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鈺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需重視德育的滲透,重視班級管理方案的完善、優化,推進班級管理與德育二者的有機融合。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還需要對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滲透的意義形成清晰認知,探索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推動學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班級管理;德育;小學班主任
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小學班主任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推動學生健康發展,作為管理學生的踐行者和組織者,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要重視德育思想的滲透,應該以德育思想為載體,針對學生身心成長及日常學習活動的開展給予指導。新課程標準對人才提出了全新要求,所以班主任應重視學習生活與德育理念的有機融合,全面優化班級管理工作,推動班級管理質量的全面提高。
1? ?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滲透的意義
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為保障課堂教學質量和課堂秩序,需要針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及學習狀態等開展班級管理活動,并重視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帶頭作用的充分發揮,強調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的充分滲透。在小學生成長、學習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教育內容就是德育,德育會對日常生活中學生的道德素養、課堂學習中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具有直接影響。以小學班級管理作為依托開展德育教學活動,可以有效規范小學生的生活行為和學習方式,并推動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德育是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培養的重要影響方式,班主任借助小學班級管理和德育二者的有機融合,可以營造更加融洽、和諧的班級環境,促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互助觀念及合作意識,還可為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創造良好條件。除此之外,在德育元素的影響下,還能使學生接觸到更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強化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使學生在更加和諧、友愛的班級氛圍中成長并收獲知識,推動學生知識能力、道德素養全面提升,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由此可見,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加強德育滲透尤為重要。
2? ?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2.1學校德育第一責任人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中小學班主任是學校德育骨干,扮演著班級組織者、指導者和引領者的重要角色,承擔著溝通家長和社會的橋梁任務。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構成,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需要密切配合開展德育活動,學校德育同時覆蓋了學校領導、政教處、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等,班主任與學生的交往最為頻繁,而學生對班主任具有較高的依賴性,班主任不僅承擔著教育職責,也承擔了管理職責,雙重身份使得班主任能夠更好地組織德育活動。小學班主任在學生成長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言行舉止會深刻影響學生,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品德形成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兒童道德觀念是外在的,他們對好的行為和壞的行為具有一定的辨識能力,但是這也需要外部因素的刺激,小學生往往認為能夠獲得獎勵的行為就是好的,而遭到批評的行為都是壞的,是否受到懲罰或服從權威是影響小學生道德判斷的重要標準。班主任在學生內心是具有最強威信力的人,小學班主任實施的德育教育往往具有很強的成效,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承擔起學校德育的重要使命,在日常教學和管理中積極滲透德育。
2.2家校德育的橋梁
班主任是班級教育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以及實施者,更是學校德育的核心骨干,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溝通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橋梁作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只有家庭積極配合學校開展德育活動,才能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否則必然陷入低效和缺失的狀態。家長和班主任需要在小學德育活動中承擔同等重要的責任,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形成相互補充的關系,雙方要圍繞相同目標有效推進,家庭的積極配合是學校德育產生顯著效果的關鍵,班主任開展各項工作都需要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教師和家長在德育活動中需要相互合作。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需要正確處理自身與家長的關系,同時也要協調任課教師和家長的關系,這樣才能保證班級德育產生更加積極的效果,班主任和家長共同給予學生積極的德育影響和滲透,有助于形成德育合力并保證學生德育工作取得顯著的效果。
2.3學生生活中的德育榜樣
小學班主任是絕大多數學生在一生中都難以忘記的人,這與兒童的成長規律息息相關,很多學生即使忘記其他任課教師,但是卻始終對班主任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這種印象在潛移默化之中一直影響著學生,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能夠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生的向師性非常明顯,在他們面對班主任時表現得更加明顯,大部分小學生都對班主任言聽計從,這是家長和其他任課教師都無法替代的,班主任在班級中具有很大的話語權,其行為舉止能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心理學家班杜拉指出,兒童的行為方式往往是通過模仿他們信任和崇拜的人形成的。小學階段的學生最崇拜和信任的人就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在小學階段進行德育滲透是十分有必要的,班主任需要正確把握小學生的成長狀態和心理需求,積極開展德育滲透,保持良好形象,促使小學生積極模仿班主任,實現德育滲透的長期化和長效化,切實發揮班主任的德育榜樣作用。
3? ?小學班級管理中德育滲透的策略
3.1重視德育,改進班級管理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為保證德育管理的效果和質量,班主任需要引入科學合理且有效的管理方式,并重視德育思想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滲透。班主任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其一,要對德育思想形成全面、充分的認識,并清晰認知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滲透德育并不單純為了完成任務,實則是想借助德育思想推動學生正確思想道德理念的建立,為學生健康發展、成長創造良好條件。其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思想時,要重視“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落實,強調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班主任還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提高德育管理方案的可行性、科學性。其三,班主任還應重視健全德育管理評價機制,對學生的日常言行加以規范,在激勵學生的過程中對學生在言行方面存在的錯誤加以糾正,引導學生探究適宜、科學的學習方式。同時,班主任還應以充足的耐心和愛心教育學生,以推動學生養成“不懂就問”“敏而好學”的優良品質。其四,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為實現德育思想的融合,要合理規劃自己的教學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并在班級德育管理工作優化過程中重視德育思想的滲透,推動德育管理、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還應借助多種渠道、多方教育力量,推動班級管理工作、學科教育工作的開展。班主任在工作計劃制訂過程中要重視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以此強化自身的執行力。班主任還應及時進行工作反思,不斷完善管理工作,并充分發揮德育的育人功能,重視班級良好德育氛圍的營造,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氛圍。
