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涵 李巖
摘要:自然材料是天然資源,色彩豐富、形態各異,幼兒對自然材料有著本能的興趣,無論是色彩還是形態都對幼兒有很強的吸引力。近年來,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創意美術、探究課堂理念已深入人心,自然材料也作為創意材料走進幼兒美術活動中,不但豐富了美術活動內容, 同時也使活動形式更加有趣新穎。
關鍵詞:自然材料;幼兒園美術;運用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 顆美的種子,在大自然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大自然中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認識世界與自然,讓他們通過創意美術活動貼近并感受大自然,在幼兒創意美術活動中,教師應有效地應用自然材料,引導幼兒創作出具有創意的優秀作品,以此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使幼兒獲得全面發展。
一、引導家長參與自然材料收集活動,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幼兒對活動有足夠的興趣,那么開展美術教學活動往往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自然是幼兒向往的“天堂”,自然材料大多是在自然環境中獲得的。 因此,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家庭資源,讓家長陪伴幼兒共同收集自然材料,促進幼兒快樂成長。教師要讓家長了解自然材料對于發展幼兒藝術感知能力的作用,鼓勵家長利用空閑時間帶著幼兒感受大自然,如周邊的公園、鄉村。在保證幼兒安全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到小溪、小河旁聽聽水聲,體會水流動的韻律感,踩踩松軟的沙子,摸摸光滑的石頭。 家長要為幼兒準備“百寶袋”,讓幼兒裝 一 些沙子、石頭、泥土,拾 一 些樹葉、樹枝,摘一些野果子、野花等,讓幼兒感知并了解這些自然材料,為將來的創作積累足夠的素材。
家長可以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野營,稻草、樹枝、泥巴、麥稈等都是幼兒喜愛的自然材料,家長應引導幼兒將這些自然材料運用于美術創作,以此創作出具有創意的美術作品,讓幼兒在創作的過程中體驗美、感受快樂。有了家長的參與和引導,幼兒走進自然、親近自然的活動就變得更有目的性、更有意義。幼兒對自己收集的自然材料也會更加珍惜,對于利用這些自然材料開展的美術創意活動也會更感興趣。
二、運用豐富的自然材料,激發幼兒的創作情趣
自然材料是在自然界中隨時隨地都能找到的素材,如泥巴、 沙石、樹葉、種子等,這些形態各異、各具特色又天然存在的自然材料,會以獨特的自然魅力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自然材料本身不能成為美術作品,如松果、石頭等,幼兒要改造與加工這些自然材料。 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利用空閑的時間前往野外或公園收集不同的石頭。每當將這些自然材料帶到幼兒園時,幼兒都十分高興。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觀察并把玩這些石頭,讓幼兒對石頭的形狀特點有深入了解,并讓他們深入思考 。 如,怎樣可以將手中的石頭變得更加美麗,如何在石頭上進行創作,等等。有的幼兒說,他的石頭是圓圓的,他可以用綠色與黑色的顏料把石頭變成西瓜;有的幼兒說,他的石頭是扁扁的,他可以把它變成小魚;有的幼兒說,他的石頭很像人臉,可以為它添上鼻子、眼睛、嘴巴。通過教師的有效啟發,幼兒的創作靈感不斷被激發,進而創作出不同的創意美術作品。教師要及時鼓勵和肯定幼兒新穎的、有創意的想法,鼓勵他們大膽創作,體驗不同的美術創作游戲。除了石頭,教師還可以使用樹枝、松果等自然材料對幼兒進行引導。
三、自然材料組合,豐富美術活動內容
在幼兒美術的創意活動中,自然材料的組合讓活動形式更豐富多樣,擴展幼兒的自主發揮空間。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增加活動創意,通過自然材料的組合打造全新的美術活動課堂,激發幼兒的創意靈感,讓幼兒更好地參與到活動過程中,讓美術活動內容與幼兒的創意更貼近。
例如在創意美術拼貼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準備不同的植物材料,如樹葉、枝條、果實、糧食、蔬菜等,這些植物資源都可以作為美術活動素材。幼兒可以根據自己想完成的主題選擇相應的植物材料,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可以獨立選擇,也可以組成美術小組一起動手合作。從幼兒完成的植物美術作品來看五花八門、充滿了奇趣和創意。比如有的孩子在楊樹葉上畫上五官, 用銀杏葉做帽子, 用玉米須做胡子,做出了一個老爺爺的形象 ;而有的孩子則用銀杏葉做成小裙子,一個活潑美麗的小女孩形象呼之欲出。豐富的植物材料組合能夠激發幼兒的無限創意,同時也會讓幼兒美術活動更有活力。
四、巧妙運用自然材料,充分展現幼兒的創造力
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引入自然材料創意應用, 能夠使幼兒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同多樣的自然材料能有效激發幼兒的靈感,發揮自己的想象,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創造力 。
想象能夠讓幼兒美術活動充滿活力,通過自然材料來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實現潛移默化的無痕引導效果。自然材料就像一個充滿奇思妙想的世界,可以無限包容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讓美術活動充滿創意和活力,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當幼兒對自己收集的自然材料有了一定的認知后,就會初步探索這些材料,會對教師或同伴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幼兒,讓他們充分使用這些自然材料,創作出生動的美術創意作品。幼兒敢想、敢做、敢創造,教師應鼓勵幼兒利用自然材料,充分展示美術活動的藝術之美。
例如在“樹葉變變變”活動中,教師可以和孩子們一起收集樹葉,一起制作“樹葉拼貼畫”。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只要起到示范作用即可,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幼兒自主發揮,不要過多地介入和干預,讓幼兒在自主發揮中展開想象,并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美術作品。比如有的孩子把三片柳樹葉拼在一起,作為小金魚的尾巴 ;有的孩子把五片冬青葉拼接在一起,做成了美麗的梅花 ;還有孩子在銀杏葉片上畫上圖畫,就是一把栩栩如生的小扇子……孩子們的想象力往往令人驚喜,而低結構的植物材料更讓孩子們有了發揮想象的空間。
五、自然材料在美術活動中應用,提高幼兒的材料應用能力
在以自然材料為主要材料的幼兒美術活動中,雖然形式靈活,幼兒有很大的自主發揮空間,但是由于低結構材料處于相對無序狀態,所以幼兒很容易偏離預期思路,也就是在活動中會“跑題”。 比如有孩子計劃要作“樹枝點畫”,但是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做樹 葉剪紙,他就放棄了樹枝選擇了剪紙,最后哪一樣也沒做好。所以,教師要重視植物低結構材料運用的有效性,在活動之前設計具體主題,比如人物主題、動物主題、風景主題等,在開展美術相關主題的引導下開展活動,才不會出現偏題、跑題 問題,因為幼兒的自主發揮是有限度的,自主發揮不代表隨意發揮,設計美術活動主題后,才能保證美術活動的有效性,提 高幼兒的材料應用能力。
六、結束語
“大自然千變萬化,這是自然給予生活最美的饋贈。”在幼 兒美術活動中,植物作為自然材料充滿了無窮趣味,教師在美術活動中選取適宜的安全的、豐富的自然材料,能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與創作激情;巧妙地運用自然材料,能充分展現幼兒的創作能力,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在幼兒園美術的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主動發現美、創造美,在活動中獲得美的體驗。
參考文獻:
[1]董翌藍.巧用材料,為幼兒創意美術活動注入活力[J].幸福家庭,2021(03):68.
[2]張巧寧.芻議幼兒美術活動中自然材料的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0(39):155-156.
[3]李琦. 自然材料在小班美術活動中運用的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