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本文針對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或跨境電商專業的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梳理了該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可能運用的教學方法,建議教師從職業道德、文化自信等角度設計課程思政內容,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方式開展課程思政教育。
關鍵詞: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孟凡飛(1981-),女,山東臨沂人,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英語語言文學。
一、介紹
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要求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并對經濟學、管理學專業課程提出培育學生誠信服務、德法兼修等職業素養的要求。
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十分重要。《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高職院校培養的跨境電商人才直接面向顧客,其職業道德將對企業經營產生最直接的影響。
作為教育研究中的熱門話題,課程思政吸引了眾多學者的關注。以“如何在高職院校開展課程思政”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檢索,顯示有2萬余篇相關文獻。跨境電商專業作為近年來順應社會發展要求和國家政策走向的新興專業,如何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成為不少學者的研究課題。以“跨境電商”和“課程思政”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檢索,可獲取相關文獻34篇。而對跨境電商專業中的重要課程“跨境電商英語”的課程思政研究,截至2022年2月9日,在中國知網僅能檢索到相關文獻2篇,即于振邦對應用型本科跨境電商專業英語課程思創融通育人模式的介紹和陳靜對《跨境電商英語》教學融入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
二、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
(一)教學目標
高職院校跨境電商專業或電子商務專業跨境電商方向,主要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能夠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從事網絡營銷、網店編輯、新媒體運營等工作,符合一線工作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跨境電商專門人才。跨境電商英語這門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為培養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養,能熟練運用英語開展跨境電商相關業務的人才。其中,課程思政目標應設立為:
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樹立良好的大國自信、文化自信。
培養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素養。
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職業觀。
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合作能力和創新創業精神。
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熱愛勞動的品質。
(二)重點教學內容
首先,課程思政應引導學生了解世情、國情、黨情和民情。對于跨境電商工作而言,很多情況下,都要和中國地方特產或中國制造產品打交道。在跨境電商英語課程的產品介紹環節,可以為學生增加中國產品的產地介紹,通過深入了解產品來源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其次,課程思政要培養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方面,跨境電商英語教學中,可通過鼓勵學生為祖國的貿易事業添磚加瓦,從而實現將國家、社會和公民價值相融合,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愛崗敬業、誠信友善等素養,使其能更好地從事工作,為客戶帶來更好體驗。
再次,課程思政要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一方面,通過引導學生對中國制造的認識使學生樹立大國自信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中國跨境電商本身即為一項創新的貿易形態,也是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項重要創舉,創新精神應成為未來從業者的必備品質。在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多渠道、多媒體形式開展產品介紹、客戶溝通等環節的學習。
第四,課程思政應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并自覺實踐職業精神和職業規范。跨境電商英語課程一方面要引導學生了解貿易行業的職業規范,另一方面應幫助學生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其他國家的商業規范,從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最后,在跨境電商英語課程中,英語具有較強的工具性,可以為客戶介紹產品,可以與國外客戶進行商業溝通。同時,語言也是文化的載體。與跨境電商其他專業課程相比,跨境電商英語課還應加強學生溝通能力的鍛煉,鼓勵學生通過英語為外國客商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我國商業的國際影響力。
(三)教學方法
跨境電商英語這門課程一方面是基礎理論課,需要幫助學生學習在跨境電商各個商業環節中會用到的英語語言知識;另一方面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讓學生明確如何運用英語這個工具,實現與外國供應商、客商的良好溝通,宣傳好中國產品,這就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大量實踐練習。
首先,該課程適用傳統英語課程的教學方法。例如,扮演法,可以通過師生、生生之間表演客戶接待、談判等不同環節來練習口語。在扮演練習中,教師可適當加入一些對中國特色產品的介紹或中國文化的介紹。還可運用情景法,教師設計一些客戶提出中國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外的要求的情景,指導學生如何合理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和企業的正當權利。
其次,可以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課程思政效果。2017年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鼓勵教師充分、合理運用數字教育資源開展教學,推廣翻轉課堂、移動學習等信息化教學模式。對于跨境電商相關課程教師而言,信息化是必須掌握的技能。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既是對師生信息化技能的鍛煉提高,又能提升思政水平,可謂一舉兩得。
