
[7]陸雪燕.鄉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及對策[J].長江叢刊,2018,04:292.
[8]李春艷.鄉村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及應對策略[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17,11:286+292.
[9]錢玉濤,劉峰,趙和生.鄉村幼兒園設計策略初探[J].安徽建筑,2017,2406:83-86.
[10]陳吉良.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與對策剖析[J].學苑教育,2016,05:24.
[11]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小學教育(全科)專業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XJG-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