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
【摘 要】現如今,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學校在進行教學培養時逐漸將重點放在了學生的素質教育上,從之前的關注學生成績轉變成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來講,其包含的面較為廣泛,像學生的實踐能力、思考能力、傾聽能力等。在語文教學中,教學的基礎就是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使學生可以在接受教育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故而怎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是一個需要關注的重點。文章針對語文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的方法。
【關鍵詞】傾聽能力 深思品質 課堂培養 方法措施
傾聽能力的含義主要分為兩個層面,在狹義的理解上,傾聽能力指的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傾聽教師講授的知識點,并對這些知識點進行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在廣義的理解上,傾聽能力指的是人們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不只是依靠眼睛進行觀看,更是要憑借自己的內心進行信息的獲取。深思品質指的是學生在經過傾聽之后進行的自己的思考與理解,即學生對于接收到的信息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的發展來講,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在的教學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像學生自身的控制性、教師的自身能力以及學校教學方法的影響等,都使學生的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得不到充分的培養。對于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轉變教學方法,使學生可以在學習中培養自身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在語文課堂中學生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培養的現狀
(一)學生自制性差
小學生的年齡偏小,不能將自己的特性進行很好的控制。在這個時期,想要學生靜靜地坐下來進行傾聽,本身就是一件較為困難的事情。即便教師在課堂上強制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生也只能將這個狀態維持一段時間,并不能長時間地堅持。對于這樣的情況,想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難上加難。
(二)教師能力不強
小學教師大部分較為年輕,對于怎樣進行教學并沒有過多的經驗,所以在教學的時候難免會出現疏漏。許多教師在備課的時候將教學內容準備得非常充分,但是由于自身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導致他們在講課時不能將自己準備的東西進行完整的講述,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使學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培養。
(三)教學方法不當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將重點放在學生的知識獲得上,對于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會下意識地忽略。這就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只是單純地學習了書面知識,對于藏在知識下面的更深層次的內容則沒有過多的了解。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也較為陳舊,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難使自己參與到教學里面,這使教學的困難程度被加大。
二、培養學生傾聽能力和深思品質的意義
(一)促進了學生的意識培養
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的培養,能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很大程度的強化,也能對學生的意識培養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將意識培養的內容融合到教材里面,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養成尊重意識以及思考意識。
(二)促進了學生的心理成長
小學生正處于天真爛漫的年紀,喜歡聽一些故事類的文章,并且經常會模仿故事里面的角色。隨著傾聽能力的提升,學生能接受的故事也在不斷變化,學生的心理也在同步成長,逐漸趨于成熟化。
(三)強化了學生的知識記憶
學習效果會根據學生的自身能力出現變化,使一些學生不能直接接受一些新知識。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在講課的時候應變換教學方法,以便更易于學生理解知識的內容。學生對新知識接受的過程源于學生對教師講解內容的傾聽,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的傾聽能力得到提升,也能使學生對新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
(四)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容量
小學生的認知范圍有限,了解到的信息事物也較少。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時候,會給學生講解一些新穎性的故事或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事跡。這使得學生的認知范圍逐漸擴大,也使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擴增。
三、培養學生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的方法
(一)強化學生的意識培養
學生的意識培養,主要是尊重意識和思考意識的培養。在進行這方面的意識培養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上的互動形式,讓學生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量,對其尊重意識以及思考意識進行培養。比如,在進行《聽故事,講故事》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進行故事的引導,使學生跟著教師的節奏進行學習。教師可以講一些神話傳說,像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提出一些問題,使學生的思維跟著教師的講述同步進行拓展。這個過程可以設置為學生“聽故事”環節。在教師將故事講述完之后,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準備自己的故事,然后參照教師講述的節奏講述自己的故事,進入“講故事”環節。學生在聽到教師的講述之后,會進行自我思維的構建,使思考意識得到一定的培養。通過對學生思考意識的培養,學生自身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加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
(二)加強教師的教學能力
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能力對于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想要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就需要將教師自身的能力進行更深一步的強化。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經常會提出一些異想天開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教師需要給予充分的尊重。但由于一些教師自身的能力不足,可能導致他們難以及時解答學生的問題,進而影響學生深思品質的培養。比如,在進行《我們奇妙的世界》這篇文章的教學時,講課結束后學生們會存在一些疑問,像“為什么我們的世界里面沒有機器人?”“為什么我們的世界里面沒有外星人?”“為什么我們的世界里面沒有魔法?”……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先要給予尊重,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之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也給予他人充分的尊重。在進行問題的解答時,教師需要將科學的觀念植入學生的心中,使學生相信科學的力量。教師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其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更加全面地滿足學生的需求,使得學生的傾聽能力和深思品質的培養向著更深層次發展。
(三)進行實踐探索式教學
對于語文教學而言,不能只是停留在教材表面的教學,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向教材知識的深處進行探索,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自己的深思品質,對于知識有探索的欲望以及興趣。比如,在進行“即興發言”這部分內容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先講述教材上的知識,在講述結束后帶領學生挖掘即興發言的關鍵因素以及中心思想,隨即讓學生進行自由發言,發言的主題由學生自行設定,使學生在學到新知識后及時進行實踐演練。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仔細傾聽教師的講解,了解到即興發言的重點所在,在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后,學生自己進行了深入分析,同時對于自己的發言也進行了充分的思考與研究,使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得到了培養。實踐性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加專注、認真地傾聽教師的表達,通過自己的實踐,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增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多層面提升學生能力
在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需要從教學的各個方面進行,比如學習方法的教學、閱讀技巧的教學等,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全方面強化自己的傾聽能力,提升自己的深思品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些傾聽的方法以及思考的方向,使學生在進行傾聽的時候可以具備更加穩固的基礎力量,在進行思考的時候可以有發展的方向。比如,在教學《我愛你,漢字》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讓學生傾聽教師的講述,通過教師有趣的講解使學生對于漢字的認知更加深入。然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指明一個思考的方向,例如從象形的方向解讀漢字,讓學生根據這個方向進行漢字的重新認知,促使學生進行自己的思考。語文教學中涉及的教學內容較為繁雜,教師需要將學生的傾聽能力以及深思品質的培養滲入其中,使學生可以在多個層面上提升自己的能力。
對于語文課程的教學來講,學生傾聽能力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隨著傾聽能力的提高,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同步增強,比如誦讀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等,同時學生通過自己的傾聽也使深思品質得到了培養。在進行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培養的時候,教師不能急于求成。這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需要從多個方面展開,比如學生的意識培養、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師能力的提高,都可以使學生的傾聽能力與深思品質得到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