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超 李 兵
1.益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益陽 413055;
2.長沙南方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生鮮電商等電子商務新業態新模式。同時電子商務也加速了線上線下融合以及產業鏈的上下游融合、國內外市場融合發展。傳統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全國百強連鎖企業網上銷售規模占23.3%[1]。服務業的數字化進程加快,在線展覽、遠程辦公和電子簽名日益流行,在線餐飲、智能家居和共享旅游為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湖南要打造“三個高地”、踐行“四新”使命,為新時代湖南發展確立了新坐標、錨定了新方位、賦予了新使命。也對移動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據統計現在智能手機用戶使用者已經達到9億人。現如今大家都已經習慣于通過手機上網、網絡購物、網絡支付,大部分用戶已經從以前的PC端轉移到了移動端。人們對移動娛樂、移動支付、移動社交等應用需求日益劇增,相應的社會對移動商務人才需求越來越高。
在《2020年度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電商人才報告》)中可以看出,2020年度大部分電子商務企業在人才招聘上存在差距,近三年來在成都進行了大規模招聘。被調查的電子商務企業表示,人才是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據被調查企業統計,電子商務行業人才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本科、大專及以下的人才,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人才僅占10%。由此可見,從事電子商務行業的人才整體學歷相對較低,從事電子商務行業的高學歷人員較少[3]。
通過對企業進行調研,發現企業迫切需要移動運營推廣類人才,占總體樣本的60.36%;而對移動策劃設計類人才、網絡客服類人才有迫切需求的企業分別占總體樣本的20.72%和17.12%。對于學歷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企業對移動商務人才需求表
現在,隨著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企業和行業對員工素質、知識和能力的要求逐漸提高。各崗位對移動商務人才的需求情況見表2。企業對移動商務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五個方向:移動電商客戶服務、移動電商運營、移動電商藝術、移動電商文案撰寫和移動電商推廣。在這五個方向中,他們的基本崗位一般是電子商務運營助理、電子商務藝術和電子商務推廣。專業核心崗位及相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需求調查見表3。

表2 素質、知識及能力需求

表3 典型工作任務的需求情況調研表
移動商務主要培養數字化農產品時代的農產品移動品牌建設、新媒體運營與推廣、移動商務平臺建設和手機產品視覺設計等專業知識和技術基礎,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并能從事移動營銷推廣、移動商務運營、移動商務、視覺設計等相關工作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本校移動商務專業緊密結合市場,根據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需求,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專業課程體系包括以下幾類:
1.通識課程:通過通識課程,學生應掌握基本的通識知識,包括軍事理論、安全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入學教育、大學體育、大學英語、大學中文、高等數學、健康教育、美育課程、信息技術、音樂課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德育素質主題活動等[4];
2.專業課程:使學生掌握扎實的移動商務專業知識。在基礎理論課程方面,結合“1+X”證書體系的課程證書整合理念,加強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主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針對企業對人才的素質和知識要求,明確課程設置、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3.電子商務藝術與工程課程:移動商務專業的人才定位是培養能夠從事移動營銷推廣、移動商務運營、移動商務視覺設計等相關工作的復合型技術人才。因此,在課程體系中,藝術與操作課程也融入日常專業課程的教學與實踐中,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商業運作模式、藝術設計等知識;
4.拓展課程:移動商務是一門多學科專業,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廣泛的跨學科知識,以滿足當前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對于移動商務專業的學生,增加計算機課程,如Java編程和移動系統開發,以拓寬他們的視野,使移動商務人才更符合社會的需要。根據企業的崗位需求,移動商務專業開設了相應的課程。
根據移動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以知識和能力有機結合的理念制定教學內容,對知識模塊進行合理安排,注重技能抽查和技能競賽的培養。重點關注電商行業的發展變化,對知識內容不斷進行更新,將最新的直播電商帶貨、移動技術、農村電商等,融入教學和實踐中。將教學內容與直播電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網店運營推廣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內容結合,使行業企業的真實案例進入課堂,注重教學內容的應用性和實踐性[5]。遵循從整體上對移動商務專業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的原則,彰顯專業特色,推進移動商務教學內容改革,協調好移動商務專業與電商專業的關系。
根據移動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教學內容也應加入地區區域產業的特性。例如,在“雙十一”期間對洞庭湖的蘆菇和蘆筍進行直播帶貨,首場直播銷售破萬。以及“雙十二”進行的“茶藝與茶文化”講壇,對安化黑茶的銷售,都加入湖南地區產業特點知識,注重培養更懂本地區產業的移動商務人才,將有效滿足本地區域電商企業對人才本地化的需求。
由于長期從事教學的高校教師精力有限,在企業實習的機會很少,導致實踐經驗不足,在教學中傾向于理論教學。這就要求學校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全職教師到企業中鍛煉,并將最新、最先進的工業企業實踐知識反饋到學校課堂教學中。將更多的企業實踐經驗更有效地轉變為理論研究成果,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鼓勵教師參加各種教學能力或創業競賽,不斷提高教學能力,以競賽促教學。
第一,學校制定教師專業技術培訓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在職教師必須每三年在企業接受一個月以上的培訓。高校畢業的教師,必須到有關企業培訓學習才能上崗。第二,學校定期舉辦專業技能培訓,使教師能夠及時了解本專業的新技能。新教師應接受為期一年的在職培訓,使其了解本專業的實際情況,掌握企業的技術要求。第三,建立校企聯盟,讓教師有機會與企業技術人員溝通,增加教師了解企業技術的渠道,使專業課程與企業接軌。
緊密對接湖南“三高四新”戰略需求,對移動商務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職業能力結構、知識結構、“三教”改革、職業養成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探索移動商務專業人才培養規律,打造富有“楚怡”特色的湖南移動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