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詩情
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此時代背景,不僅對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也使得在開展黨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有了更多的方法,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然而,如何更好地借助新媒體技術展開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階段相關人員的主要研究方向,文章也將對此展開系統研究,為促進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基礎支持。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黨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方法
中圖分類號:D26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12-0042-04
隨著我國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人民群眾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有了更加便捷的途徑和方法,對于思想政治相關內容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認識,成為當下時代一種新型的學習與交流方式,而通過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學能夠為黨校更好地培養優秀的黨員干部奠定堅實基礎,除此之外,通過此種方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和時效性。
一、借助新媒體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對于黨校而言,其重要職責之一就是培訓好更多優秀的黨員干部,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黨校教師也應該充分根據黨的基本需求進行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嶄新的機遇[1]。
(一)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
我國黨校傳統的思想教育工作過程中,其主要的教育形式在于人與人之間的面對面信息交流,而且此種教育形式主要以個人的傳播為主,導致了信息傳遞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信息丟失以及重視程度不足的現象發生。然而,在新媒體時代,通過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則能夠起到更好的引導作用,在此階段黨校內的培訓學員能夠通過新媒體了解我國現階段的黨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夠全方位地了解到人民群眾的思想狀態,通過此種全方面影響的教育形式能夠很好地增強黨員的學習意識,對于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學習氛圍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成為引導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之一[2]。
(二)開闊教育方法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會通過個人力量對黨校內的學員展開知識教學,增加學員對黨相關知識內容的進一步了解。然而,通過此種方法開展教學會使得教學內容相對枯燥,更會導致學員對黨史、黨內知識等了解不足的現象,針對此種現象,現階段黨校內的教師可以充分借助新媒體展開教學,通過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也能更加有效拓寬教師的教育途徑,使得黨校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方式更加新穎、獨特,也能夠充分打破時間和空間對于教學的限制。例如,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各種教育平臺相繼開放,在此過程中,學員可以通過觀看黨課對黨史、黨內知識等有更多的了解,成為當前階段促進思想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增強教學效果
黨校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然而在現階段通過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則能夠使這一教學效果更為突出。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我國人民群眾對于知識的瀏覽更為便捷,能夠通過簡單的搜索實時了解我國當前階段的社會現象,對于促進社會熱點問題的傳播具有積極影響。因此,新媒體時代能夠更好地提升黨校內學員對于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其樂于通過網絡與日常生活連接實現對社會熱點問題的了解,對于促進學員學習主動性的提升也有著積極影響,因此新媒體對于增強學員的學習效果有著更為明顯的作用[3]。
二、當前階段黨校開展思想教育工作中面臨的問題
隨著當前階段國家的發展以及社會的根本需求,對黨校內的學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極大促進學員思想政治意識水平的提升,對強化黨員的思想意識以及國家的發展都有著較為積極的影響,但是在對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當前階段的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不僅對教育效果產生了不良影響,也深刻影響著學員的學習熱情,對當前階段所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是有效促進問題解決的關鍵方法[4]。
(一)培訓人員重視程度不足
在開展眾多培訓教育的過程中,首先應要求學員高度重視,如此才能夠更好地促進所培訓內容的快速吸收,能顯著加強培訓效果,尤其在對于黨校內的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由于其內容相對較為豐富,且思想觀念較強,如不加強人員的重視程度,一方面會導致培訓效果無法體現,另一方面也無法真正實現提高培訓人員政治素養的目的,在現階段對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明顯可以看出參加培訓的人員對此次培訓的重視程度相對不足,在學習過程中,培訓人員之間的相互交流較少,更缺乏溝通,使得人員對培訓工作的熱情以及參培率相對較低,從而造成黨校的學習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因此無法產生良好的培訓效果[5]。
