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村地區普遍出現父母進城打工、子女老人留守的情況,隨之而來的是鄉村教育面臨的困難。雖然部分學生有心用知識改變命運,卻也常陷入唯分數論以及重理輕文、忽視課外閱讀等誤區中。在義務教育階段,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了解,農村地區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質量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要求相去甚遠,學生的全面發展狀況堪憂。對此,文章對農村地區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針對相應狀況提出了應對策略,以期對農村地區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所助力。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2)22-0048-03
引? 言
由于農村地區小學師資薄弱、教育資源匱乏,加上家庭教育缺位,因此,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嚴重不足。通過走訪幾所鄉村小學,筆者認為,加強農村地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這一工作,十分必要甚至迫在眉睫。因此,本文結合筆者鄉村小學教學經驗,以農村地區小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了語文課外閱讀情況的調查研究,并根據調查結果分析了農村地區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及其形成原因,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以期為鄉村教育工作發展與改革提供參考。
一、調查情況概述
(一)問卷設計
筆者走訪了樊家川鎮八所鄉村小學(包括關溝小學、長城小學、南莊小學等),結合一線教學經驗,從課外閱讀的時間、地點、興趣、指導對象、閱讀方法、動機、閱讀類型等方面設計調查問卷,經專家及各小學一線教師篩選后,保留有效題目共15個,每題設置選項約三個,針對農村地區小學生進行抽樣調查。
(二)研究對象
根據走訪結果,八所小學的基本情況及生源構成相似,其中馬驛溝小學的經濟條件中等,小學生源構成綜合,具有代表性,故選取該校學生實施抽樣調查。該校共有學生34人,每年級1個班。依照各年級人數及性別比例進行分層抽樣,隨機抽取學生25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0人,年齡在6~12歲之間。
(三)研究程序
調查過程中,隨機抽取容量為25人的樣本,發放紙質問卷共25份,25份全部回收,經分析,其中24份有效,有效率達96%。
(四)調查結果
將調查問卷回收并去除無效問卷,經匯總統計,得到調查結果(見表1)。
二、當前農村地區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及其形成原因
(一)農村地區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1.學生課外閱讀量少
調查數據顯示,每日課外閱讀時間在一小時以上的學生僅占12.52%,而幾乎不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生占75.33%,同時,有48.42%的學生,每月閱讀課外書不足1本,而閱讀1本以上的僅有12.91%。可以看出,農村地區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十分有限,這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的“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背誦優秀詩文160篇”相差甚遠,農村地區小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急需加強。
2.學生閱讀興趣不高、能力低下
在調查問卷第1題中,僅有11.20%的學生表示課余時間會進行課外閱讀,而第7題“你喜歡在語文課之外進行閱讀嗎?”也僅有12.69%的學生表示喜歡閱讀,另外還有11.22%的學生表示雖然喜歡閱讀,但并沒有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而在第10題中,也有24.85%的學生表示不知該讀什么書或如何讀書,更令人擔憂的是,76.09%的學生表示不喜歡課外閱讀,因為平時上課已經很累了。同時,通過對各校語文教師的訪談得知,大多數學生有對課外閱讀興趣不高、閱讀能力低下的問題,情況堪憂。
3.學生課外閱讀資源貧乏
在第3題中,高達68.89%的學生表示身邊幾乎沒有課外讀物,而第10題“為什么你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有30.49%的學生表示沒有書籍可讀,在“你家里的個人藏書有多少本?”這一題中,有45.17%的學生表示只有5本以下。由此可見,我國農村地區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源十分匱乏,這是學生課外閱讀量不足的直接原因。
(二)原因分析
根據農村地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結果及現狀,以及對關溝小學、馬驛溝小學等鄉村小學的走訪,并結合各小學語文教師所反映的情況,筆者認為造成上述現狀的主要原因如下。
1.課業負擔過重
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學校的教育觀念已經有所轉變,對學生全面發展也更加重視,然而,在農村地區,學生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有限,“教育無用論”猖獗,少數重視教育的家長也無一不是抱著
