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一軍
摘要: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讓他們能輕松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之一。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方法釋放心中的負面情緒,情感療救法可以使學生運用自我暗示和良性宣泄方式消除負面情緒,激發正面情緒;理性分析法讓學生在縱橫比較和反思提升中增強思辨能力,學會科學地消除負面情緒;行為治療法讓學生通過運動和實踐活動宣泄情感,接觸更多的人,從而在實踐中開闊心胸,形成健康的心理。
關鍵詞:負面情緒;健康心理;小學班主任
負面情緒源于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各種不如意,如果長期受到負面情緒影響,得不到消解或宣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生活和成長。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調解內心的情緒,獲得自我滿足,進行自我強化,找到自我釋放的方式,獲得自我宣泄,讓他們消除負面情緒,提升健康心理,以更積極向上的面貌融入日常生活和學習中。
1? ?情感療救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
1.1自我暗示,遠離干擾
小學生意志力、思維能力等都不夠發達,所以在遇到各種誘惑和干擾的時候,他們常常不知道如何應對,一些意志力不強的學生就容易受到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我暗示,要用積極的想法消除負面因素對自己的影響,從而幫助學生遠離干擾。
比如,一名學生原本自主學習態度良好,但是當他看到同伴在課后上網看動畫片,不做作業,利用早自修的時間抄襲他人作業時,不由得動心了,認為這樣的學習特別輕松,可以有更多時間玩樂。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后,沒有直接說教,而是引導他積極想象,進行自我暗示。“抄襲他人的作業,只是一時的輕松,到了考試的時候,會出現怎樣的場景呢?”學生想:我原本是大家心中好學生的典范,當他們看到我考試不及格,甚至還抄作業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對我很失望。我的好朋友還可能因此和我“絕交”,那可怎么辦?在自我暗示中,學生認識到這樣做的嚴重后果,認清不能這樣做。此外,班主任還可以繼續引導:“聽說你將來想當一名外科醫生,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在手術臺上發現自己不會做手術,后果會如何?”學生再次想象,認識到這樣可能導致更可怕的后果,病人可能因此喪命。因此,該學生自我暗示,下定決心:為了以后的理想,為了繼續成為大家的好榜樣,我不能學那些態度不認真的學生,相反,我要用我的行動影響他們,讓他們變得和我一樣認真。于是,該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認真了,同時還積極和他人溝通,讓其他同學也改正抄作業的壞習慣,消除各種干擾。
自我暗示的方法能起到自我命令的作用,同時,學生也能充分調動周圍環境的各種有利因素,進行自我緩解和提醒,給自己一些暗示和鼓勵,讓自己能更好地控制行為。這樣就能有效遠離負面情緒的干擾,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1.2良性宣泄,傾訴積郁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可以發現,一些表面看是“好學生”的孩子,常常更容易受到負面情緒影響,如果負面情緒積蓄太多,一旦爆發,后果常常很嚴重。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良性宣泄,傾訴心中的苦惱,這樣能避免他們走極端,有助于緩解、釋放壓力。
比如,一名學生表面看是“乖乖女”,但是教師卻發現她經常破壞教室植物角的綠植,因此遭到同學的譴責,甚至有人認為“乖乖女”只是她的偽裝而已。教師了解了她的具體情況,發現該學生其實面臨著很大壓力,她希望展現自己個性化的一面,但是她的想法和父母、同學的期待不一樣,因此她感到很苦惱。教師引導其在心理疏導室中宣泄自己的情緒,說說自己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并引導其學會用正確的方式釋放情緒,避免做出類似破壞綠植的事情。此外,教師還鼓勵她在網絡上匿名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其他同學出謀劃策。該學生提出:“難道一個人就要一直帶著假面具嗎?”很多同學都在網絡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其實,可以適當地展現自己的真實想法,我相信,如果是真正的朋友,會接受真實的你。”“我覺得,展現真我才是最重要的,不必在意其他人的想法,展現自己最重要。”該學生得到了鼓勵,調整了心態,她通過實際行動讓同學們知道她不僅僅是一個只會學習的人,她也喜歡動漫作品,喜歡自己畫畫,喜歡流行音樂,尤其喜歡說唱音樂。在展現真我后,大家都覺得這樣的她更真實,也更能體現個人風采。最后教師還鼓勵更多學生突破“面具”,避免“扮演”他人眼中的好學生,而要活出自己的風采。
