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遠
摘要:目的 觀察肝膽外科相關疾病的治療中應用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的臨床療效。方法 先確定研究對象,均為本院肝膽外科患者,共140例,再行抽簽分組,實施常規三孔腹腔鏡手術方式的一組為三孔組,實施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方式的一組為單孔組,探析效果。結果 手術情況:單孔組術中發現2例患者的膽囊結石存在較嚴重的粘連,因此轉變了手術方式,以三孔腹腔鏡手術予以治療,手術順利。其余患者,單孔組術中出血量與三孔組相比明顯較少(p<0.05),但是二組的手術時間差異不明顯(p>0.05)。術后情況:單孔組術后1d的疼痛度(VAS評分)與三孔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且該組術后的住院時間與三孔組相比明顯較短(p<0.05)。結論 肝膽外科疾病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手術類型,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首選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可減少出血、降低術后疼痛、加快出院,值得推廣。
關鍵詞:肝膽外科;經臍單孔腹腔鏡;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56.4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0--01
引言:
肝膽類疾病主要包括肝膽結石、肝囊腫、肝癌、肝硬化、肝炎等,對人體健康威脅頗大,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多予以手術治療,但是傳統開腹手術創傷大、術后疼痛度高、并發癥多,難以滿足患者需求。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腹腔鏡輔助下的微創手術逐漸被廣泛的應用,并出現了更多可選擇的方式,其中三孔、單孔較為常見,二者的應用效果如何?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又有哪些優勢?本文通過以下研究分析。
1、資料及方法
1.1基本資料
所選肝膽外科的140例患者均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家屬陪同下入院診治,并與家屬共同對研究項目進行了了解,自愿全程參與、配合,經病史詢問及臨床檢查,確定患者無手術禁忌癥或者傳染類疾病、精神正常、交流正常,同時排除合并腫瘤、資料不完整、研究期間退出等條件。選出合適的患者后,經抽簽將患者均分兩組,三孔組中男33例,女37例,年齡26~75歲,平均(51.03±1.16)歲,疾病類型:膽囊息肉、膽囊結石以及肝囊腫,分別為21例、23例、26例;單孔組中男32例,女38例,年齡27~74歲,平均(50.83±1.29)歲,疾病類型同三孔組,分別為22例、24例、24例。對歸納的各項指標行組間比較,未體現出顯著差異(p>0.05),分組合理、規范,可研究。
1.2方法
三孔組采取的三孔腹腔鏡手術操作如下:對患者行全麻處理,麻醉起效后,在患者肚臍下緣作切口,長度越10mm,置入腹腔鏡,并建立氣腹,壓力保持約12~15mmHg;同時,在反麥氏點處作切口,長度約10mm,將該切口其作為主操作孔;此外,找到患者臍部與恥骨聯合處的中點位置,再作長度約5mm的切口,將其作為輔助操作孔[1]。單孔組采取的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操作如下:麻醉處理同三孔組,切口位置選擇患者臍孔邊緣,形狀為弧形,大小約2cm,具體的切口方向可以根據患者病灶位置合理調整。然后,經切口行穿刺,并建立氣腹,腹壓大小同三孔組。接下來,在切口中間位置置入Trocar,約5mm,并在此置入腹腔鏡,同時在該Trocar兩側再分別穿刺一個Trocar,約5mm,作為操作孔[2]。二組分別規范實施各操作后,依據患者具體病情開展相應的手術治療,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患者均在腹腔鏡輔助下實施膽囊切除術,肝囊腫患者在腹腔鏡輔助下實施肝囊腫開窗術,術中觀察患者體征,做好保溫等護理。
1.3指標評價
手術情況主要是統計二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以及手術操作所需時間;術后情況主要是統計患者術后1d的疼痛度(以VAS量表評價,0~5分,評分越高疼痛越重[3])以及術后的住院時間。
1.4數據統計
將采集的數據與研究結果仔細核對,確定準確、全面后,用SPSS20.0作數據分析,手術情況及術后情況等指標均為計量資料,其表示方式為(x±s),t檢驗,以p<0.05判斷差異明顯。
2、結果
單孔組70例患者中有68例順利實施了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其中有2例患者因膽囊結石嚴重粘連改變手術方案,實施了三孔腹腔鏡手術,手術成功。對比其余患者治療情況發現,單孔組的手術時間與三孔組對應數據差異不大(p>0.05),但單孔組術中出血量、術后1d的VAS評分、住院時間等數據要優于三孔組(p<0.05)。見表1。
3、討論
肝膽外科相關疾病的病情復雜、病種多、且病情發展快,其中以膽囊炎、肝硬化、肝膽結石等疾病較為常見。肝膽外科多以手術治療疾病,腹腔鏡手術是近年來臨床中應用普遍的微創類手術,可以減輕患者穩定痛苦,改善術后情況。同時,醫療技術的不斷革新還在不斷的改善手術方案,在腹腔鏡輔助手術中,還有多種形式可以選擇。三孔腹腔鏡手術是構建三個孔道實施手術,該技術能夠為醫生提供寬闊的手術視野,適用于疾病的多種情況,只是由于孔道數量多,因此出血量較多、術后恢復較慢[3]。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與之相比,其優勢是減少了孔道數量,采取了臍部單孔操作,將多個穿刺孔集中于臍部單孔,一方面降低了對臍部、腹部的創傷,一方面可以利用臍部褶皺來覆蓋手術后期的瘢痕,降低了手術對患者腹部美觀性的影響,還有就是這種方式出血量小、術后疼痛度較低、恢復的較快。但是,該技術也有不足之處,就是手術視野有限,對醫生的專業性、經驗等要求較高,結石粘連嚴重或者肥胖等患者采取該手術的風險較大,因此不如三孔腹腔鏡手術的適用范圍廣。此研究中,從二組的手術情況及術后情況對比可以看出,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的創傷性更小,更有利于患者術后的恢復和術后舒適度。
綜上所述,在肝膽外科疾病治療方面,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快,對腹部美觀度影響低,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田金剛. 經臍單孔腹腔鏡在肝膽外科的應用[J]. 中國保健營養, 2020, 030(018):23.
[2]唐元貴. 經臍單孔腹腔鏡技術在普外科的應用體會[J]. 醫藥界, 2020(9):2.
[3]陸昌友, 王偉, 朱濤,等. 常規器械改良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研究[J]. 中國實用醫刊, 20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