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瑤

摘要:目的:評價預見性護理給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情況帶來的影響。方法:回顧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間在本院進行陰道分娩的6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將應用常規護理的30例產婦設為對照組,將應用預見性護理的30例產婦設為研究組。在產后2/24小時分別檢測產婦出血量,觀察產后出血率,并進行組間對比對。結果:結果:產后出血率:研究組的3.33%與對照組13.33%相比更低;產后2/24小時出血量: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更少,P<0.05,統計學對比有差異性。結論:預見性護理給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情況帶來的影響非常積極。
關鍵詞:陰道分娩;預見性護理;產后出血;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14.46+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9--01
產后出血是產婦產后常見的并發癥,陰道分娩產婦比剖宮產產婦發生風險更高,臨床需要給予及時、恰當的治療,否則輕則給產婦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傷害,重則危及產婦生命[1]。常規護理較為被動,對產后出血的預防作用有限,臨床應該預見性地開展護理干預,以降低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風險。本文回顧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間在本院進行陰道分娩的6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試觀察預見性護理帶來的影響。
1 方法及資料
1.1 研究對象
回顧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間在本院進行陰道分娩的6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將應用不同護理模式的各30例產婦分別設為對照組、研究組。對照組:年齡22歲~36歲,均值(29.61±6.41)歲;孕周36周~42周,均值(39.42±1.32)周;經產婦13例,初產婦17例。研究組:年齡23歲~36歲,均值(29.54±6.52)歲;孕周37周~41周,均值(39.76±1.24)周;經產婦15例,初產婦15例。錄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中,P>0.05,兩組之間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1)產前:在產婦中開展心理疏導,進行關于陰道分娩知識的健康宣教;(2)產中:監測生命體征變化,指導產婦采取適宜體位進行助產,根據醫囑使用縮宮素等藥物;(3)產后:觀察患者面色、體溫等癥狀體征,給予生命體征監測,若發現產婦有產后出血征兆,需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此外,為產婦合理安排飲食,以促進其產后恢復。
研究組開展預見性護理:(1)產前:根據產婦年齡、孕周、孕次、病史等信息評估產婦出血風險,通過“五色法”區分產婦危險性,制定個體化應急方案,給予針對性護理。為產婦開展健康宣教,使其了解分娩知識和注意事項,若產婦存在負性情緒,給予鼓勵安撫。(2)產時:鼓勵產婦攝入足量食物,以確保有足夠的體力用于分娩。監測胎心,確保產程順利。關注產婦表現,若有異常及時處理。指導產婦采取自由體位、有節律地進行使力,以預防軟產道損傷。胎兒娩出后觀察產婦表現,及時使用縮宮素,以預防因宮縮乏力而發生產后相出血。(3)產后:關注產婦癥狀體征變化,以婦科護理墊測量產后出血量,在胎盤剝離后牽拉臍帶和按摩子宮,若產婦出現出血先兆,應及時用藥。
1.3 觀察指標
在產后2/24小時分別檢測產婦出血量,觀察產后出血率,并進行組間對比對。其中產后出血的判定標準為:產后24小時內至少出血500mL[2]。產后出血量的測量方法為稱重法,在產婦順利娩出胎兒及羊水全部流出后,在產婦臀部下方放置產科護理墊,分別在產后2小時、產后24小時后稱量護理墊的重量,將稱量結果減去護理墊重量,按照“1.05g重量≈1mL血液”的標準換算,得出最終的產后出血量[3]。
1.4 數據分析方法
資料均錄入到SPSS21.0的統計學軟件中處理,定量資料均用t驗證、用(c-±s)表示,計數資料均選用c2檢驗,用(n,%)表示,組間對比是否具統計學意義取決于是否為P<0.05。
2 結果
見表1,產后出血率:研究組的3.33%與對照組13.33%相比更低;產后2/24小時出血量: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更少,P<0.05,統計學對比有差異性。
3 討論
陰道分娩產婦可因宮縮乏力、胎盤等因素發生產后出血,臨床雖然可以通過用藥加強宮縮,預防產后出血的發生,但就整體而言,藥物療法的效果不甚理想,臨床仍需要輔以積極的護理來進一步預防產后出血的發生。本文中對照組采取的常規護理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其僅注重“身”而不注重“心”,措施上較為被動,缺乏這對象,雖然對產婦的分娩有積極的影響,但對產后出血的預防效果有限。而研究組采取的預見性護理則可以彌補常規護理的不足,其先是對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風險進行評估,隨后根據評估結果將產婦劃為不同的風險水平,再進行針對性護理,產前通過健康宣教提高產婦的自護能力,產中對產婦進行了嚴密監護,產后針對可能發生的產后出血加強了觀察,這一系列措施可以最大程度預防產后出血的發生,減輕產后出血給產婦帶來的不良影響。從結果可知:(1)產后出血率:研究組的3.33%與對照組13.33%相比更低;(2)產后2/24小時出血量: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更少(P<0.05),可見預見性護理預防產后出血及減少產后出血量的顯著有效性。
結語:
為了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風險并減少產后出血量,臨床應為陰道分娩產婦采取預見性護理,以實現對產后出血的有效預防,進而使產婦具有更好的預后結果。
參考文獻:
[1]徐章云,劉培.預見性護理對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預防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21,45(12):2009-2010.
[2]李小蘭,蘇喜蘭.預見性護理對陰道分娩產婦圍產期產后出血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1,28(12):38-40.
[3]嚴邱英,易瑜,李倩.預見性護理對陰道分娩產婦產后出血的影響分析[J].成都醫學院學報,2021,16(05):64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