班主任可以采用校內校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宣泄情緒。在校內可以設立心理疏導室,讓大家說說內心的困擾,在課后也可以組織大家參加團建、冥想等活動,平復心情。此外,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還可以讓其在網上的“知心信箱”中說說自己遇到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這些方法都能讓學生宣泄情感,傾吐積郁之情。
2? ?理性分析法,提升思辨能力
2.1縱橫比較,有效轉移
有的時候,學生面臨的壓力很大,若不能很好地轉移壓力,就很有可能被“最后一根稻草”壓垮,被負面情緒控制。此時教師就要指導學生運用縱橫比較的方法調節情緒,有效轉移負面情緒。首先,學生可以采用橫向比較的方法,看看自己身邊是否有同樣遭遇的人,他們是如何應對問題并從中得到啟迪的。其次,可以采用縱向比較的方法,將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對比,看看自己的變化是什么。這些方法都能讓學生汲取力量,從而有效轉移負面情緒。
比如,一名學生情緒十分低落,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十分努力了,但是考試成績還是在班級最后幾名,他萌生了想要逃學的念頭。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鼓勵其采用縱橫比較的方式,有效轉移壓力。“不如先將自己和其他同學對比一下。雖然你的成績不是很好,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你在穩定進步,從最后一名提升到了班級后十名,雖然進步不大,但也是進步。而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成績很好,就開始不認真學習了,這次從前十名退步到了中游水平。你想,相比他的退步,你的進步是不是值得欣喜呢?”這么一說,該學生頓時感到心情好多了。這樣一來,負面情緒煙消云散,反而激發了學生的斗志,讓他積極主動地投入了后續的學習中。
縱橫比較能讓學生的心理產生一定的變化,在橫向比較中,若看到不如自己的人,他們能生發自信,若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激發他們的好勝心,又或者立下向榜樣學習的決心。在縱向比較中,看到以前的自己意氣風發的樣子,他們會為現在的消沉后悔不已,若是看到現在比以前進步,則能讓他們獲得更多力量。教師要在學生縱橫對比的過程中給予適當引導,讓他們向著積極進取的方向發展。
2.2自我反思,調整計劃
一些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一旦產生負面情緒,就很難控制,甚至會愈演愈烈,最后難以爆發出來,針對這樣的問題,要引導學生提升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讓他們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反思,找到情緒失控的原因,并探索適合自己的調整方法,然后擬定一份計劃書,按照計劃書一步步執行,從而有效減少負面情緒。
比如,班級中有一名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性格比較急躁,常常和伙伴發生爭吵,他想改變現狀,但是卻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教師引導其深刻反思,先分析幾個問題:“在每次情緒失控前,是否有預兆?有什么辦法能在這個時候調整心態,激發正面情緒呢?能否設定一個長期計劃,慢慢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在班主任的引導下,該學生發現自己在情緒失控前,總是會感到呼吸急促,腦海中也會回想起對方所做的那些“對不起”自己的事情。于是,他設定了調整情緒的“急救措施”,在每次情緒失控前,先通過深呼吸的方法調整情緒,然后試著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如同伴幫助自己的事情、和同伴一起去游玩的經歷等。在適當調整后,學生初步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然而,這樣的控制方法只能緩解一時,還不能讓該學生的整體情緒變得更穩定。于是,他又在教師的提醒下設定了一個長期計劃,試著調整自己的內心。在該計劃中,學生每天都要分出一點時間做一些能緩解焦躁情緒的事情,如參與體育鍛煉、傾聽優美的音樂、參與瑜伽訓練等,這些方法能起到調節身心的效果。此外,該學生還試著參與公益活動,希望能通過這種方法激發自己的愛心,在待人處事的過程中,能多投入一份愛心。最后,該學生還試著以平和、理性的心態參與辯論活動,這個活動讓他認識到同伴之間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辯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將負面情緒帶入辯論中,要避免使用侮辱性語言。結合該計劃,學生找到了激發正面情緒,消除不良心理的方法。他覺得這個方法很有效,還推薦給了其他有類似情況的同學,大家共同進步。