“知識改變命運”的想法,更重視考試分數,加之學校根據學生成績對教師的業績考評制度,導致學校及家庭兩方面均“唯分數論”,對學生提出更高的成績要求,而忽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導致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而無暇顧及課外閱讀[1]。
2.書籍來源少
相比城市中小學,鄉村小學的資金十分有限,很難支撐學校建立閱覽室或圖書館。而少數建立圖書閱覽室的小學,由于藏書量有限,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少之又少,而最終閑置。農村家庭經濟收入遠不及城市家庭,教育經費在家庭日常開銷中所占比重更是有限,大多家庭只會為學生購置一些與學習相關的課外書籍,而且類型單一,數量極少。學校經費緊張,家庭不加重視,便導致學生的課外書籍資源匱乏,最終致使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寡淡,并對沒有課外閱讀的學習狀態司空見慣[2]。
3.電視節目和電子游戲的干擾
書籍來源不足,身邊的課外讀物匱乏,電子產品便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電視節目和電子游戲的干擾,更直接導致學生對課外閱讀興趣寡淡。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及電視節目的高產與娛樂化發展,學生的業余生活幾乎被電視與電子游戲占據。娛樂生活的強刺激使學生的興趣難以被文字激發。學生習慣于對視頻被動接受,使學生對文字信息的主動閱讀能力越來越差,導致其對課外閱讀興趣不高,認為閱讀是件無聊的事。
三、應對農村地區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的策略
面對農村地區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能力薄弱的狀況,教師應如何發揮作用呢?通過多年的農村基層教學,筆者在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后逐漸摸索出了一些方法,試述如下。
(一)營造家庭環境
首先,應當通過家訪、家長會、家庭教育小講堂等方式,做好家長的工作,轉變家長的思想觀念。一方面讓家長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向家長滲透“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榜樣,父母的行為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等觀念,使家長的觀念從根本上改變,重視家庭教育,有意識地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到一起,以便保持二者教育的一致性,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3]。
其次,家長需監督孩子,保證其每日閱讀時間,可以每日飯后閱讀一小時或睡前家人一起閱讀,盡量實現家長陪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家長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閱讀方法指導
首先,教師需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配合語文教材學習進度,指導學生篩選適合自己的讀物,制訂適合學生的“分層閱讀計劃”,并給學生留出充分的選擇空間,依據每個學生的興趣,對計劃書目進行適當調整。同時,教師應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激發學生興趣等方法促進學生自主閱讀,并適當進行監督,保證閱讀計劃順利完成,解決學生“讀什么”的問題。
其次,教師需引導學生學會有效閱讀,可以通過課上示范引導,教會學生做讀書筆記,使學生學會運用思維導圖、大綱框架梳理、寫讀后感等方法,輕松且有效地閱讀。同時,每月或每周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讀書分享、故事大會、知識競賽等方式匯報讀書成果,形成積極的閱讀氛圍,使學生樂于讀書、樂于分享,解決學生“怎么讀”的問題[4]。
最后,學校應推進共享圖書活動,調動媒體及社會資源,增加課外書籍來源,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社會及學校對課外閱讀的重視,使其在“熱愛閱讀”的氛圍中,產生閱讀動機,在課外閱讀中感悟書籍的魅力。
結? 語
綜上所述,改善農村地區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迫在眉睫。教師應通過全方位關注,引導學生重視語文課外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農村地區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由徜徉在書籍的海洋里。
[參考文獻]
馬曉偉.藏區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及對策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01):285.
杜曉晴.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分析[J].課外語文,2017(09):130-131.
加旖旋.近三年北京地區低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2018.
楊榮.小學生課文閱讀現狀調查報告:以臨滄市臨翔區忙畔街道小學為例[J].科教文匯,2012(04):54-55.
作者簡介:慕順財(1969.9-),男,甘肅慶陽人,
任教于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樊家川鎮馬驛溝小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曾獲甘肅省骨干教師、慶陽市模范教師、縣級優秀教師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