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琛?劉迪?崔冰冰
摘 要:在應用型高校英語課程中,專業課程的課時比例遠遠多于思政課程,因此引入“課程思想”理念,將思政教育融入英語專業課程中,是將思政教育成效最大化的有益嘗試。在當前高校課堂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勢下,漢譯英專業課進行思政教學改革迫在眉睫。高校教師作為大學生思想和知識的引領者,必須將“立德樹人”理念深深植根于心間,秉承“品德為先、知識其后”的育人原則,樹人,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和價值。從“三全育人”背景出發,闡述應用型高校英語專業的“漢譯英”課程將漢譯英原則和技巧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有機結合,并且通過相關比賽來激發學生愛國情懷,培養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成為“我是中國人”而引以為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關鍵詞:“三全”育人;課程思政;漢譯英;
引言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符合國家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的必要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相統一”,其中之一就是“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形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習總書記的講話指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要求發揮專業教育的隱性思政教育,這為新時代應用型高校的英語專業課程改革和創新提供了行動指南。
我省高度重視思政課改革創新,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并專題研究貫徹落實《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要求,制定了每名省委常委聯系兩所高校的工作方案。省領導多次深入高校調研思政課和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省委教育工委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把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好,把思政課辦好!下一步,我省高校將繼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繼續努力。”
1 漢譯英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教育的主旋律,專業課程建設不但要與思政課教育同向同行,同時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政要素更要滲透到專業課程授課過程中,讓課堂變得有溫度,教師變得有情懷。英語類課程承載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因素和西方的價值觀,學生盲目地接收西方的思想,會弱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英語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用思辨的視角去學習西方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通過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對學生進行理想層面的精神指引。堅持習近平的“三全”育人綱領,并以此為育人核心,從全方位、全程和全員的角度著手,打造研究生思政教育新模式,摸索育人之路。全方位育人,重在思政教育的頂層設計。全程育人,強調實時監控,明確分工,建立責任機制。全員育人,目的是構建“大思政”格局。
2 漢譯英課程思政建設路徑
2.1 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觀念
英語教學融入思政教育是時代發展賦予的歷史使命,是教育的時代創新。只有在正確思政觀念引導下,學生的行為才能更加規范,才能更加符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對中國教育事業有所貢獻。英語專業的思政課堂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媒介,既符合語言課堂的授課規律,同時也能活化課堂文化,讓學生以外圍視角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從而更好的用自己的專業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通過認真研讀黨中央精神、學習遼寧省教育廳報告、仔細研究學情,將課程思政融入漢譯英課堂教學中,以此來提升學生能夠具有理性的認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我國所應傳承的名族精神和文化精髓,在新時代大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從而引導他們正確的奮斗方向。通過提升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不斷改進課程思政在專業課程中的植入,讓師生都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重溫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從而成為傳講中國聲音的有效途徑。
2.2 課程設置與時俱進
將課程思政緊密融入專業授課內容,打造精品課程、積極參與科研項目。英語任課教師自身需要提高政治敏感度,同時也能夠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授課內容、授課形式、授課方式都是本次改革需要探究的方面。課程應培養出“一專多能”的英語專業人才,將課程思政體現在課程體系,培養出能夠為地方和國家發展貢獻一己之力的棟梁之才。
2.3 以賽促學
培養出“一專多能”的英語專業人才,將課程思政體現在課程體系,培養出能夠為地方和國家發展貢獻一己之力的棟梁之才。2021年7月沈陽城市學院積極參加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與中國教育電視臺合辦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任課教師首先幫助同學們在確定好選題的情況下,注重翻譯的技巧以及演講的注意事項。最終,全校七百多個參賽作品中,一名同學榮獲國家級優秀獎、兩名同學為東北賽區第一名和第二名、十六名同學入圍省決賽。還有若干名同學榮獲了校級獎項。通過這次比賽,不僅同學們的翻譯技巧得到了質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同學們為自己能夠用英文宣傳我們國家優秀的傳統和習俗而倍感自豪。
結語
在專業課程的培養方案中,體現課程思政,從一門課程的有效經驗擴展到其他課程。課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是貫穿全方位育人的一個重要環節,相比思政課程的顯性教育功能,專業英語的課程思政更應為潤物細無聲。英語課堂的思政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媒介,既符合語言的授課規律,同時也能夠活化課堂文化,讓學生以外圍視角深思中國傳統文化,從而更好的用自己的專業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2021年度沈陽城市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程思政在英語專業漢譯英課程中的重要性》(項目編號:JG202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