3.2設計實踐活動,落實德育教育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為有效落實德育教育理念,僅開展口頭講解是難以達成目的的,學生被動聽講也難以真正理解并體會德育知識。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班主任針對學生開展德育時,要重視課堂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有機融合,借助靈活多變的課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悟德育。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還可設計“愛心捐獻箱”,引導學生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的零用錢放入“愛心捐獻箱”中,借助此種方式將自己的愛心向需要幫助的人傳遞。在捐款活動中,班主任通過引導學生利用實際行動幫助他人,有助于學生感悟到幫助他人的快樂與喜悅感。此外,班主任還可以利用“世界地球日”等具有特殊含義的日子,設計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參與到“拯救地球母親”“變廢為寶”“家庭垃圾分類”等活動中。班主任在寒假、暑假期間,還可帶領學生參與手工制作活動,隨后組織義賣活動,將義賣所獲得的物品、錢財捐助給貧困山區家庭困難的學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組織多樣化的德育活動,可實現課堂德育理論知識和日常生活德育實踐二者的有機融合,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推動了他們正確價值觀及人生觀的形成。
3.3關愛學生,在溝通中滲透德育
分析小學階段的學生發現,學生心智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尚不成熟,學生對于陌生環境比較敏感且心理承受能力弱,因此,班主任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愛護和關心。身為小學班主任,除應重視自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問題的解答及學科知識的傳授外,針對學生所出現的心理問題也需要予以足夠重視,并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成為小學生的良師益友。為此,班主任主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其一,班主任應從多種渠道出發,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做好家訪活動。其二,班主任應與學生積極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只有如此,才能保證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教育理念的滲透。其三,班主任所開展的德育工作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尤其是班主任在與家庭情況特殊或者家庭困難的學生溝通時,要清晰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以學生家庭情況、個人情況為依據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敞開心扉,促使學生逐步接受德育教育。分析小學階段的學生發現,其尚處于學做人及學習知識的初期階段,學生尚未建立清晰的是非觀念及成熟的認知體系,因此,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難免會犯錯誤,班主任在批評學生時,要重視科學方式方法的應用,不可過于苛刻,損傷小學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還要考慮特殊學生的心理特點,借助委婉的方式開展教育活動。當學生做出正確的事情時,要在表揚學生過程中滲透德育,推動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3.4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為推動學生良好德育素質的形成,需要鼓勵學生自主開展班級管理活動,讓學生以管理者身份參與班級管理,以此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可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自律意識。這個過程會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學生良好德育素質的形成,為自主班級管理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協助學生完成班級管理團隊的組建,改進傳統的班委會組建方式。在自主管理模式下,班主任要保證所組建的學生管理團隊的普遍性、民主性及公平性,促使每位學生都具備成為團隊管理成員的意愿和能力,可以讓他們輪換負責值日,促使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活動。班主任還可通過與學生商議的方式完成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以此推動學生對班級管理體制的認可,確保每項制度都可落于實處。長此以往,學生自我約束意識及自我管理意識將會得到強化,綜合素質水平將會得到提高。
3.5以身作則,發揮班主任的示范作用
針對小學生而言,班主任是最好的學習榜樣。在校園生活中,學生會不自覺地對班主任的言行加以模仿。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成為學生言行的榜樣,并重視自身榜樣作用的充分發揮,以對學生的言行、思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其一,班主任要對自身有嚴格的要求,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都要注意樹立良好形象,借助持續學習推動自身道德水平、思想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班主任在發現學生出現言行舉止方面的問題時,要及時對學生加以引導、糾正,借助懲罰和鼓勵有機融合的方式,帶領學生走出思維誤區、行為誤區,推動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和良好的思維品質。其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實踐中,要以平等的心態面對每位學生,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實施創造良好條件。還要對學生的心理展開深入分析,結合學生喜愛形象、生動的事物的特點,創設蘊含德育元素的情境,如樂于助人及拾金不昧等情境。此外,班主任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以自身經歷為依據,指導并教育學生,促使學生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還可幫助學生對良好品德形成正確認知,為班級德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條件。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重視德育理念的滲透,全面改善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多樣化的德育教育策略,并落實于實際,提高小學班級德育和管理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黃曉微,趙順丹.小學班主任管理德育滲透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20(4):72.
[2]羅窩見.談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滲透[J].甘肅教育,2020(22):42.
[3]李敏娟.農村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滲透[J].才智,2020(11):200.
[4]巨芳蘭.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滲透[J].新課程(教研版),2019(8):219.
[5]趙君.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創新研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2(9):143.
[6]郭月娟.淺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滲透[J].文學少年,2020(32):106.
[7]鄧冰如.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德育滲透策略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