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不同,他們面對的負面情緒也各有不同,所以很難采用批量化指導的方式。教師要設置個性化的引導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在反思中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并尋求切實有效的改進方法。這樣才能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控制情緒的主人,讓身心變得更加健康。
3? ?行為治療法,走出心理困境
3.1運動緩解,盡情宣泄
行為治療也是一種釋放負面情緒的好方法,它能強化生理機能,從源頭消除負面情緒。行為主義治療常常運用跑步、拳擊、打球等運動方式強化體能,分散注意力,緩解負面情緒。在學生動一動,出一身汗后,他們的心理防備減弱,此時加以引導和勸解,不會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師要把握好這個時機,引導學生積極釋放自我,充分緩解負面情緒對自己的影響。
比如,一名學生原本學習成績很好,但是由于父母離婚受到了一些打擊,感覺父母不愛自己了,心中充滿了負面情緒,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讓他十分困擾,導致該學生的情緒十分低落。教師就采用行為治療方法,讓該學生通過打球緩解消極情緒。在揮汗如雨的運動后,學生的身心放松了,這個時候,教師和他一起坐在運動場邊,聊聊心事:“最近你是不是遇到了很多不開心的事情?不如說出來。”該學生嘆息了一聲,還是決定敞開心扉:“我最近的學習成績不好,我爸爸以前都會輔導我功課,但是現在他和我媽媽離婚了,我們一周才見一次面,他不能輔導我功課了,我覺得他不愛我了。”“其實,父母是否在一起,都不能改變你是他們孩子的事實,爸爸媽媽雖然都會組建新的家庭,但是你依然是家庭中的一員。”在這種寬慰中,學生的內心漸漸平靜下來,此時教師繼續引導:“既然木已成舟,那我們就要解決問題。比如你的學習問題,你不能一直依靠爸爸輔導,你可以自己設計學習方案,提升學習能力。”在班主任的提醒下,他決定自主預習功課,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同時也決定緩解和父母之間的關系,逐步消除負面情緒。
運動是自我強化的一種方式,人的運動到達一定量的時候,體內會釋放內啡肽,該物質能讓人感到歡樂,從而提升心理承受力,起到自我強化的作用。所以,當學生被負面情緒影響的時候,教師要減少說教,可以帶領他們充分運動起來,慢慢消除心中塊壘,然后再指導其釋放自我,效果就會更好。
3.2實踐活動,接觸他人
實踐活動能讓學生多接觸他人,試著協調彼此的關系,不僅要做到善待他人,還要試著協調與他人之間的矛盾關系。在此過程中,本人的情緒也得以調整,能促使他們以更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挑戰。
如有個學生性格內向,很少參與集體活動,而且該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容易退縮,不敢和他人據理力爭。針對這個問題,教師組織其參與辯論類實踐活動,試著與他人溝通交流。該活動以社會生活中的話題作為辯論主題,如“孩子有沒有權利干涉父母生二胎、課外培訓機構的利弊”等,這些問題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而且有一定的可辯性。在第一部分的活動中,學生先進行小組討論,擬定自己小組的辯論路線,然后通過社會調查的方式,向他人咨詢,了解他人對此問題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性格內向的學生大膽地走上街頭,采訪路人,一開始可先與其他同學配合,做輔助記錄的工作,慢慢消除緊張感后,可以獨立采訪他人。采訪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不配合的人,在同伴的鼓勵下,他漸漸消除了想要退縮、逃避的想法,勇敢地迎接挑戰。在第二部分的活動中,學生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并設計辯論方向,展開辯論活動。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要面對眾人說出自己的想法,難度偏大,他們可以先從總結陳詞做起,慢慢地加入自由辯論中,不管對方提問的角度有多刁鉆,也要找到解決的辦法。通過活動,學生逐步學會了如何接觸他人,同時也漸漸消除了負面情緒。
對于不同性格的人,教師要組織他們參與不同類型的實踐活動,對癥下藥,讓不同特點的學生都找到適合自己的實踐項目。
4? ?結語
情緒對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和健康都有很大影響,負面情緒會給人們帶來焦慮、緊張、憤怒、沮喪等負面影響,讓人體承受的壓力呈幾何倍數增長,讓他們受到傷害。在小學班主任的工作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消除負面情緒,積極發展健康心理,使他們能從容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從而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嚴靜鳴.基礎教育階段流動兒童的心理環境建設[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9(5):6-8.
[2]黨崢崢.小學生自負心理的分析及應對[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20(3):17-19.