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期,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工作的主導。高中政治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提高分數,更要讓學生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技巧和思維方式。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摸索新的教學模式,力爭通過教學模式的不斷優化,使學生收獲更多知識。筆者根據實踐經驗,分析新型的高效教學模式,希望能夠為高中政治教學工作優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0?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2)23-0046-03
引? 言
在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單一的理論講解模式,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無法進行完全理解,進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效率低。當今,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給高中政治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在新的發展階段,教師要根據時代的變化,對教學模式及時進行更新,全力打造創新、自主、高效的政治課堂,使高中政治教學成為幫助學生成長的階梯。
一、結合時事熱點,構建多樣化課堂
無論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都需要通過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實際知識,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以往很多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大量的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方式難免會對學生的積極性產生消極影響,容易使學生認為政治知識就是死記硬背,嚴重影響了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因此,為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筆者設計了分析問題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這就要求課堂所設置的問題要有創新性,有效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解“弘揚民族精神”這部分內容時,筆者給學生列舉了許多時事新聞的例子。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我國的抗疫成果突出,在爆發初期,很多城市在第一時間積極采取了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這充分體現了人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抗擊疫情的精神。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醫務人員“舍小家,顧大家”,用實際行動保護了人們的生命健康,體現了醫務人員生命至上、救死扶傷、忠于職守的高尚品質。筆者還給學生播放了某地抗洪的視頻,人們面對洪水災害互幫互助,還有一部分人自發地加入了抗洪搶險的隊伍。類似的實例還有很多,筆者通過視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今后為社會做貢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民族精神[1]。
二、加強師生溝通,建立創新、自主、高效的課堂
在以往的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知識記憶與考試分數,教學內容上缺乏創新性和有效性,導致學生的自主性得不到發揮。根據教育心理學的觀點,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當中,學生的自主性能夠得到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的參與度更高,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此外,教育心理學還認為,學生的學習心理與教師的人格魅力之間有密切聯系,如果教師身上具有吸引人的特質,學生就會更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運用創新性的師生互動策略提升教學效果[2]。課堂上,師生互動模式的創新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實現。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借助微博、抖音及微信等多種渠道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對此,筆者運用網絡直播等方式,實現了課堂模式的創新,并且給予了學生更多與筆者互動的機會。例如,筆者開設了網絡課堂,讓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隨時隨地學習知識點,并且可以進行提問。網絡課堂是當今時代教學模式創新的主流方式,不僅可以使師生互動的方式更加多樣,還能夠讓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鞏固學習成果。要想創新自主學習,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生活中尋找創新和自主學習的素材,拉近學生與生活的距離,讓政治知識內容走進學生的內心。筆者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為什么說網絡是把雙刃劍?”“為什么對于文化的繼承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請列舉生活實例進行說明。”教師通過這些生活化的問題,可以給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而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也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通過開放式的提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有助于從學生的答案中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針對問題進行補充講解,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3]。
三、借助信息技術,打造新型課堂
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已經成為教師關注和思考的問題。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了實質性的幫助。教師在教學中也需要積極探索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課堂效果的方法,讓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能夠為課堂效果的提升發揮積極作用。比如,筆者在講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部分內容時,考慮到知識比較抽象,單純的理論講解會讓學生感到枯燥而缺乏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筆者首先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了《厲害了,我的國》的視頻片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筆者順勢讓學生分享觀看視頻的感受,然后提問學生:“你眼中的新時代是什么樣的”。學生紛紛根據視頻內容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然后,筆者引導學生結合視頻內容充分理解新時代的具體含義[4]。
與傳統的課堂講解相比,教師通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快地理解理論知識的內容,感受知識與生活和實際的聯系,理解新時代的相關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不僅可以根據視頻資料中的內容讓學生自主學習,還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堂創新奠定基礎[5]。