(二)教學方法無法創新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保障學習效率不斷提高的關鍵因素,但是在現階段的黨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其教學方法相對較為枯燥,不僅無法更好地引入新的教學內容,也無法促進課堂氛圍有所緩解,從而使得課堂氛圍枯燥乏味,學員對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程度不足,而且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學人員無法將現代教育內容與當前階段的科學技術相聯系,造成培訓方式以及培訓內容過于陳舊,使得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無法真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在開展黨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過程中,其課程內容以及主要培訓形式不規范,對于受培訓者的主體差異也了解較少,導致課程內容缺乏明顯的針對性,而且加之陳舊的教學內容以及枯燥的講解方式使得教學方法無法得到創新,對于調動培訓者的學習興趣無法產生積極影響。
(三)管理機制有待完善
黨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工作的過程中,首先應該與培訓部門進行良好的溝通交流,了解培訓過程中每一名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培訓人員基本的培訓需求,并且了解其當前的思想政治狀態,從而對所參與培訓人員進行良好的客觀評價與監督。其次,參與培訓的人員應該在黨校內進行一定的考核,以了解參與培訓人員的學習狀態,而在現階段的黨校思想政治培訓過程中,其管理機制不夠完善,不僅造成了對黨校培訓人員的實際需求了解不足,也使得參與培訓的考核與黨校無法產生關聯,導致培訓人員與黨校之間無法進行良好的聯系,造成二者關系脫節的現象,從而對后期的客觀評價以及教育效果無法產生積極的影響[6]。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當前階段的黨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過程中,會產生眾多問題,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使得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無法順利開展,針對上文出現的培訓人員重視不足、教學方法無法創新以及管理機制有待完善的相關問題,仍需要有關人員進行不斷的研究與解決,尤其在當前階段的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相關培訓管理人員應該更多的對新媒體進行研究,充分了解新媒體能夠在當前階段對培訓工作產生的積極影響,從而增加對新媒體的利用率,為實現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工作的順利進行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新媒體對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通過新媒體展開知識教學對于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會產生一定影響[7]。
(一)對主流價值觀產生影響
教師通過傳統的教學形式開展知識教學時,雖會使得教學相對枯燥乏味,但卻是教師經過深入研討、正確理解下的產物,對于學員正確的思想意識培養有著較大影響。然而,當前階段新媒體雖然能夠有效促進學員對黨校知識以及社會熱點問題的了解,但是卻由于隨處可見的評論以及以偏概全的事件使學員易受到評論的影響,除此之外,信息的洪流中西方價值觀的輸入,各類信息良莠不齊,造成學員對其內容產生了淺薄的理解,導致其主流價值觀受到沖擊,當社會出現一些熱點問題時,學員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以及扭曲的價值觀影響,從而缺乏自我判斷能力,最終影響黨校對學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8]。
(二)傳統教學形式受到影響
傳統的教學方法對于學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對于強化學生理解有著積極影響,然而在新媒體時代,學員可以更多地通過新媒體了解社會熱點問題,思想政治知識儲備也逐漸豐富,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學習過程中,更希望與教師有著平等的溝通交流機會,學員也更加樂于通過較為開放的模式進行思想政治知識學習,導致我國傳統的教學形式受到影響。
(三)思政教師的課堂主體地位有所下降
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講授的內容便是學員學習的主要內容,教師也因此具有一定的話語權,但是現階段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學員對于各類知識的了解更為豐富,因此學員也更加追求自主的學習模式,反對填鴨式教學,對于教師所講授的內容也不再認可,主講教師的話語權因此無法得到保障,教師的權威地位也因此受到威脅[9]。
(四)培訓效果有所增強
新媒體是我國當前階段科學技術發展狀態下的一種新型產物,不僅對社會發展產生著積極的影響,也對當前階段的黨校思想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能夠有效促進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增強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效果。在開展培訓的過程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營造教學氛圍,增強培訓人員學習興趣,而且也能夠增加培訓人員相互溝通、探討的意識,從而對整體的培訓效果產生極大的積極影響。除此之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展開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與時俱進,通過不斷更新的黨校思政內容促進培訓人員更加積極主動地對培訓內容進行了解,而且主講教師在進行相關內容講授的過程中,也會有更多的參加培訓人員仔細地傾聽與思考,在提升參培人員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的同時,使得培訓效果能夠得到大幅增強[10]。
四、新媒體時代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化路徑
教師應該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充分借助新媒體展開全新的教育教學,為學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然而如何更好地應用新媒體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當前階段黨校教師的主要工作內容與研究方向。
(一)創新教師教育工作理念
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很好地幫助學員建立正確的思想意識觀念,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會由于其方式枯燥乏味導致學員興趣受到影響,尤其對于黨校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學員如果缺乏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該不斷改變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理念,將先進的多媒體引入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充分借助多媒體平臺,向學員介紹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并與學員進行共同探討,充分了解學員的思想觀念,糾正錯誤觀念,促進學員與教師之間的平等交流。其次,教育工作者應該認識到當前教師的權威應逐漸弱化這一觀念,真正做到以學員為主體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而且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多地注重大數據的影響,將大數據觀念充分地引入教學課堂中,及時了解學員輿論導向,從而展開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學[11]。
