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
摘要:從新一輪課改全面實施以來,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開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工程思維是通用技術課堂中重要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全局意識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鑒于此,本文就高中通用技術課堂中工程思維的培養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通用技術課程;工程思維;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通用技術課程中重點培養學生工程思維能力,能夠在實踐中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引導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及時總結、分析、處理和解決棘手的實際問題,有利于鼓勵學生積極面對實際復雜和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和挑戰,因此,工程思維的培養受到教育的重視。
一、工程思維的概念及培養意義
1、工程思維的概念
工程思維模式是人基于參與工程活動本身和工程技術研究活動過程本身而在實踐中逐漸積累形成下來的一個特殊的思維方式,其不僅是對具有明顯的目標指引性,還具有較強的復雜性。由于工程建設周期長期性的影響,使得工程思維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價值指引作用。
2、工程思維培養的意義
目前盡管我國對中學生工程思維的內容研究較多,但是主要以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為基本切入點,對高中生工程思維初步培養過程的深入研究較少。工程思維的培養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現代,工程思維已經不只是在理工科領域,被視為創新思維能力。在我國現代全面工程教育的覆蓋,從高中一直大學各個階段,要把工程思維做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必備的思維方式。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對學生工程思維及創新學習能力上的有效培養,使他們能夠把所學的知識運用所需解決問題中,有助于學生積極應對各種復雜的問題和挑戰。因此,從高中階段注重學生工程思維的培養,不僅是教學活動開展的現實需要,更是人才全面培養和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1]。
二、通用技術課程中培養學生工程思維能力的策略
1、教學行為方式理念的大轉變:知識本位逐步轉向核心素養本位
在某一領域中,關于知識應用的一些基本理論和概念并不是一分為二的,而是包括所掌握的技術、一般應用科學知識的原理以及學生對學習過程的態度,調查或研究、推測和直覺處理。通用技術課程的理論知識主要旨在幫助學生提高工程 思維能力,希望在高中學生中經過深入學習過一些通用科學和應用技術課程理論知識學習后,思維品質等也會能夠隨之逐漸的得到了進一步地改善,技術素養等自然是能夠得到迅速地得到了進一步地提高。在目前大多數教學體系框架中,通用技術課依然是一門基礎技術應用實踐和能力類課程,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應用實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及動手綜合應用技術能力,因此,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以及教學行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工程思維能力。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技術素養,教師以往單一的傳統課堂教學組織和方式要發生實質性改變。首先要去厘清學生知識技能培養和提升技能間的本質關系,二者之間的關系往往是緊密相連的,知識本身通常又是能夠幫助學生個人能夠在整個社會學習的實踐這個過程活動中而逐漸所習得積累下來的,素養技能通常本身是通過課堂才能引出他們的自身所內化積淀奠定了學生一定時期的各學科知識基礎后而可以進一步在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知識內容本身都已經很重要,而指導教師通過學習掌握運用好這些新技術知識內容后培養的是正確地學習知識行為方式和運用科學思維方式則顯得是更為突出。教師們要在通用技術課堂上,不僅要意識到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目的,同時更應該調動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
2、評價方式的轉變:課內評價轉向課賽結合
以往在通用技術教學環節中出現的學習評價方式一般會分為過程性項目評價、結果性學習評價或者將兩者相互結合。過程性評價通常主要考慮以目標學生的在實際完成教學項目工作的整體過程活動中的總體表現來作為其評價參考對象,而往往不會去過多地關注學生最終實踐的學習結果。而結果性教學評價主要是以過程性評價為研究對象。這兩種評價方法的結合現在被越來越多地使用,最終的結果是兩者都能在課程成績排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隨著創客教育和STEAM創新教育理念的蓬勃興起,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積極探索如何將“課堂與競爭相結合”的評價方法作為課程成績評價的參考方法。學生多次在全國江蘇省青年科技知識創新與應用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參賽學生完成的大部分科普作品都是在學校通用新技術課堂應用中初步醞釀和探索的,然后逐漸完善和形成。
從教學課程方面安排來看,"課賽結合"能夠更好地體現將專業必修部分和技能選修內容結合統一起來,根據職業比賽技能的相關要求,在實踐課堂教學上學員能通過更有實戰針對性強地學習,逐漸能夠將這些通用職業技術知識逐步內建化成為培養自身專業的基本技術素養。從激勵學生的角度來看,競爭可以促進學習,競爭可以促進競爭,課堂、競爭和實踐的結合可以讓學生嘗試接觸到更多在普通學校課堂上無法接觸到的新創意和通用技術。與競賽相結合學習的通用工程技術將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和創新能力,而且由于學習的應用,提高和培養了學生的各種獨立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而系統地綜合分析、判斷、分析和比較利弊、權衡利弊的一般工程思維方式也在潛移默化、緩慢地改進[2]。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通用技術課程要培養學生工程思維能力,就需要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也要積極采用一系列合適有效的工程教學方法策略方式來有效培育提升學生們的學生工程思維,主要通過以教學任務過程驅動教學提升的學生工程思維、以循環自主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工程思維、以自主建構學習模式培養學生工程學習構建工程思維、以學生小組學習互評模式培養的學生工程評價思維,以此努力為實現我國優質高中和教育現代化教學體系水平進一步提升所做出其應有意義的歷史性貢獻。
參考文獻
[1]徐洪健. 論普通通用技術課程物化能力的培養策略[J]. 浙江教學研究, 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