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青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信息技術;共情意識;自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有效開展,小學語文教師們也要去主動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從而能夠根據最新的教學政策以及學生們的實際學習需求設計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以便幫助學生們去學習到更多對于他們長期發展有益的知識和技能。除此之外,教師更要善于培養學生們的主動學習意識,使得學生們能夠隨時隨地處于學習的狀態,不單單是在學校的課堂上才會學習,這樣一來真正促使學生們進入到終身學習的狀態中,最終學生們的人生也必將更加精彩。
一、巧用信息技術,構建趣味現代課堂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逐漸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從而能夠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構建趣味化的現代課堂,以便大大提升學生們對于知識的學習興趣。一方面,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可以大大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這也就有效改變了以往口述或者板書教學的低效以及抽象的效果,進而更加有利于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直觀理解;而另一方面,教師使用信息技術也可以使得教學過程中更加的趣味、生動,使得學生們更加樂于參與到課堂互動的過程中,進而對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的過程中,就可以首先帶領學生去閱讀文章,使學生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后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出有關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過程的動畫,并引導學生通過動畫的形式去了解本文所描寫的內容,給學生創建了一種趣味化的學習環境。如此不僅有效的增加了知識的生動形象性,也激發了學生對于本文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自主觀察意識,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去閱讀和學習本篇文章,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二、聯系實際生活,發展學生共情意識
語文是一門情感性較強的人文性學科,所以這也就意味著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們掌握最基礎的生字詞知識,更要善于帶領學生們去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內容,從而有效發展學生們的共情意識。對此,教師們就可以主動聯系學生們相對熟悉的實際生活,選取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生活實例,這樣一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也將會更高,而在此基礎上,也可以促進學生們去運用自身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和實際問題,從而在促使學生們活學靈用知識的過程中有效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金色的草地》這一篇文章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夏天的時候在草地上玩耍過嗎?你們在草地上都可以玩什么呢?”學生回答:“放風箏、野餐、做游戲等等。”教師提問:“那么你在草地上玩耍的時候是什么心情呢?”從而引導學生與文章的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使學生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另外,當學生學習文章中作者對草地的描寫段落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你印象中的草地是什么樣的呢?你能來描述一下嗎?”從而促使學生去大膽的表達自己,真正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三、加強小組合作,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小組合作是小學語文教學教師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并且小組合作教學也可以更充分地調動學生們的主觀學習意識,從而對培養學生們的自學能力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在新時期的語文教育,教師不再是培養一群只會悶頭學習的“學習機器”,而是要幫助學生們去有思想的學習,對此教師就要能夠通過小組合作教學等方法的運用使得學生們更多地運用自己的大腦,運用他們掌握的學習方法,從而有效促進學生們的學習素養和成績的全面提升。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時,就可以首先合理的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合作小組,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小組任務,如讓學生去找出文章中的優美詞句、讓學生對文章的結構進行劃分、對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行總結等等。學生在各自的小組內可以共同對這些任務、問題進行探討交流,在此期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的分享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并且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提出一定的建議,從而促使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要能夠針對本班級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設計教學策略,要使得學生們更加樂學、愛學、會學,而不是一直在課堂上被動學習,也只有這樣學生們才能夠充分提升自身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們能夠更熟練地在生活中運用他們掌握的知識,去真正將課本上的文字知識轉化為自身的本領和技能,從而有效提升知識學習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曉丹.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實現有效教學的實踐策略[J]. 幸福生活指南, 2020(31):1.
[2]吳爽.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優化策略探究[J]. 幸福生活指南, 20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