四、借助情景劇表演,實現創新、自主和高效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架構,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把握知識的側重點,使政治理論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全面構建創新和自主的課堂教學模式,筆者運用了情景劇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參與情景劇表演獲得綜合實力的提升。在情景劇表演中,每5~10名學生為一組,每名學生都需要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將收集的信息在小組內制作成劇本,最終在課堂上講解。上述過程的完成需要多人配合,并且在互相合作處理信息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知識體系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教學“貨幣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一課時,筆者首先帶領學生梳理知識點,然后安排各組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不斷給學生提出問題,如“為什么貨幣是一般等價物,現在我們交易為什么不再是物物交易了?”“物物交換有哪些特點?”。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發現,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經出現了物物交換。很多學生觀看情景劇表演之后發現,物物交換具有偶然性。伴隨著物物交換規模的不斷擴大,其缺點也逐漸凸顯,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需要,但也會帶來諸多麻煩。于是,一般等價物應運而生。但隨著時代的變遷,一般等價物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最終貨幣產生了?,F在的生活中,人們都是用貨幣進行商品交換的。筆者結合課本的知識脈絡,引導學生從情景劇當中分析問題和理解問題,再讓表演情景劇的學生分享不同交換方式的主要特點和自己的感受。在這一課堂模式中,學生不僅能夠對知識形成深刻的記憶,還能夠深刻理解貨幣的產生和發展過程。貨幣這部分知識存在一定的抽象性,不僅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還會導致教師在教學當中耗費較長的時間。而教師如果用情景劇的形式,將教材的抽象理論進行具體化,就能夠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過程中,設身處地地考慮問題,感受到知識源于現實也應用于現實,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情景劇表演是一種比較新穎的課堂教學方式,可以在表演當中,不斷加入創新的成分。例如,學生可以運用自己的生活閱歷進行情景劇的內容安排,而表演的學生和觀看的學生可以進行實時互動,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此外,筆者還引導學生對情景劇進行評價,指出同學在表演當中的優點和缺點,并且在評價過程中分享自己的收獲。學生可以從整個情景劇內容的設置、劇本內容的合理性,到表演人員的動作、表情管理等諸多方面,進行系統的評價,這一評價模式能夠打破傳統評價模式的弊端,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同時,在準備情景劇的過程中,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協作能力、知識理解能力及組織能力等都能夠得到提升,滿足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五、分組教學,突出創新和自主
分組教學模式是鍛煉學生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方式。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筆者采用了分組教學的方式,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分配到每個小組,并讓每個小組輪流進行知識點的講解。教師給每組學生分配不同的講課任務,可以使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同時,學生在講課的過程中,也能夠找到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通過講解的過程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理解能力。在分組教學過程中,各小組成員可以在知識點的收集和講解方面進行交流,其中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發揮帶頭作用,給予其他學生幫助。對于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而言,通過體驗講課的過程,其也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例如,筆者在講解“神奇的貨幣”這部分內容時,就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各小組輪流講課,再由筆者進行點評。這一方式的主要優勢在于,通過傾聽不同的學生對知識點的講解,學生可以對知識形成多元化的認識,并且對自身的認知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有備課、講課及批改作業等多種任務,而學生的參與度相對較低,大多是在被動地記筆記,對知識點的思考也較少。筆者運用分組教學模式,將課堂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備課、講課和學習的主人。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多種方式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如講故事、制作PPT及放映動畫、視頻等,這些方式的運用都可以讓學生實現知識的增長和綜合能力的提升。筆者在每個小組完成講課任務以后,給予適當評價,對講解不充分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強調,同時對表現較好的學生給予鼓勵。此外,筆者還建立了教學評價機制和互幫互助機制,對表現優異的小組給予物質獎勵。上述獎勵機制的主要作用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整個班集體形成一種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氛圍,有助于推動整個集體的進步。
結? 語
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通過教學模式的優化和創新得到有效解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學思路創新的途徑較多,教師需要立足于教學實際和學生發展的實際需要,有的放矢地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提升課堂的趣味性,構建創新、自主、高效的高中政治課堂。
[參考文獻]
[1]余芹.基于高中政治核心素養提升的教學方法策略[J].考試周刊,2018(47):138,140.
[2]陳哲遠.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政治時政述評活動的開展[J].西部素質教育,2018(06):41,48.
[3]溫榮元.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策略[J].高考,2019(05):6.
[4]鄒曉紅.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有效手段:以“生活處處有哲學”為例[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0(02):39-40.
[5]葛溫沙.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思考[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20):54-55.
作者簡介:苗麗紅(1978.12-),女,吉林吉林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第十一中學,一級教師,市名師工作室成員,區學科指導組成員,連年獲得各級優秀教師以及優秀班主任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