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鵬
摘要:幼年時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兒童心理最容易發生變化,留守兒童就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他們的生活環境比較惡劣,處于家庭教育長期缺失的狀態,使得留守兒童容易出現認知錯誤。小學班主任要特別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為他們送去更多關愛,幫助留守兒童更好地成長。本文分析了留守兒童的現狀問題,探討農村小學班主任如何有效地關愛留守兒童,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希望引起廣大教師和社會的關注。
關鍵詞:留守兒童;小學班主任;農村;關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家庭是兒童的第一教育場所,家庭教育對兒童來講至關重要。兒童所處的家庭環境不同,性格就會存在較大的差異。留守兒童長期缺失來自家庭的關愛和教育,就很容易出現心理健康的問題。當前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內容,小學班主任要肩負起自身的教育責任,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使留守兒童能夠正常的成長發展。
1.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1.1認知偏差
留守兒童容易出現認知錯誤。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指向他人;另一種是指向自己。指向他人的情況是把中性信息當成不好的信息以及對其他人的扭曲認知。指向自己的情況是指留守兒童對自己的否定行為。留守兒童的認知錯誤還體現在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兩個層面上,不能正確地看待打工主義,對拜金主義地理解也存在錯誤。每當過節以及過年的時候,父母和其他的打工人都會光鮮亮麗的回到老家,就會讓留守兒童產生錯誤地認知。覺得外出打工就能夠高人一等,榮歸故里。這就使得留守兒童產生上學讀書沒有什么作用,還不如出去打工的想法。留守兒童長期缺少來自父母的關愛,情感上得不到滿足,父母只是給予物質上的補償,就容易讓留守兒童產生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偏差想法。
1.2社交能力低下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社會交往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而留守兒童因為自身所處的惡劣環境,在與他人交往中容易出現膽怯、緊張、手足無措的情況。具體地表現體現在:留守兒童內心是很渴望與他人交往的,但與他人交往中產生的不自信又使得留守兒童對交往生出膽怯的情緒,從而出現社交恐慌的問題。留守兒童逐漸地就產生社交回避的負面心理以及對自我的否定評價。另外,留守兒童的社交友誼不穩定,與其他同伴的關系不親密。友誼能夠有效地提高留守兒童的交往能力,幫助他們融入社會。但相關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留守兒童與同伴的關系保持的都不穩定,比較生疏。其社會交往能力不高。
1.3品德行為偏差
大部分的留守兒童不擅長與他人溝通互動,缺乏合作意識,有很多的不良行為習慣。在校期間,往往會觸碰學校的規章制度,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嚴重的會產生打架斗毆、偷竊等錯誤行為。
2.農村小學班主任增強關愛教育的有效方法
2.1建立師生平等的和諧關系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需要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與學生形成友好平等的關系,特別是與留守兒童更要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不再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要和學生處于平等地位。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用朋友的交流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在面對學生時,態度要和藹,說話的語氣不再用以往命令式的口吻。讓學生在老師面前不再膽怯,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尊重。留守兒童大多都比較敏感,性格內向,班主任要用更多的包容心和關愛來對待他們,走進留守兒童的心里,讓他們能夠快速地接納自己。另外,班主任需要多參與學生的課下活動,也要多鼓勵留守兒童參加活動,幫助他們快速地建立對班級的歸屬感。班主任要深入地了解留守兒童這群特殊的群體,積極地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與他們建立親密的關系,留守兒童才能夠從心理上接受老師,愿意和老師分享自己遇到的事情。這樣,老師才能更好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幫助學生成長發展。
2.2用“責任心”關注
班主任的責任不但要教書,而且要“育人”。班主任需要掌握心理學以及教學方面的知識,依照教育規律,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班主任應該重點關注留守兒童這一群特殊的孩子,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大部分的留守兒童他們都是有些自卑的,性格很內向,如果班主任在教育方面忽視他們,就會讓他們更加自卑,沒有學習的動力,甚至可能會放棄學習,將來無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樣不符合班主任教書育人的教育目標。班主任需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要用高度的責任感來教育和關心留守兒童。減輕留守兒童的自卑感,增加他們的信心,消除他們的孤獨感。在他們的性格以及行為出現偏差時要及時進行糾正。使留守兒童的成績能夠進步,心智得到培養,能夠和正常兒童擁有同樣的健康生長環境,感受到班級體中的快樂和愛護。
2.3用“誠心”信任
班主任在日常教學當中需要留心觀察留守兒童,在他們有進步的時候要及時地表揚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每一位學生都希望能夠獲得榮譽,被別人用羨慕的眼光看待,所以班主任應該為留守兒童多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獲得更多的肯定和贊賞,這些肯定和贊賞能推動他們更加進步。班主任對待留守兒童要真誠,感情要真摯,讓留守兒童明白班主任對他的關愛,知道班主任沒有嫌棄他,這樣才能縮短班主任與留守兒童之間的距離,減輕留守兒童的心理壓力。
結束語
農村小學班主任需要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理,與他們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在生活與學習上給予他們足夠的幫助,使留守兒童能夠盡快地融入班集體,歸還給他們一個充滿溫暖和美好的童年。
參考文獻
[1]胡曉云.農村小學班主任關愛留守兒童的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2(02):124-125.
[2]謝琛.構建農村小學班主任新角色,實施留守兒童心靈關懷策略[J].班主任,2021(35):123-125.
[3]劉英杰,甘昌林.農村小學班主任關愛留守兒童的可行性方案及創新思路[J].新課程,2020(4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