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讓吉
摘 要:課堂提問是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活動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師生進行思想互動的一種積極教學方式。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合理且有效的提問將學生帶入廣袤的知識領域,成為教師目前應該積極思索的問題,本文就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如何進行有效提問進行了分析,以期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提問;學生
引言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意識的重要啟蒙階段,而提問環節對于學生思維的引導、興趣的激發以及邏輯能力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啟發意義。但是不少教師的教育觀點沒有隨社會發展而實時改變,因此有效提問的意義被嚴重淡化以及忽略,這種錯誤理念對學生的心理發展有著嚴重的桎梏作用,是需要重點改變的。
一、現狀以及意義
(一)現狀
就目前情況而言,教師提問方面集中出現的問題為以下現象:內容缺乏趣味性和指導性;提問的角度比較片面,只適合部分學生發展,沒有體現出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教師在課前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提出來的問題比較敷衍,過于形式化,對學生能力培養沒有任何指導意義。這些現象極大的削弱了提問環節本身應有的教育意義,是素質教育進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和完善的環節。
(二)意義
教學中恰當的提問好比是點燃學生求知探索欲的火把,是種下學生新思路、新知識的奇妙種子,是一門具有談話技巧的藝術活動[1]。有效的提問是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有利于積極引導學生對各知識點進行規劃和整理,也有利于教師充分檢測學生學習效果而及時調整教學計劃,總的來說,提問的教育意義遠遠大于問題本身的答案,對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有效提問方式的探討
(一)注重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特點是對知識的探索欲維持在比較高的濃度,但是具有不穩定的特性,其注意力是否持久與對事物的興趣緊密相連,因此教師要積極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在問題的設計上對問題的趣味性進行把控,積極引導學生思維以及提高課堂活躍度,促使學生熱愛英語學習。例如Unit3(人教版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教學中,教師可以就喜歡的食物進行問題設置,如向學生提出問題“平時喜歡買什么好吃的或者是做什么好吃的”“平時最不喜歡吃的食物有哪些”來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學習預熱,學生五花八門的食物答案引發趣味熱議,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提問一定要用英語進行,避免學生養成漢譯英的思維方式,且學生也需要用英語進行應答,學生不會表述的單詞教師用圖片進行輔助教學。這類提問內容通常具有趣味性,再結合多媒體教學有利于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致,對于學生積極探索英語新知識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
(二)注重分層式
盡力使每一個學生充分擁有接受知識的能力轉而實現其應有的社會價值,是素質教育積極推行的長遠教育目標,因此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注意因材施教,充分關注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分層提問模式促使不同階段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英語帶來的快樂。例如在Unit4(人教版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教學中,教師通過英語提問“你會什么”為課文內容的學習做鋪墊,和學生互動以后,再通過圖片及視頻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情境設置,視頻和圖片內容為參觀Doras home,教師通過不同場景的切換提出問題,如畫面進入臥室時通過提問“Dora的臥室沒有整理,她能做些什么?”,到廚房時提問“Dora在哪里?她會什么?”學生回答完后可以再提問“你會什么?你會做飯嗎?”,畫面進入陽臺時進行引導性提問“這些花有些干枯了,你能做些什么?”,視頻引用完成之后,教師再進行追問“平時在家里你會做些什么?有什么愛好?”引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回答,以此激發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三)注重針對性
教師設計提問方案的時候應該注意要圍繞課堂主要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和有目的性地提問,有指向性地引導學生抓住文章重點內容進行理解和吸收,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切勿盲目且隨意多次進行無效提問以此消減學生學習熱情,致使取得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2]。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一般比較宜采用When、Where、How、Who以及Why等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搜尋文章關鍵信息。舉個例子,在Unit6(人教版pep版英語五年級下冊)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一個小故事導入的方式來進行問題設置,圖片上的小故事是有關小男孩Leo的情境說明,有關圖一教師用Who提問這個男孩是誰,圖二用What提問他在干什么,圖三用When提問他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是幾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收集英語播放內容進行大膽回答,反復練習幾次從而達到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學會用現在進行時對人物動作進行正確描述的教學目的。
(四)注重啟發性
教師要善于運用一些啟發性的提問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活動,啟發性提問模式能有效激起學生主動思考,進入主動學習模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及良好習慣的形成有著積極引導的作用。啟發性問題的設置需要教師結合生活來作為參考,問題內容要盡量生活化。例如Unit1(人教版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教學中,在對人物特征單詞進行鞏固的階段,教師通過圖片展示五位不同的任課老師,讓學生自行進行特征分類,教師進行描述后提問所指的是哪一位教師,學生對信息進行過濾篩選后得出答案,隨后教師通過多媒體隨機播放學生的照片,向班級同學進行提問“圖片是誰?有什么特點?平時喜歡做什么?”讓學生舉手或者指定學生回答,這種提問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內在學習潛能,使其對知識進行有效利用和整合。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提問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有力催化劑,對激發學生形成主動學習動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為教師要善于運用有效提問的優點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如此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使學生英語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林琴.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J].動漫先鋒,2020(10):81-81.
[2]徐雨露.課堂觀察角度下小學英語教師提問有效性的探討[J].文學少年,2021(12):023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