以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的跨境電商英語課程為例,教師針對產品介紹環節,課前給學生提供有關山東地區特產介紹的網絡資源,并布置小組作業,要求各小組選取山東某一地市,準備其地方特產的英文介紹,并制作PPT或短視頻作為課堂展示素材。在課上,要求各小組依次展示小組準備的特產介紹,并通過超星學習通軟件開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課后,將經過學生、教師修改的特產介紹,上傳至速賣通班級虛擬網店。在該環節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通過對家鄉特產的了解,增強了對家鄉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通過共同完成任務,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通過文稿的反復修改,提高了學生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
再次,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實踐活動、校園環境等隱性課程開展課程思政。例如,學校有外賓來訪時,英語教師可帶領學生承接接送機、陪同校園參觀等任務,在與外賓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交禮儀素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為在未來工作中如何不卑不亢地接待外國客戶奠定基礎。
(四)教學評價
關于如何對課程思政進行教學評價,目前學者尚無統一定論。陸道坤提出,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應以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發展為中心,從學生、教學和課程三個視角出發,分別開展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發展,對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材料與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開發、教學反思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劉曦則從模糊糊綜合評價法角度提出通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等幾個方面來構建對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體系。
2015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雖然這種診改并不專門針對教學評價環節,但是其中的診改理念也為教學評價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視角。叢曉芳認為,應該通過建構質量文化意識、優化評價主體、設計科學的三級評價指標,運用現代化測評手段等對課堂評價予以診改。筆者認為,借助診改理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對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
首先,評價主體應融合學校教育質量管理部門、跨境電商專業所在院系、跨境電商英語課程師生、該專業合作企業。一方面,學校教育質量管理部門以及跨境電商專業所在院系應對該專業所有課程質量予以把關,課程思政質量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課堂是教學診改的核心,學生是教學的中心,因此課堂中的師生應開展自我評價。最后,合作企業應發揮指導作用,也應參與對課程思政效果的評價。
其次,評價內容應包括教學全過程,將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和學習方法、學習過程中的互動以及學習結果等均囊括其中。診改工作應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參與,而教學評價則應涉及教學全過程。
再次,評價方法既要借鑒傳統的督導方法,也要運用信息化手段。傳統的督導方法,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學校教學管理、師生激勵、課堂效果反饋等作用,而信息化手段具有過程追蹤、精準監控和便于分析數據等優勢。因此,教學評價可以結合師生自評、師生互評、督導評價、數據平臺分析等多種方式。
(五)教師培訓
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與教師的思政理論水平休戚相關。教師的教是課程思政的重要環節。董慧、杜君在分析課程思政推進的難點時指出,挖掘課程思政資源或元素增加了教師備課和授課的難度并極大考驗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而教師課程思政建設意識和能力的提高不會一蹴而就,而且在教學中將知識和價值引導有機統一,也考驗著教師的智慧。因此,在完成目標設定、教學內容調整、課程思政實施和開展教學評價的閉環之外,還應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的思政理論水平。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要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可以通過經驗交流、現場觀摩、開展培訓等方法促進優質資源的共享共用。還應開展專題培訓。對于跨境電商英語教師而言,首先需要加強師德修養、教學方法、課堂活動設計等方面的培訓,其次是學習與跨境電商英語課程緊密相關的思政內容,如《關于加快流通領域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等跨境電商相關法規政策。
(六)教學保障
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思政并非授課教師一人的工作,而是全校課程思政這一復雜系統中的一個環節。為保證取得良好的課程思政效果,學校應全校一盤棋,加強頂層設計,健全包括驅動機制和監督機制的質量保障體系。一方面可以通過正面激勵方式鼓勵教師積極主動開展課程思政,另一方面應將課程思政效果納入教學管理體系中,通過考核評估實現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水平的螺旋式上升。
三、結語
跨境電商英語課程思政還有很多可以創新的角度,還有更多思政元素有待教師挖掘。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實踐,不斷優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取得更好的育人育才效果。
參考文獻:
[1]于振邦.應用型本科跨境電商專業英語課程思創融通育人模式構建路徑探索[J].海外英語,2021(9):75-76.
[2]陳靜.《跨境電商英語》教學融入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21(17):51-52.
[3]陸道坤.課程思政評價的設計與實施[J].思想理論教育,2021(3):25-31.
[4]劉曦.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研究[J].高教論壇,2021(9):67-70.
[5]叢曉芳.試論高職課堂教學評價工作的診斷與改進[J].河北職業教育,2017(6):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