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叢艷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第一動力,學生如果對英語課堂、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他的學習欲望自然會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教師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視具體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設計與課本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學習,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還可以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適當通過一些形象的圖片展示、視頻音頻的播放、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使語言內容直觀,易被學生吸收,從而降低教學過程的難度,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欲望。
關鍵詞:試論 ? 培養 ? 小學 ? 學生 ? 英語 ? 學習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魯迅曾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動力的源泉。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持久興趣,使學生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中,使他們想學、樂學、會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新課程標準的任務,我想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來談談自己的幾點感悟。
一、積極鼓勵學生,使學生感到有“功”
戴爾·卡耐基說過,“人性最本質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贊賞”。教師適時的激勵性評價會給學生很大的信心,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促使他們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去。相反,孩子一旦受到過多的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不行,對這門學科產生恐懼感,也就不會積極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鼓勵能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動機,從而認為學習英語是一件快樂的事,學習英語的過程是享受快樂的過程。
二、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有“味”
在現實的教學中若是經常采用固定的教學方法,長此以往,勢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1.游戲比賽法
爭強好勝是小學生的一大特點,在英語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掘學習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思維水平,使學生體驗到競爭成功的喜悅。利用游戲比賽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創造力和想象力,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2.優美、動聽的歌曲
“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睆膬和睦硖卣鱽碇v,學生在唱歌時,隨著旋律的起伏變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滿足的同時,產生興奮情緒。因此,將唱歌這種形式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去,能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3.情景活動法
好動是小學生的另一大特點,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適當開展活動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動要常搞常新,精益求精;活動要有魅力,要實用,不能搞形式主義。
活動要結合游戲和兒歌教學,努力創設英語活動情境,動靜結合,集中活動與分散活動穿插,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會自主學習。
4.音調表情及體態語結合法
老師的目光、微笑、問候都可以給學生極大的鼓勵,讓學生感到溫暖,從而更容易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在教單詞或句型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相應的動作,即使是夸張的動作或朗讀語調,孩子們也會特別喜歡。
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到有“情”
作家冰心講過,“我只覺得師和生應當是相互尊重、相親相愛的朋友,要學生對你所教的學科有濃厚的興趣,就應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和學生交朋友?!苯處熞谜媲閷Υ龑W生,關心愛護學生。在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把學生看作天使,教 師便生活在天堂;把學生看作魔鬼,教師便生活在地獄。”因此,老師要愛學生,學生才會愛老師,學生愛老師,才會愛你所教的學科。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感到有“本”
有人戲稱,我們的課堂教學基本上遵守著“四部曲”:首先是“趕鴨子”,把學生都趕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鴨子”,給他們很多東西;填完以后,就是“考鴨子”,最后學生都變成了“板鴨子”。其實英語教學的重點不應是我們該教什么,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干什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五、充實自己,使學生感到有“樣”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得有一桶水?!敝挥形覀兌鄠渌庞谢钴S的可能。因此教師要完善自己的個性,使自己擁有熱情、真誠、寬容、負責、幽默等優秀品質,這是優化教師情感關系的重要保證。
六、鼓勵質疑,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爆F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問題是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問題意識可以激發學生勇于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題,而學生也只有經過自己的探索,才能發現不為人知的新的問題。教師不僅要善于提問,也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大膽質疑。如導入新課,可用質疑法來開展探究性教學,這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教學手段。它可以是問題式的,也可以是圖片式的,更可以是Free Talk式的,關鍵是要能引出當堂課的新授內容,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新教材中每單元的Listening 部分都有相關的問題,可讓學生結合圖片,帶著問題去聽、去思考,激發學習興趣。在講授課時,學生面對的是一篇篇有具體含義的對話、課文或是聽力材料,教師就必須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加工組合,結合學生實際,提出適合于學生的問題,設計出一道道緊扣材料的疑點,讓同學們討論交流,然后在授課過程中逐一展示疑點,層層剖析,直至學生豁然開朗,這是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高潮。這樣,教師在質疑過程中精講,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思考,可以更好地激發他們思維的靈感。
七、運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模擬表演創設的情境,往往受時空限制無法全部做到,在這種情況下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移植情境,形象生動地再現有關對話的時空,做到聲像結合,圖文并茂,這適合小學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齡特點。教師將學生要學的對話融入其中,會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在語言與表達對象之間建立起聯系,從而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趣的進行英語交際活動。例如:下雨的情景課堂上難以再現,老師預先錄下下雨聲,再用FLASH制作成課件,這樣讓學生先體會下雨時的情景,再跟著課件中的卡通人物學習有關下雨的對話內容,學生會很感興趣。學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覺主動實踐,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在相互評價中體現自我。
總之,我們只有采取多種多樣、行之有效的形式來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因此,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結合小學英語學科特點,刻苦鉆研教材,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和諧、民主、快樂、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樂趣中學到知識,在樂趣中掌握知識,全面提高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質量,把新課標提出的要求落實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