(二)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
我國當前正處于新媒體時代,因此在開展教育教學過程中,黨校教師應充分借助新媒體的力量展開思想政治教學,在促進學員學習意識增強的同時逐漸拉近與學員之間的距離,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由于現階段微信、微博、網絡課程平臺的順利開展,黨校教師應該借助微信、網絡課等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此既能夠實現與學員的良好溝通,也能夠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了解學員的訴求,將社會熱點問題與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進行整合,然后制作成短視頻,讓黨校學員對視頻內容展開探討,如此則可以實現線下、線上教學的同步進行。
除此之外,在開展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黨校教師應該對學員的思想政治情況進行充分了解,而且應該更多地觀察學員在新媒體平臺中發布的思想言論,對于思想言論偏激的學員,應該將所發布的言論進行截圖保存,并且在進行思想政治觀念教育的過程中,將此言論通過多媒體播放,讓學員就此言論進行探討,通過這種方法一方面能夠讓學員充分認識到所發表言論的不正確,另一方面也能夠起到積極的教育作用[12]。
(三)充實與更新黨校思政教育內容
在開展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受培訓人員已經對黨校類的思想政治知識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著自身的思想政治理念,因此在對其進行培訓的過程中,黨校內主要教職工應該不斷充分利用現階段的信息技術更新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避免因使用過多陳舊的思想教育內容導致降低教學效果以及學員學習興趣,而且隨著現階段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相應的教育知識體系也在不斷更新,針對當前明顯落后于時代發展的知識內容,黨校管理人員應該尋找更貼近學員生活的內容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在對新媒體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加便捷地提高教師對學員的了解,從而更好地實現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以學員為中心,開展以人為本的教學,為更好地實現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礎。
(四)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為更好地推動當前階段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訓的順利進行,相關人員應該注重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尤其在當前階段,在對黨校教育重視程度逐漸提高的過程中,使得黨校教師的隊伍建設也逐漸走向正軌,在此過程中,應該提升教師自身素質,而且在當前階段,教師若不能快速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以及文化水平則無法很好地對我國新媒體進行應用,也無法通過現階段的科學技術達到對學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的目的,因此在促進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發展的過程中,提高教師的教育素質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對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13]。
除此之外,在當前階段培養一批忠于黨、熱愛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黨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充分了解學員,借助現階段的科學技術了解學員的思想政治理念,并且針對其個性展開不同程度的教學,在此過程中,可以更多地應用新技術進行輔助教學,為促進黨校學員思想道德理念以及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石慧.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創新途徑[J]. 廣東蠶業,2019,53(02):100-101.
[2] 李林軍. 新媒體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研究[J]. 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21(04):52-53+57.
[3] 詹捷慧.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變革策略[J].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3(01):75-79.
[4] 黃金龍. 自媒體時代背景下黨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創新策略[J]. 卷宗,2018(26):174-175.
[5] 任彥.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特點與路徑分析[J]. 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6(07):11-14.
[6] 史莉妹. 網絡自媒體背景下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徑探索[J]. 年輕人,2020(10):8-9.
[7] 史景春. 基層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思考[J]. 中外交流,2021,28(05):545-546.
[8] 郭琳. 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路徑的可行性分析[J]. 現代職業教育,2021(50):20-21.
[9] 徐秦法,許夢宇. 百年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經驗[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5):49-51.
[10] 徐立恒,馮靜. 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與時俱進[J]. 人民論壇,2021(07):102-104.
[11] 葉方興. 論思想政治教育形態[J]. 學術論壇,2019,42(04):122-130.
[12] 黃海鵬,孫淑彩. 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0):84-86.
[13] 朱希. 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再探[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06):82-84.
(薦稿人:劉子實,西安科技大學教授)
(責任編輯: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