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權
摘要:當前人類社會的發展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教學也逐漸由過去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更多的是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養。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它能幫助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各種難題,從而形成一種科學、理性的思維和創新意識。針對這一情況,本文將從運用提問導引思維、運用小組拓展探究思維、運用生活元素導引思維三個方面,分析基于探究能力培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探究能力;培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程標準中,數學新課程明確提出了教師要改變落后的教學行為和方式,注重激發學生對情感態度體驗的優化和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把握新課標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樹立更科學的觀念,深入探索創新的方法和策略,以落實學生探究能力培養的終極目標,為素質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一、提問,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要促進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這樣才能使學生具有主動探究的動機。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將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手段,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師要對數學教材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明確其中的重點和難點,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思維層次等情況,精心設置提問,向學生提出具有啟發性、趣味性的問題,創設具體問題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興趣,促使學生在興趣、疑問的驅使下,主動開展思考、探究。
舉例來說,在講授“二位數乘二位數”這一課時,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二位數的計算方法,同時讓學生體驗運算程序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筆者將本節課程的內容呈現為一題。在提問之后,筆者將提供合適的解答空間,讓學生有獨立分析的時間,在此過程中,筆者將及時給予學生指導,以加快學生解決問題的速度。由此,筆者提出問題,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合作交流,發掘學生的探究能力
協作溝通是一種科學的、創新的教學方式,是實施探究教學的有效途徑,它能使學生在不斷的探索中發展自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在課前做好準備工作,根據“分組不一致、分組不一致”的原則和標準,將全班學生分成4-6個小組,保證組內成員都有機會參與并展示自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在學生自主探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互動、交流,達到思想互補、資源共享,最終順利地實現問題解決,提高探究教學的效果。
舉例來說,在講授“面積”這一部分知識時,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學習確定面積單位的方法,為了發掘學生的探究潛能,筆者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5人,小組成員確定好后,筆者再根據本節課程的內容設定一個探究任務,指導每組的探究方向。工作安排完成后,作者再次給學生充分的討論空間,讓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同時,作者也將對每組進行巡講,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并對每組進行一定的討論指導。這樣,作者通過合作交流,發掘了學生的研究潛力。
三、利用生活要素來布置作業,強化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生命是知識產生的源泉,也是知識運用的最終歸宿,因此生命元素的融入和生命任務的安排可以成為探究式教學的基本形式,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應用意識和探究實踐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把課堂教學的思路和范圍由原來的教科書擴展到更廣闊的領域,把現實生活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注重觀察、挖掘、搜集與學生生活經歷有關的各種要素和資源,與數學知識緊密結合,為學生布置生活實踐探究任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促使學生根據所學的數學知識對生活現象進行分析,實現生活問題的解決,形成良好的實踐探究能力和素養。
比如,在講授這部分知識時,實際上,這門課的內容和生活是緊密相連的,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修養,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了生活實例。接著,筆者又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這門課的內容進行了探索。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作者通過布置生活元素的任務來加強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引導思想,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盡管新課改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在科學地教育和引導學生,使他們不會偏離正確的學習方向。小學數學教師應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避免灌輸教學方法的使用,而應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在提出問題后,學生思考受阻時,來點撥學生的解題思路,使學生能得到良好的啟迪,從而實現思維的有效發散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講授“因數與倍數”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精煉數的因數與倍數的方法,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態度上。適當地給學生提供展示的空間,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把自己的思想表現出來,只有在學生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才能使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這樣,作者就可以通過引導思想,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基本任務,也是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全新要求。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認清當前改革發展的基本趨勢,正視傳統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以科學的觀念和先進的思想,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用提問引導學生思考,用小組討論拓展探究深度,用生活元素布置作業,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再局限于表面,而是更具深度、寬廣和有效性,最終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春燕.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4):183-184.
[2]景虹.基于教學做合一的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4):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